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真题集训)简单机械(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真题集训)简单机械(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7 21:31:56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真题集训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0 莱芜区)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如图所示的各种挂法晾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2.(2020 绵阳)绵阳一号桥是斜拉桥,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大,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左侧拉索拉力大小(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2020 盘锦)工人利用滑轮组吊起重为2400N的路灯杆(质量分布均匀)。如图所示,这是路灯杆一端刚被匀速拉起的简图。路灯杆离地后被匀速提升1m,绳端拉力F=10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灯杆一端刚被匀速拉起时,相当于费力杠杆
B.路灯杆离地后,受到的拉力小于2400N
C.路灯杆离地后,绳端拉力F做的功为1000J
D.路灯杆离地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2020 广西)《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如图所示,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增大时,N端上扬 B.“权”增大时,M端上扬
C.“权”向右移时,N端下沉 D.提纽向右移时,M端上扬
5.(2020 烟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很多实用工具,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所用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推石磨转动
B.按压杠杆榨油
C.踩踏板舂米
D.拉木棒搬石
6.(2020 甘孜州)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和F2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B.力F1和F2做的总功相同
C.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
7.(2020 益阳)如图所示是指甲剪的示意图,F是剪指甲时施加的一个力,则关于指甲剪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甲剪只由一个杠杆组成
B.指甲剪由两个杠杆组成
C.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L
D.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BC
8.(2020 山西)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方式可以省力
B.乙方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甲、乙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
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
9.(2020 广州)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
F甲 F乙 F丙 F丁 GM GN
5.5N 12N 5.5N 8N 5N 10N
A.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
B.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
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
D.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
10.(2020 宜昌)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
B.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
C.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
D.使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效率越高
11.(2020 咸宁)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缓慢提升不同物体,每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重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5N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拉力做功越少
D.每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5J
12.(2020 巴中)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A.F1=G B.F2= C.F3= D.F4=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2020 鞍山)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拉动重为600N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10s。所施加的拉力F=100N(忽略绳重和滑轮重)。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2 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150 J,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 150 N。
14.(2020 西藏)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悬挂3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 N.(g取10N/kg)
15.(2020 锦州)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提升2m,所用的拉力F为250N,人所做的有用功是 800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
16.(2020 西宁)人在绳子自由端用拉力F通过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6m,用时15s,则所做的有用功为 5400 J,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忽略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90% 。
17.(2020 南京)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F1的力臂为 1 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 20 N,才能将石球抬起。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 > F1。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8.(2020 鄂尔多斯)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画出手柄被扶起过程中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19.(2020 凉山州)如图所示,某人站立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绳子绕法。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0.(2020 北海)在生活和生产中,简单机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用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
(2)小明用图2的实验装置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2 0.1 0.9 0.3 74.1%
2 4 0.1 0.3 83.3%
3 6 0.1 2.2 0.3
①由图2可知,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用图3的实验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   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某次实验测得物重G=4N、斜面长s=1m、高h=0.2m,若机械效率η=80%,则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1.(2020 盐城)小明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   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   位置平衡。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别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规律。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   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   。
序号 F1/N L1/cm F2/N L2/cm
1 1.5 10.0 1.0 15.0
2 3.0 10.0 2.0 15.0
3 1.5 20.0 2.0 15.0
4 1.0 30.0 2.0 15.0
五.计算题(共3小题)
