九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A 3.B 4.C 6(1).B
( 点拨:《说文解字》是许慎写的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书,《左传》是史书,《朝花夕拾》为回忆性散文集,《论语》为语录体散文集。)
5.略
6、综合性学习
(1)示例:1.汉字发展呈现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趋势。2.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字,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之一。3.汉字具有美感。4.汉字是表意文字。(答出两点可得3分)
点拨:表格以“鸟”字为例,展现了汉字由最早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化字的演变,要看到其变与不变。变化的是字形,不变的是内涵,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
(一)
7.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2分)
8.示例:赞扬那些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为正义事业献身的人。(2分)
(二)曹刿论战
9.①遍及,普遍 ②代词 他们,指代齐国军队 。 ③参与 ④动词 击鼓进军(击鼓出击)(每个1分、共4分)
10.(每句2分、共4分)①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②我看到他们的车辙印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1.①曹刿 ②鲁庄公(共1分)
12.示例:知己知彼,指挥得当,有远见有谋略,以智慧和勇气获胜等。(结合文中的表现分析可得3分,只有结论可适当扣分)
13.示例: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选择合适的进时机后发制人。(每一方面1分,共2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5分)
14.甲:又见闰土(1分)
乙:孔乙已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1分)
15.文中的“厚障壁”指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这样的比喻写出了
“我”失望、痛苦的心情。(2分)
16.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作用:用萧索、凄清的自然环境营造悲凉的氛围,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3分)
17.(1)不矛盾“欢喜”是因为闰土见到童年时的好友是高兴的;“凄凉”是因为二十多年
的贫苦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2分)
(2)不矛盾因为孔乙已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无人关心,不能确切地知道他的死活,只能估计说“大约”;但他已失去最起码的生存能力,在那个世态炎凉、自私冷漠的社会里,孔乙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又说“的确”。(2分)
18.封建主义势力与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导致农村经济日益凋澈,农民生活日益困苦、加上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束缚,让闰土由“小英雄”变成“木偶人”。2分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变化)的原因既有自己的不争气,也有社会的冷漠、人们同情心的普遍缺失,还有让他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牺性品的腐朽的封建文化教育制度。2分
(二) 我们要有容人的雅量(9分)
19. 我们要有容人的雅量。(2分)
点拨:本题考查论点归纳,通读全文,不难发现,本文是围绕题目作深入论证,因此题目是论点。
20. 像曹刿一样有才华、能力比自己强的人(2分)。
点拨:本题属于含义理解题,首先,明确“珠玉”采用的是比喻义,指某种人;其次,结合上文可以知道,它指的是曹刿那样的人,结合内容概括即可。
21. 举例论证(1分),以齐桓公对待管仲为例,有力地证明了本段的分论点“有了容人的雅量,就有了释人之怨的胸襟”,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2分)。
点拨:本题考查论证方法,首先,判断摆出具体的事实属于举例论证;其次,找到它要证明的观点就在本段开头。
22. 如果我们能用人之长,谅人之短,宽人之过,释人之怨,我们就真正做到了容人。(2分)
点拨: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最后一段得出结论,梳理这一段关键句子可以找到答案。
四、书面表达
23.作文 略(请参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