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考点分类)透镜及其应用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考点分类)透镜及其应用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7 22:30:15

文档简介

《透镜及其利用》考点分类汇编
考点1 透镜
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故A正确。
B.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应该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故B错误。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现在是会聚了,故C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2.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
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答案】B
【解析】A.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属于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所以要把冰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而且需要吸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关于透镜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
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的又叫发散透镜
【答案】D
【解析】A.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也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强,故B错误;
CD.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方框内的透镜依次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凸透镜、凸透镜
C.凹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凹透镜
【答案】A
【解析】光通过甲中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应是凸透镜;光通过乙中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因此应是凹透镜。
故选A。
5.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此时带有气泡的盛水试管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若正在向左运动的试管内气泡突然向右移动,则可判定试管在做______运动(选填“加速”或“减速”)。
【答案】凹 减速
【解析】[1]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
[2]当试管减速运动时,液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试管运动的方向运动,把气泡挤向试管运动的反方向,因此若正在向左运动的试管内气泡突然向右移动,则可判定试管在做减速运动。
6.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答案】
7.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
考点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8.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A
【解析】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9.小辉用题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题图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30cm-20cm=10cm,故A错误.
图乙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65cm-50cm=15cm,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为答案.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不相同,故C错误.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所以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
10.小明同学模拟投影仪成像原理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小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向右移动少许
B.蜡烛向左移动多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少一点
C.蜡烛向左移动少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多一点
D.只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投影仪成像特点及成像规律,判断如下
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物近像远像变大,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B.蜡烛向左移动,物远像近像变小,符合题意,但物体移动距离应小于像移动的距离,应是物体向左移动少一点,像向左移动多一点,故错误;
C.由B选项分析可知,故正确;
D.根据成像规律只移动蜡烛不可得到清晰的像,故错误。
故选:C。
11.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出2cm高的像,则发光棒离凸透镜的距离为(  )
A.12cm B.10cm C.8cm D.4cm
【答案】B
【解析】高2cm的发光棒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出2cm高的像,即成的是等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发光棒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将光屏左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AB.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说明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B错误;
C.保持凸透镜不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C错误;
D.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提前成像,再在光屏成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向左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3.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要想光屏上成像,则光屏向右移
B.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位置不动,应在透镜前加远视镜,光屏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C.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光屏上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只移动透镜使其处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C
【解析】A.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光线会较早会聚成像,使像距变小,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靠近凸透镜,故A错误;
B.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位置不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要使光屏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光线要发散一些,应在透镜前加凹透镜,故B错误;
C.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若凸透镜向上移动后像也会向上移动,故C正确;
D.由图可知
2f>u>f,v>2f,u+v>4f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只移动透镜使其处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
u=v>2f
不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睛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移动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答案】AB
【解析】A.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可以使凸透镜在原位置成清晰的像,A符合题意;
B.移动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可以使凸透镜上出现清晰的像,B符合题意;
C.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会使光屏上像更加模糊,C不符合题意;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透镜,会使像变的更加模糊,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5.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实验。
(1)小明将该凸透镜与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如图位置上,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此成像规律是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的______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小明接着将爷爷的老花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______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实 投影仪 65 左
【解析】(1)[1][2]小明将该凸透镜与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如图位置上,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成像规律是投影仪。
(2)[3]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动,此时的物距为
50.0cm﹣35.0cm=15.0cm
像距为
80.0cm﹣50.0cm=30.0cm
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的65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4]老花眼镜片是远视眼镜,属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小明将爷爷的老花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此时的像会靠近凸透镜,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16.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带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先在光具座上用图示方法测量透镜焦距。
(1)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透镜的______;
(2)成实像时,小明调整物距后,应______,直到光屏上呈现最清晰的像。成虚像时,小明应______(越过/透过)凸透镜观察像;将光屏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小明在原观察像的位置______(能/不能)观察到像。
(3)如表是小明设计的表格(部分)和某次实验数据。表中A处内容是______;表中所记录数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A
1 30 15