22.(2020 潍坊)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m,OB长0.5m,大壮质量m2=56kg,g取10N/kg,求此时: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23.(2020 邵阳)如图所示,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0.9N的物体,在物体匀速上升5cm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24.(2019 鄂尔多斯)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是集桥、岛、隧道于一体的跨海桥梁。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若使用柴油机和滑轮组将高h=1m的实心长方体A从海底以0.1m/s的速度匀速吊出海面;图乙是物体A所受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ρ海=1.0×103kg/m3,g取10N/kg,不计摩擦、水的阻力及绳重)。求:
(1)物体A的密度。
(2)当物体A在计时起点的位置时,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
(3)物体A露出水面前,柴油机对绳的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求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真题集训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0 莱芜区)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如图所示的各种挂法晾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设一条毛巾的重力为G,杠杆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
A、左边2G×2L,右边G×L,左边≠右边,故A不符合题意;
B、左边2G×L,右边G×2L,左边=右边,故B符合题意;
C、左边2G×L,右边G×L,左边≠右边,故C不符合题意;
D、左边2G×2L,右边G×2L,左边≠右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 绵阳)绵阳一号桥是斜拉桥,斜拉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大,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按设计时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左侧拉索拉力大小(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解:以索塔与桥面的交点为支点,左侧拉索的拉力为动力,汽车对桥的压力为阻力,当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减小,在阻力和动力臂不变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左侧拉索拉力大小一直减小,故B正确。
故选:B。
3.(2020 盘锦)工人利用滑轮组吊起重为2400N的路灯杆(质量分布均匀)。如图所示,这是路灯杆一端刚被匀速拉起的简图。路灯杆离地后被匀速提升1m,绳端拉力F=10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灯杆一端刚被匀速拉起时,相当于费力杠杆
B.路灯杆离地后,受到的拉力小于2400N
C.路灯杆离地后,绳端拉力F做的功为1000J
D.路灯杆离地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解答】解:
A、路灯杆一端刚被匀速拉起时,阻力为路灯杆的重力G,作用点在重心上,绳子对路灯杆的拉力是动力F,支点为路灯杆的左端,可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路灯杆相当于省力杠杆,故A错误。
B、路灯杆离地后被匀速提升,杆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拉力为:F拉=G=2400N,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3,路灯杆离地后被匀速提升1m,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s=3h=3×1m=3m,
绳端拉力F做的功为:W总=Fs=1000N×3m=3000J,故C错误。
D、路灯杆离地后,所做有用功为:W有=Gh=2400N×1m=24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80%,故D正确。
故选:D。
4.(2020 广西)《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如图所示,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增大时,N端上扬 B.“权”增大时,M端上扬
C.“权”向右移时,N端下沉 D.提纽向右移时,M端上扬
【解答】解:
A.“重”增大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N端下沉,故A错误;
B.“权”增大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M端下沉,故B错误;
C.“权”向右移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N端下沉,故C正确;
D.提纽向右移时,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M端下沉,故D错误。
故选:C。
5.(2020 烟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很多实用工具,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所用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推石磨转动
B.按压杠杆榨油
C.踩踏板舂米
D.拉木棒搬石
【解答】解:
A、推石磨转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该工具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按压杠杆榨油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该工具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
C、由图知,踩踏板舂米时,支点在靠近踏板这一侧,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该工具为费力杠杆,故C正确;
D、拉木棒搬石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该工具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C。
6.(2020 甘孜州)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和F2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B.力F1和F2做的总功相同
C.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
【解答】解:
由图知,甲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3,乙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4。
AB、若重物上升高度为h,则两滑轮组中绳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甲=3h,s乙=4h;
甲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甲总=F1 3h,乙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为W乙总=F2 4h,
已知F1=F2,所以W甲总<W乙总,故B错误;
已知时间相同,由公式P=知,P甲总<P乙总.故A错误;
CD、甲、乙两滑轮组提升的物重G相同,设一个动滑轮的重为G动,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100%=×100%=×100%=×100%,
同理可得,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100%,
所以η甲>η乙,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2020 益阳)如图所示是指甲剪的示意图,F是剪指甲时施加的一个力,则关于指甲剪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甲剪只由一个杠杆组成
B.指甲剪由两个杠杆组成
C.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L
D.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则动力臂是BC
【解答】解:AB、由图可知,杠杆ABC的下面由两个杠杆组成,这两个杠杆的支点在最右侧,所以指甲剪有三个杠杆组成,故AB错误;
CD、对杠杆ABC,若以B为支点,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L为动力臂,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2020 山西)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方式可以省力
B.乙方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甲、乙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
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方式是两个定滑轮,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故A错误;
B、乙方式是一个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仅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
C、由题可知,甲乙两滑轮组均将相同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由W有=Gh可知W甲有=W乙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甲方式是两个定滑轮,乙方式是一个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乙方式做的额外功大于甲方式,
有用功相同、总功不相同,根据η=×100%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9.(2020 广州)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  )
F甲 F乙 F丙 F丁 GM GN
5.5N 12N 5.5N 8N 5N 10N
