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鲁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C
C
1
2
3
4
5
A
6
7
8
10
B
b、c
11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9
C
C
【2021·北京】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
C
1
2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点拨】
A中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中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
【答案】
C
3
【2021·淄博桓台县期末】用试管做加热某固体粉末的实验时,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固体撒出,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固体粉末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不能堆积
C.慢慢移动酒精灯对有药品的试管部位先预热
D.实验完毕后要等试管冷却后再倒出固体进行刷洗
【点拨】
为了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答案】
A
湿抹布
4
给物质加热时应注意:①加热时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②不慎碰翻酒精灯,使酒精洒出,在桌面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__盖灭;③要先预热,后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部分对准药品加热;④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____________,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⑤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与桌面成
外焰
略向下倾斜
45°
________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试管口不准对着____________;⑥实验结束后,热的仪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有人的方向
不能
5
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的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点拨】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约成45°角,故a错误;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可使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故b正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如果没有略向下倾斜,则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易使试管底部破裂,故c正确;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应竖直向上,故d错误。
【答案】
b、c
外壁
6
加热操作可能导致试管、烧杯等玻璃容器破裂的原因可能有:
(1)玻璃容器________有水,未经擦拭就加热。
(2)容器底部与______________接触。
(3)点燃酒精灯后,没有对容器进行________就直接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酒精灯灯芯
预热
石棉网
(4)给烧杯、烧瓶加热时,底部没有垫上__________。
(5)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没有_____________。
(6)加热后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用____________。
略向下倾斜
冷水洗涤
7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点拨】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可能会引发火灾。
【答案】
C
8
下列给液体加热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①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角 ③给试管加热时,试管的底部不能接触灯芯 ④试管口的方向随便选 ⑤加热时,使试管在火焰上方来回移动 ⑥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⑦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都可盛放液体加热
A.①②⑥⑦ B.②③⑤⑦
C . 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⑥⑦
【方法规律】
【答案】
B
9
下图是某同学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的操作。请写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
手持试管加热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试管直立地放在酒精灯火焰上
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方法规律】
10
某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该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⑥没有进行预热
你认为该同学提出的原因可能正确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方法规律】
【答案】
C
D
11
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填空。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错误。现有下列数据,请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A.45° B.90°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________处;
②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试管口要与桌面成____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D
A
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
(2)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________________;
试管脱落
③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人:__________________。
使试管破裂
液体溅出伤人(共18张PPT)
单元高频考点专训
鲁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B
C
1
2
3
4
5
D
C
6
7
8
10
B
C
C
11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9
C
D
A
D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高炉炼铁
B.冰雪融化
C.食物变质
D.木材燃烧
B
1
2
【2021·玉林】下列庆祝“三月三”的活动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跳竹竿舞
B.抛绣球
C.篝火晚会
D.唱山歌
【点拨】
篝火晚会上,木材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3
【2021·抚顺】下列发电方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火力发电
D.水力发电
【点拨】
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D
4
【2021·益阳】具有“益阳特色”的农副产品在下列加工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凉席编制
B.辣椒剁碎
C.红薯切片
D.皮蛋腌制
5
【2021·黄冈】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点拨】
点火发射时燃料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故选C。
【答案】
C
C
6
【2021·河南】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玉柄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简刻字
7
【2021·达州】达州市大竹县素有“苎麻之乡”的美誉,由苎麻制成的衣服舒适透气,深受人们喜爱,且漂洋过海畅销海外。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收割麻秆 B.晾晒麻条
C.麻条消毒 D.纺织成布
【点拨】
麻条消毒的过程中,消毒剂杀死细菌、病毒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答案】
C
8
【2021·南充】《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点拨】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过程中有氧化钙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
【答案】
B
D
9
【2021·桂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10
【2021·鄂州改编】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D
11
【2021·新疆建设兵团】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共26张PPT)
体验化学探究
1.2
鲁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D
C
1
2
3
4
5
A
C
6
7
8
10
B
C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9
D
B
下列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步骤的是(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
D
1
C
2
【2021·达州渠县期末】钥匙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某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金属铁,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用磁铁来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得出结论
小军同学在做淀粉遇碘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有像课本中描述的那样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3
【点拨】
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是错误的,没有探究精神。
【答案】
C
4
【2021·铜陵期末】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先燃烧后熔化
B.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熄灭后产生白烟
【点拨】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点燃后先熔化后燃烧。
【答案】
A
5
小华同学在准备“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实验时,发现实验室有许多剩下的小蜡烛,他感觉太浪费,于是带领实验小组的同学以小蜡烛头为原料制造蜡烛,过程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能用小刀切割成型,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将切下的蜡烛块放入水中,它能浮在水面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度小(或质软)
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蜡烛不溶于水
(3)点燃蜡烛,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2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_______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水雾产生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6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C.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点拨】
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实验现象是指实验过程中用感觉器官等能感受到的,或仪器测量可知的,实验结论则是对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现象加以分析、推理得到的观点、论断等。如C中“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答案】
C
7
【中考·滨州】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方法规律】
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分析“问题”和“对问题的回答”的内容,可以发现,A中属于结论;B中属于解释原因;C中属于对实验现象的分析;D中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
D
B
8
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
石 和二氧化碳。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②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现象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燃烧过程可用探究的方法证明
D.将冷而干燥的玻璃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玻璃杯内壁一定会出现水雾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中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中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中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
【方法规律】
本题运用现象分析法解答。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课本中的实验现象,实验1中的蜡烛会因缺少氧气而逐渐熄灭;实验2中把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会使白瓷板变黑;实验3中由于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变黑;实验4中由于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故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B
10
