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望海潮》 《扬州慢》
群词阅读
学习活动一:诵读感知,体味声韵美宋词朗读指导:诗歌有和谐律动的声韵之美,不同的韵脚可以帮助表达不同的情绪。柳永和姜夔都是深谙音律的词人,请找到《望海潮》和《扬州慢》的韵脚,并朗读体会。
⑴《望海潮》压ua韵,韵脚是:华、花、娃、霞、夸——这些音是直喉音,开口呼,读起来气脉无阻,轻快自如,表达自由、繁华、百姓安乐、喜气洋洋的感觉。
⑵《扬州慢》压 ing韵,韵脚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读起来气脉阻滞,哽咽哀婉,带给人低沉、冷寂的感觉,适合表达词人面对劫后孤城的深沉喟叹。
阅读《望海潮》和《扬州慢》两首词,圈画关键词语,抓住诗眼,整体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学习活动二:抓住诗眼,把握基调{DATE \@ M/d/yyyy|6/9/2021}
如果从词中找一个最能体现诗歌情感主旨的字词,你觉得分别是什么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这种最精炼传神,最能体现诗歌情感主旨的字词,叫诗眼(词也可叫词眼)。
篇名 阅读感受 感情基调 主旨句 诗眼
望海潮
扬州慢
篇名 阅读感受 感情基调 主旨句 诗眼
望海潮 描写杭州的繁华热闹,读起来喜气洋洋。 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繁华
扬州慢 描写扬州的萧条冷落残破,读起来今不如昔的哀叹沉重的情感。 悲 黍离之悲 空城
《望海潮》(东南形胜)和《扬州慢》(淮左名都)两首词意象选取不同,组合方式不同,所呈现的意境也截然不同。请同学们反复诵读品味,比较词人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不同。学习活动三:比较意象,体会意境分组研讨《望海潮》和《扬州慢》的题材和写作缘由。整体性阅读,把握题材《望海潮》: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干谒词——他日你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后向人们夸耀。表达了对杭州的赞美,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推销自己,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扬州慢》:感慨今昔咏史怀古词——表示怀旧之情、国家残破、山河破碎之痛。可见这首词的主题---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阅读品味《望海潮》《扬州慢》两首词,找出词中的意象,体察意境,完成表格。
篇目 城市 意象 意境 手法 情感
望海潮
扬州慢
篇目 城市 意象 意境 手法 情感
望海潮 杭州 城市风情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人家、珠玑、罗绮 繁华富庶 铺叙、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 惊叹
郊外景物 云树、怒涛、天堑、重湖、叠巘、桂子、荷花 美丽雄奇 赞美
士庶生活 羌管、菱歌、钓叟、莲娃、箫鼓、烟霞 太平祥和 艳羡
扬州慢 扬州
篇目 城市 意象 意境 手法 情感
望海潮 杭州 城市风情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人家、珠玑、罗绮 繁华富庶 铺叙、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 惊叹
郊外景物 云树、怒涛、天堑、重湖、叠巘、桂子、荷花 美丽雄奇 赞美
士庶生活 羌管、菱歌、钓叟、莲娃、箫鼓、烟霞 太平祥和 艳羡
扬州慢 扬州 昔日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 繁华热闹 虚写、联想、用典 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情怀
今日 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二十四桥、冷月、桥边红药 悲怆萧条 实写、今昔对比 {DATE \@ M/d/yyyy|6/9/2021}
总结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的不同
《望海潮》和《扬州慢》两首词在意象、意境的不同注意表现在:
⑴《望海潮》意象上专取美丽富庶之景物,《扬州慢》则是兼采昔日繁华与今日萧条,既有自然景物也有历史典故;
⑵《望海潮》描绘了杭州的富足昌盛,营造出国泰民安的盛世气象,《扬州慢》则描绘了扬州的残破荒凉,营造出感伤哀婉的情境;
⑶《望海潮》在铺叙写法中运用渲染、烘托等手法营造意境,《扬州慢》则综合采取今昔对比、用典和反衬手法营构意境。
学习活动四:名句赏析,同抒盛衰情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觉得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背景材料:
(1)因词引兵:相传金国皇帝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因词引兵”就是指的这件事。
(2)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明确赏析:
1.“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
2.西湖湖中有湖,山峰重叠,水碧山清,秀美异常。山中有桂子云外飘香,湖中有十里荷花竞相开放。四季皆美,西湖。
2.既然城市题材有共性的地方,自然也有其个性。老师看了多个令人感动的诗句排行,“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在榜单之内,排名也很靠前,这句话的魅力在哪里,是什么力量让大家都觉得感动呢?
布置作业
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初见惊鸿 再见倾城”,2019年央视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 第二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为我们展示了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昂扬的城市精神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城市是我们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看得见的记忆,请结合今天的学习,写一段你的“城市记忆”。(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