A.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
B.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
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
D.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
【解答】解:
设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n,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nh,
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nh=nFh,机械效率η===。
甲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n甲=1,机械效率η甲==×100%≈90.9%;
乙图中,使用的是定滑轮,n乙=1,机械效率η乙==×100%≈83.3%;
丙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n丙=2,机械效率η丙==×100%≈45.5%;
丁图中,使用的是滑轮组,n丁=2,机械效率η丁==×100%=62.5%。
A、由上面计算可知,η甲≈90.9%,η丙≈45.5%,所以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故A正确;
B、由上面计算可知,η乙≈83.3%,η丁=62.5%,所以乙的机械效率比丁的大,故B错误;
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GM=5N,F丙=5.5N,F丙>GM,是费力的,故C错误;
D、由上面计算可知,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算出机械效率,故D错误。
故选:A。
10.(2020 宜昌)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
B.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
C.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
D.使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效率越高
【解答】解:
A、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只要使用机械,就必然会在机械上消耗一部分额外功,也就是说额外功总是存在的,所以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故A正确;
B、在有用功一定时,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少做额外功,也就是减少总功,所以机械效率会提高,故B正确;
C、为了尽可能提高机械利用率,节约能源,往往要提高机械效率,达到机械利用的最佳效果,故C正确;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做功快慢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D。
11.(2020 咸宁)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缓慢提升不同物体,每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重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5N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拉力做功越少
D.每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5J
【解答】解:
A、由图乙可知,提升物重G=1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50%,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50%,
解得动滑轮重力:
G动=10N,故A错误;
B、使用滑轮组时,需要提升动滑轮做额外功,使得有用功小于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00%,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拉力做功不一定少,故C错误;
D、由题知,利用滑轮组每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m,提升动滑轮上升的高度也都是0.5m,则每次提升重物时,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做的额外功都为:W额=G动h=10N×0.5m=5J,故D正确。
故选:D。
12.(2020 巴中)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A.F1=G B.F2= C.F3= D.F4=
【解答】解: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时:
A、第一个图是等臂杠杆,L1=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G;故A正确;
B、第二个图是滑轮组,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n=3,F2=G;故B正确;
C、第三个图是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F3=2G;故C错误;
D、第四个图是斜面,使用的斜面=sin30°=,因为FL=Gh,所以F4=G;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2020 鞍山)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拉动重为600N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10s。所施加的拉力F=100N(忽略绳重和滑轮重)。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2 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150 J,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 150 N。
【解答】解:由图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2s物=2v物t=2×0.1m/s×10s=2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绳=100N×2m=200J,
由η=可得有用功:W有用=η×W总=75%×200J=150J;
有用功W有=fs物,则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f====150N,
(方法二)有用功W有=fs物,拉力做的总功W总=Fs绳,
由η====可得,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f=η×2F=75%×2×100N=150N。
故答案为:2;150;150。
14.(2020 西藏)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悬挂3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 N.(g取10N/kg)
【解答】解: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开始实验前发现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LA=FB×LB , 3×0.5N×4L=FB×3L,所以FB=2N;
故答案为:(1)右;(2)2。
15.(2020 锦州)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提升2m,所用的拉力F为250N,人所做的有用功是 800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
【解答】解:
(1)人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
(2)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0%。
故答案为:800;80%。
16.(2020 西宁)人在绳子自由端用拉力F通过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6m,用时15s,则所做的有用功为 5400 J,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忽略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90% 。
【解答】解:
(1)将重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6m,则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900N×6m=5400J;
(2)据图乙可知,15s内拉力做的总功是60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90%。
故答案为:5400;90%。
17.(2020 南京)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O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脚踏杆的B处可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N,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F1,才能将石球抬起。F1的力臂为 1 m,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F2为 20 N,才能将石球抬起。F2和F1的大小关系为F2 > F1。
【解答】解:(1)不计摩擦和杆重,图中O为支点,脚沿与杆垂直方向用力F1时,力臂OB最长,OB=1.4m﹣0.4m=1m,
阻力臂为OA,OB>O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 OB=G OAcos∠AOD,杠杆为省力杠杆;
(2)当脚竖直向下用力时,如图所示动力臂为OC,阻力臂为OD,如图所示:
F2 OC=G OD,
F2 OB cosθ=G OA cosθ
F2 OB=G OA
F2×1m=50N×0.4m,
F2=20N;
故脚竖直向下用力F2为至少为20N,
脚竖直向下的动力臂小于脚沿与杆垂直方向时的动力臂,故F2>F1。
