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东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祁县东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1 22: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模块测试试卷必修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
1、从战国到清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庄园经济 B.小农经济 C.井田制 D.集体经济
2、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交通   ②货币 ③政府商业政策 ④社会环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视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受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农民战争的影响 D.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不高的影响
5、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中国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C.有利于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 D.促进了丝、茶的生产和发展
6、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的民族工业是 ( )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运输业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和面粉业
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是在
A.1949年政协召开后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1952年经济好转后 D.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8、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
A.实事求是 B.改革开放 C.拨乱反正 D.经济建设
9、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项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都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
10、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扩大开发和发展的是( )
A.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
B.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400多家企业。
C.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14家工厂和工业园。
D.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设立分厂。
11、促使中国近代风俗变化的原因有( )
①西方列强的入侵 ②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③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入 ④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宣传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2、大众传媒的中的三大媒介是( )
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网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7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
1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工厂开始兴旺发达
C.蒸汽机车被广泛应用 D.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手工劳动
15、下列关于早期殖民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发展
B.奴役了殖民地人民,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对西欧国家和殖民地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都是积极方面的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6、最能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成为新的动力机
C.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 D.炼钢技术突飞猛进
17、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远洋轮船的出现 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 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8、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工业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居于主导地位 B.轻工业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
19、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技术革命的出现 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资本主义的日益腐朽
20、以下哪种矛盾在本质上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B.社会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和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21、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时,美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方式是( )
A.整顿财政体系 B.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22、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
A.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 B.市场的自我调节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的纸币
23、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其主张的实质是( )
A.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
24、新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25、二战后初期,推动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一个外部因素是( )
A.科技革命的促进 B.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C.美国资本的扶持 D.科技人才的大量涌现
26、战时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高度集中物力、财力 D.高度分散物力、财力
27、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商品经济
C.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8、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业、轻工业、中工业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B.片面发展重工业
C.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 D.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29、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 )
①这是由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②个人能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走向
③执政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着重要影响
④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体制都必须讲究稳定,不能更改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30、苏联解体表明( )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都遭到了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百试百灵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具体国情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B.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货币与美元挂钩
D.由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
32、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 )
A.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 B.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
C.欧洲联盟的成立 D.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的问世
33、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34、下列哪项不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 )
A.世界经济结构呈现多极化 B.自由竞争取代了宏观调控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D.世界经济全球化
35、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 )
①一把双刃剑 ②只会带来恶果
③提供了机遇 ④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年,汉哀帝一次就赠送匈奴单于“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
材料二 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请回答:
(1)读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我国的丝绸不断外销,为中国赢得了什么称号?(1分)
(2)读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2分)
⑶读材料三,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⑷读材料四,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德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4分)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4分)
⑶简要谈谈你对世界市场作用的认识。?(5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后,当时美国总统胡佛称:“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大企业提供优惠和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声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指罗斯福政府――引者)挽救了它。”
请回答:
⑴胡佛信奉的是怎样的经济理论?(2分)
⑵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影响最大?(2分)
⑶胡佛及其追随者这样攻击罗斯福新政,说明了新政的什么特点?罗斯福的解释又说明了什么?(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5、B D B A C 6~10、D D D D D
11~15、A A C D C 16~20、A D A B B
21~25、D B B C C 26~30、C B B C C
31~35、C C C B B
36、(1)丝国
(2)保暖性好,穿着舒适。
⑶鸦片战争后,资本主列强直接控制中国海关,凭借低关税、商品的低廉价格,在中国进行纺织品倾销。
⑷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37、⑴新航路的开辟。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引起了殖民侵略的不断扩大,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⑵通讯手段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资本的扩张;殖民侵略的扩大。
⑶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结束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比较以前更为扩大,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是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是一种很不公正的现象。(本题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8、⑴西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或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⑵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⑶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全面加强干预;罗斯福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