【答案】主光轴上 调节像距 透过 不能 光屏上像的特点 实验次数过少
【解析】(1)[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
(2)[2]成实像时,小明调整物距后,接下来应该调节像距,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最清晰的像。
[3]成虚像时,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此时应该透过凸透镜观察虚像。
[4]将光屏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光屏会遮挡住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所以小明在原观察像的位置时,不能观察到像。
(3)[5]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物距的、像距的大小和光屏上像的特点,所以A处为光屏上像的特点。
[6]实验中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测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次数过少。
17.小雨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象,如图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cm;
(2)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3)如图丙,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小超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HFBZ”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______个。
【答案】12 点燃 虚 2
【解析】(1)[1]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s=12cm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4min,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距离即为焦距f=12cm。
(2)[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实验的要求,必须让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只有先将蜡烛点燃,才可以确定烛焰的中心,所以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前。
(3)[3]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时,物距等于:
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虚像;
(4)[4]探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应该让发光体本身上下左右是不同的,即上下或者左右是不对称的,所以适合做LED光源是“F”和“B”,有2个。
考点3 透镜的应用
18.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 )
①双筒望远镜 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 ③涂黑的玻璃 ④放大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太阳发出的光直接用眼镜看非常刺眼,为此想要观测太阳,可以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这样可以避免强光的反射光会刺伤眼镜.故选D.
19.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组仪器成像原理类似( )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投影仪、放大镜 D.放大镜、投影仪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因此A. B. D错误,C正确.
20.用手机的摄像头对着“微信”或“支付宝”的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收付款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手机这种摄像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手机拍摄物体成缩小的实像时与显微镜物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D.当手机的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看到二维码所成的像将变大
【答案】AD
【解析】A.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手机自拍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B错误;
C.显微镜物镜成像的原理是投影仪,与手机镜头的成像原理是不同的,故C错误;
D.当手机的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看到二维码所成的像将变大,故D正确。
故选AD。
21.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答案】缩小 不会
【解析】[1]此装置的摄像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看不到红外线,因此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22.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行。机场配备了多台自助值机和自助托运设备,“刷脸”就能通关。自助值机设备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旅客到摄像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的关系应满足______。
【答案】凸 u>2f
【解析】[1][2]自助值机设备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则旅客到摄像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的关系应满足u>2f。
23.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答案】凸 照相机 远离
【解析】[1][2]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像距减小。
考点4 眼睛和眼镜
24.在如图 所示的眼睛成像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近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B.甲图是远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C.甲图是远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D.甲图是近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答案】D
【解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所以甲图是近视眼;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光线延迟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由图可知,应该用丙图中的凹透镜矫正。
故选D。
25.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刻度处,放置在处的光屏上恰好形成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的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的焦距为
B.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蜡烛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将会变化
C.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D.将透镜换成凸透镜且焦距,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蜡烛的像
【答案】D
【解析】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物距、像距分别为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凸透镜焦距等于,故A错误;
B.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蜡烛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光线延迟会聚成像,像距变大,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蜡烛,故C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相当于增大了物距,则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即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26.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18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近视眼成因示意图是______,近视眼的纠正示意图是______。把近视眼镜放在己清晰成像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光屏应该往______(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调整,才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答案】甲 丁 远离透镜
【解析】[1]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会聚光的本领过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近视眼成因示意图是甲。
[2]根据近视眼的特点,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矫正近视眼的图是丁。
[3]把近视眼镜放在己清晰成像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此时像距变大,像会向右移动,则光屏应该往远离透镜的方向调整,才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27.小明的爷爷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视眼,如图甲、乙示意图中,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爷爷眼睛的成像示意图,矫正需戴眼镜的镜片应选用图________(选填“丙”或“丁”).爷爷想看书,小明应拿_____(选填“A”或“B”)眼镜给他.
【答案】甲 丁 A
【解析】[1]甲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因此甲图表示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乙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乙图表示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因为小明的爷爷是老花眼,所以甲图是爷爷眼睛的成像示意图;
[2]矫正远视眼需配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图丁);
[3]A是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情况相符,所以爷爷想看书,应拿A眼镜给他.
28.小明为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利用如图器材制成液体透镜。当蜡烛和光屏相距时,成______等大清晰的像;当烛焰距透镜处,移动光屏至距透镜处,光屏成清晰的实像,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原理制成的,若将物体由距凸透镜处匀速移动到处,所用的时间为,则像移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cm/s。将烛焰移至距透镜处,光屏上得清晰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此现象说明了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答案】倒立 幻灯机 5 近视
【解析】[1]当蜡烛和光屏相距时,成等大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是倒立的。
[2]当烛焰距透镜处,移动光屏至距透镜处,由于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幻灯机。
[3]若将物体由距凸透镜处匀速移动到处,则像距移动的距离为,所以像的移动速度为
[4]将烛焰移至距透镜处,光屏上得清晰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变大,焦距变小,会聚能力变大,像会成在光屏的前方;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则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此现象说明了近视眼的成因。
29.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高度上;
(2)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得到的像是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3)实验中,一个小飞虫飞落在了凸透镜上,此时在光屏上_____;
A.会出现一个小虫子,但虫子的像不清晰,烛焰的像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B.会出现一个小虫子,且小虫子和烛焰的像都很清晰
C.不会出现一个小虫子,烛焰的像依然清晰,只是亮度变暗了一些
D.不会出现一个小虫子,烛焰的像会变得模糊不清
(4)实验完成之后,如图丙,小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10 同一 照相机 放大 C 远视
【解析】(1)[1]由图甲可知,当u=20cm时,v=20cm,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
u=v=20cm=2f