故答案为:(1)1;省力;(2)20;>。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8.(2020 鄂尔多斯)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画出手柄被扶起过程中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解答】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A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时最长,此时动力最小;手柄被扶起过程中,动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过点A垂直于OA向上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9.(2020 凉山州)如图所示,某人站立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绳子绕法。
【解答】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应从定滑轮开始绕线,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0.(2020 北海)在生活和生产中,简单机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用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力臂的大小 。
(2)小明用图2的实验装置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2 0.1 0.9 0.3 74.1%
2 4 0.1 0.3 83.3%
3 6 0.1 2.2 0.3
①由图2可知,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6 N;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9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用图3的实验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某次实验测得物重G=4N、斜面长s=1m、高h=0.2m,若机械效率η=80%,则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0.2 N。
【解答】解:(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2)①由图2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1.6N;
②由表格数据知,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90.9%;
③由表中第3、4两次实验数据知,钩码重相同,塑料滑轮比铝制滑轮重力小,机械效率大,故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3)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利用斜面时,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则η==,
即:80%=,
解得:f=0.2N。
故答案为:(1)右;力臂的大小;(2)①1.6;②90.9;③变大;(3)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0.2。
21.(2020 盐城)小明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 竖直 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别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规律。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 4 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 保持F2和L1不变,改变L2的大小 。
序号 F1/N L1/cm F2/N L2/cm
1 1.5 10.0 1.0 15.0
2 3.0 10.0 2.0 15.0
3 1.5 20.0 2.0 15.0
4 1.0 30.0 2.0 15.0
【解答】解:
(1)杠杆的右端上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3)由图可知,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由于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在A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由实验序号1、2可知,L1和L2不变,F2改变;由实验序号2、3可知,F2和L2不变,L1增大10cm;由序号4、3可知,F2和L2不变,L1增大10cm,所以第4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
由于要分别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所以还需要改变L2,具体步骤为:保持F2和L1不变,改变L2的大小。
故答案为:(1)右;(2)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3)竖直;水平;(4)4;保持F2和L1不变,改变L2的大小。
五.计算题(共3小题)
22.(2020 潍坊)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m,OB长0.5m,大壮质量m2=56kg,g取10N/kg,求此时: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解答】解:(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O是杠杆支点,AO是阻力臂,阻力FA大小等于重物G1大小,FA=G1=m1g=10kg×10N/kg=100N,
OB是动力臂,大壮对杠杆的拉力FB为动力,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A×OA=FB×OB,
100N×1.5m=FB×0.5m,
解得:
FB=300N,
即大壮对杆的拉力为300N。
(2)大壮的重力:
G2=m2g=56kg×10N/kg=560N,
大壮受三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2、杆对大壮竖直向上的拉力F、地面对大壮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这三个力平衡,杆对大壮的拉力与大壮对杆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则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
F支=G2﹣F=560N﹣300N=260N。
答:(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为300N;(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为260N。
23.(2020 邵阳)如图所示,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0.9N的物体,在物体匀速上升5cm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解答】解:(1)已知h=5cm=0.05m,则绳子移动的距离s=3h=3×0.05m=0.15m;
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总=Fs=0.4N×0.15m=0.06J;
(2)有用功W有用=Gh=0.9N×0.05m=0.045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
(3)由F=(G+G动)可得,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3F﹣G=3×0.4N﹣0.9N=0.3N。
答:(1)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0.06J。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0.3N。
24.(2019 鄂尔多斯)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是集桥、岛、隧道于一体的跨海桥梁。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若使用柴油机和滑轮组将高h=1m的实心长方体A从海底以0.1m/s的速度匀速吊出海面;图乙是物体A所受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ρ海=1.0×103kg/m3,g取10N/kg,不计摩擦、水的阻力及绳重)。求:
(1)物体A的密度。
(2)当物体A在计时起点的位置时,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
(3)物体A露出水面前,柴油机对绳的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求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
(1)根据图乙可知,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F1=3×105N,则物体的重力G=F1=3×105N,
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3×104kg,
由图乙可知,物体全部浸没时,物体A所受的拉力:F1′=2×105N,
则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3×105N﹣2×105N=1×105N,
由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V排===10m3,
物体A的密度:ρ===3×103kg/m3;
(2)由v=可得物体在80s内通过的距离:s=vt=0.1m/s×80s=8m,即在计时起点时物体上表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h=s=8m,
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8m=8×104Pa,
由V=Sh可得,物体的底面积:S===10m2,
则物体A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F=pS=8×104Pa×10m2=8×105N;
(3)根据图丙读出物体运动80s,拉力做的功:W总=2×106J,
而有用功:W有=F1′s=2×105N×8m=1.6×106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答:(1)物体A的密度为3×103kg/m3。
(2)当物体A在计时起点的位置时,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为8×105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