《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1)如图A所示,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规律】
本题运用实验探究法解答。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2)如图B所示,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证明焰心处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白烟燃烧
【方法规律】
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白烟燃烧,说明焰心处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水
(3)如图C所示,用一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和二氧化碳;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方法规律】
由实验现象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共32张PPT)
化学真奇妙
1.1
鲁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C
C
1
2
3
4
5
B
A
6
7
8
10
B
B
B
11
12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9
D
D
C
B
A
A
13
14
15
16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17
18
D
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合成新药
B.开发新能源
C.研究物体运动
D.研制新型材料
1
【点拨】
研究物体运动,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答案】
C
2
研究化学可以给人类提供新物质、新材料、新能源。下列研究内容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研发新冠疫苗
B.研究低毒高效农药
C.研究大数据应用技术
D.研究东风 17高超音速导弹
【点拨】
研究大数据应用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研究的范畴。
【答案】
C
3
【2021·贵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消化食物
B.火柴折断
C.水蒸发
D.铁丝受热熔化
【点拨】
消化食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火柴折断是火柴形状发生变化,水蒸发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铁丝受热熔化是铁的状态发生变化,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答案】
A
4
【2021·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花生霉变
B.铜丝折弯
C.纸张燃烧
D.铁的生锈
【点拨】
铜丝折弯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答案】
B
5
【中考·临沂】在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B
B
6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放热、发光
B.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C.是否有气体放出
D.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A、D、F
7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A.电灯发光 B.镁条燃烧
C.酒精燃烧 D.白糖熔化
E.白糖受热变黑 F.铜铸成铜器
G.铜器生锈
B、C、E、G
B
8
下列微粒结构图示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9
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B.氢气、氧气、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点拨】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答案】
D
C
10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学对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B
11
【中考·赤峰】下列转化一定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将混在一起的物质分离开
B.将铁矿石炼成铁
C.将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
D.将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12
【2021·哈尔滨月考】下列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①合成新冠灭活疫苗 ②改良水稻品种用于农业
③生产化肥用于农业 ④研制生物煤油用于航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点拨】
改良水稻品种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
【答案】
D
13
【2021·鸡西】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点拨】
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不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为了粮食增产。
【答案】
A
14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A.车胎爆炸 B.呼吸作用
C.酒精燃烧 D.水结成冰
E.青稞酿成酒 F.铜铸成铜器
G.铜器生锈 H.用消毒酒精杀死病毒
A、D、F
B、C、E、G、H
15
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方法规律】
解答本题可用本质分析法和特征分析法。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如车胎充气过多而发生爆炸,有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煤矿井内发生瓦斯爆炸。
【答案】
A
16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________。
A.电灯通电发光
B.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C.液化石油气燃烧放热
D.烟花爆炸产生火花
C、D
(2)化学能可以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请你举出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能
电能
光能
干电池(或燃料电池等)的使用
17
【2021·绥化】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沙里淘金
B.滴水成冰
C.立竿见影
D.火上浇油
【方法规律】
解答本题可用本质分析法。火上浇油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答案】
D
18
张恒和他的同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七种物品并进行探究。请回答:
(1)图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其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①②④⑥
用化学方法可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净化水等(合理即可)
(3)从你的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如陶瓷、铁合金(共24张PPT)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鲁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1课时 药品的取用
B
1
2
3
4
5
D
D
6
7
8
10
D
11
12
答 案 呈 现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习题链接
9
B
C
【2021·株洲】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B
1
2
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写在相应横线上。
E
(1)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_。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________。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____。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_______。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的仪器是________。
B
A
G
H
F
D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的瓷器是________。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
C
D
3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与操作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
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C.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D.不慎将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4
【2021·巴中巴州区期末】下列有关药品的取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B.取用药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量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1~2 mL
C.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也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点拨】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答案】
D
5
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点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A不正确;不能往直立的试管中添加固体,B、C不正确。
【答案】
D
倾斜
6
【中考·广州】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
(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________,用_____________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
(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所示,纠正其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药匙或纸槽
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
量筒应倾斜
7
【2021·泰安】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
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C.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塞紧瓶塞
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
【方法规律】
本题采用记忆法进行解答。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属于人身安全。
【答案】
B
8
进行化学实验离不开仪器。识别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以及实验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等都是学习化学、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
试管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C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F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填字母):
①少量药品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
③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时,需要用________;
蒸发皿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B
A、F
E、G
D
④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
⑤A、B、C、D中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A
C
9
下列药品的取用错误的是( )
广口
1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练习取用碳酸钠粉末,并向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试回答有关问题:
(1)碳酸钠粉末保存在________瓶中,稀盐酸保存在________瓶中。
(2)往试管中加入药品时,应先加__________(填状态)药品,后加________(填状态)药品。向试管中加碳酸钠粉末时,可先使试管________,用药匙或________将粉末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直立起来。
细口
固体
液体
倾斜
纸槽
伸入试管内
(3)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时,滴管不能______________,也不能接触试管内壁,用后的滴管应____________。
立即洗净
试剂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
11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写出如图所示操作的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方法规律】
本题采用标准实验对照法进行解答。对照倾倒法取用液体药品的规范操作方法,首先取下瓶塞后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拿起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
液体倒流腐蚀橡胶胶帽
12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吸取试液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
残留的液体沿瓶壁流下腐蚀标签
污染试剂
【方法规律】
本题采用因果关系法进行解答。(1)胶头滴管吸取试液后应保持胶头在上,如果平放或倒置,易使试液倒流腐蚀胶帽;(2)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3)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如果放回原瓶,易使瓶内试剂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