f=10cm
[2]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这样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3]物距
u=50cm-10cm=40cm
像距
v=65cm-50cm=15cm
u>v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此时的物距相当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5]小虫子落在凸透镜上,会挡住部分光,但其它部位仍能够折射光线而成原来物体清晰的像,由于光线少了一点,稍变暗,仍然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蜡烛的像,小虫子落在凸透镜上,在1倍焦距之内,所以落在凸透镜上的虫子不会成实像在光屏上,故选C。
(4)[6]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加入一透镜后,向透镜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即像距变小了,因此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能矫正远视眼,是远视眼镜。
7 / 7《透镜及其利用》考点分类汇编
考点1 透镜
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  )
A. B.
C. D.
2.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
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3.下列关于透镜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
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的又叫发散透镜
4.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方框内的透镜依次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凸透镜、凸透镜
C.凹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凹透镜
5.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此时带有气泡的盛水试管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若正在向左运动的试管内气泡突然向右移动,则可判定试管在做______运动(选填“加速”或“减速”)。
6.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7.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考点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8.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9.小辉用题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题图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0.小明同学模拟投影仪成像原理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让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小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向右移动少许
B.蜡烛向左移动多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少一点
C.蜡烛向左移动少一点,光屏向左移动多一点
D.只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
11.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出2cm高的像,则发光棒离凸透镜的距离为(  )
A.12cm B.10cm C.8cm D.4cm
12.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将光屏左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3.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要想光屏上成像,则光屏向右移
B.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位置不动,应在透镜前加远视镜,光屏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C.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光屏上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只移动透镜使其处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14.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睛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移动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15.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实验。
(1)小明将该凸透镜与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如图位置上,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此成像规律是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的______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小明接着将爷爷的老花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______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16.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带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先在光具座上用图示方法测量透镜焦距。
(1)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透镜的______;
(2)成实像时,小明调整物距后,应______,直到光屏上呈现最清晰的像。成虚像时,小明应______(越过/透过)凸透镜观察像;将光屏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小明在原观察像的位置______(能/不能)观察到像。
(3)如表是小明设计的表格(部分)和某次实验数据。表中A处内容是______;表中所记录数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A
1 30 15

17.小雨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象,如图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cm;
(2)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3)如图丙,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小超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HFBZ”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______个。
考点3 透镜的应用
18.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 )
①双筒望远镜 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 ③涂黑的玻璃 ④放大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组仪器成像原理类似( )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投影仪、放大镜 D.放大镜、投影仪
20.用手机的摄像头对着“微信”或“支付宝”的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收付款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手机这种摄像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手机拍摄物体成缩小的实像时与显微镜物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D.当手机的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看到二维码所成的像将变大
21.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22.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行。机场配备了多台自助值机和自助托运设备,“刷脸”就能通关。自助值机设备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旅客到摄像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的关系应满足______。
23.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考点4 眼睛和眼镜
24.在如图 所示的眼睛成像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近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B.甲图是远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C.甲图是远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D.甲图是近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25.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刻度处,放置在处的光屏上恰好形成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的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的焦距为
B.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蜡烛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将会变化
C.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D.将透镜换成凸透镜且焦距,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蜡烛的像
26.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18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近视眼成因示意图是______,近视眼的纠正示意图是______。把近视眼镜放在己清晰成像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光屏应该往______(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调整,才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27.小明的爷爷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视眼,如图甲、乙示意图中,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爷爷眼睛的成像示意图,矫正需戴眼镜的镜片应选用图________(选填“丙”或“丁”).爷爷想看书,小明应拿_____(选填“A”或“B”)眼镜给他.
28.小明为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利用如图器材制成液体透镜。当蜡烛和光屏相距时,成______等大清晰的像;当烛焰距透镜处,移动光屏至距透镜处,光屏成清晰的实像,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原理制成的,若将物体由距凸透镜处匀速移动到处,所用的时间为,则像移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cm/s。将烛焰移至距透镜处,光屏上得清晰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此现象说明了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29.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高度上;
(2)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得到的像是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3)实验中,一个小飞虫飞落在了凸透镜上,此时在光屏上_____;
A.会出现一个小虫子,但虫子的像不清晰,烛焰的像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B.会出现一个小虫子,且小虫子和烛焰的像都很清晰
C.不会出现一个小虫子,烛焰的像依然清晰,只是亮度变暗了一些
D.不会出现一个小虫子,烛焰的像会变得模糊不清
(4)实验完成之后,如图丙,小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