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
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
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
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
下表为该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月份(月) 降雨场次 降雨量(mm) 降雨强度(mm/h) 土壤流失量(g)
甲 乙 丙
5 1 26.70 1.46 7.818 0.168 25.217
2 32.00 2.20 22.928 9.750 324.042
3 24.32 3.05 32.233 11.2375 386.549
8 4 11.75 2.66 5.975 2.451 221.785
5 14.40 3.24 19.135 3.170 226.180
6 53.33 3.88 222.121 130.335 486.960
1.造成该地8月降雨强度大于5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
A.实验组Ⅰ、对照组、实验组Ⅱ B.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
C.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 D.实验组Ⅱ、对照组、实验组Ⅰ
3.据实验数据推断,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较显著的是( )
①降雨②蒸发③地表径流④地下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瓦纳卡湖位于新西兰南岛,面积约4776平方千米,湖区常住人口约5000人。瓦纳卡湖湖水常年清澈,阳光下呈现湛蓝色,壮观秀丽。下图为瓦纳卡湖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瓦纳卡湖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瓦纳卡湖湖水清澈、湛蓝的原因包括( )
①远离城市,经济落后
②风浪较大,流动性强
③主要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优质
④位于背风坡,光线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瓦纳卡湖流域适宜发展( )
①沿湖观光②湖泊潜水③森林徒步④高山滑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加剧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与异常 B.地表崎岖不平
C.经济活动过度 D.城市化进程加快
8.②地区森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美化环境
9.形成③④两个地区共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多石质山,土层浅薄 B.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C.红壤分布,土质疏松 D.地形崎岖,降水量大
10.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图,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
A.延长了产业链 B.增加了农民收入
C.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D.扩大了粮食耕种面积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相互关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与生物 B.地貌与气候 C.生物与地貌 D.气候与土壤
12.能够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原因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1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开荒种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东北地区极端天气减少 B.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C.地表土壤肥力明显增加 D.森林火灾发生频率降低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难题。德国鲁尔区、山西省都属于资源枯竭型地区。鲁尔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辉煌—衰退—振兴”三个阶段。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其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靠后。下左图示意德国鲁尔区,下右图示意山西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两地发展煤炭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原料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水陆交通便利
15.山西省产业转型可借鉴鲁尔区经验的是( )
①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②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③优化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
④加大原煤外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正确的是( )
A.A地区——盐碱化 B.B地区——荒漠化
C.C地区——石漠化 D.D地区——水土流失
17.目前治理C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包括( )
①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②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③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④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如下图),吸引众多游客,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
19.影响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水源 C.地势起伏 D.土壤肥力
20.下列对西北地区环境适应性最强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丛生禾草植被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1.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22.黄土高原地区代表性的典型植被是( )
A.温带草原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3.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
A.修筑梯田 B.植树种草 C.拦截泥沙 D.发展畜牧业
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下左图)。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一条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如下左图),这也是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原料丰富 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
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 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
25.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 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 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26.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 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 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二、综合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台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居民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从平面上看,黄土塬常呈花瓣状。黄土塬顶面平坦,坡度多为1°-30°,边缘可达50°左右,塬顶面冲沟较少,仅有极少短、小、窄、浅的纹沟,这是冲沟形成的早期地貌形态,而周围坡面为冲沟深切,黄土塬代表黄土的最高堆积面。黄土塬侵蚀微弱,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区黄土塬景观图(下左图)及该地某黄土塬地形图(下右图)。
(1)分析黄土塬顶面上冲沟较少的主要原因。
(2)有人说,未来黄土塬面积会缩小,高度会降低,请为该观点提供理论依据。
(3)请就塬面萎缩问题,提出针对沟头,沟坡,沟道整治的主要有效措施。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传统化工行业而言,生产参数指标依赖工人的经验,缺乏理论计算的支撑。2018年月,老牌工业城市铜陵和阿里云合作在全省率先推动实施“工业大脑”计划,六国化工公司的“磷酸萃取率提升大数据应用项目”成为第一个示范试点项目,该项目依托阿里云大数据计算平台和E大脑大数据体系,可以准确得到生产各个环节物料添加的最优解,并及时反馈给生产工人,推动化工生产由“经验指标”迈向“数据指标”。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图为安徽省部分城市及矿产分布示意图。
(1)铜陵面临着产业衰落的问题,试阐述其原因。
(2)分析阿里云选择与铜陵合作的原因。
(3)六国化工公司实施“工业大脑”计划后,给企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前冲积扇是人类主要活动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也是干旱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绿洲区域。某水系发源于祁连山,受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在扇缘处又成为常年河,最终消失于沙漠中的尾闾湖泊。20世纪80年代以前,绿洲面积不断萎缩,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现象。近些年来,冲积扇地区的绿洲又有了较大恢复。下图示意该水系。
(1)绿洲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山前冲积扇?
(2)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容易荒漠化的原因。
(3)指出河流在甲、乙之间形成时令河的原因。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伦古湖是第四纪晚期形成的凹陷湖,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流入其中,为该湖主要水源,湖形似三角形,南北宽约30千米,东西长35千米。据卫星遥感显示,2016年乌伦古湖水域面积为288.56平方公里,比2005 年同期缩小了10.07平方公里,并且仍然呈缩小态势。下图为乌伦古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乌伦古湖湖水参与_______循环,理由是________。
(2)乌伦古河水位季节变化大,解释其原因。
(3)推测未来乌伦古湖的盐度变化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D 6.C 7.C 8.B 9.D 10.C 11.B 12.C 13.B 14.B 15.B 16.D 17.C 18.A 19.B 20.D 21.D 22.C 23.B 24.D 25.B 26.B
27.(1)黄土塬顶面地势平坦,坡度较小,流水侵蚀作用较弱;黄土塬顶面纹沟水流流速慢,下渗量大,纹沟水量小;黄土塬顶面多为耕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轻;农户为耕种农作物方便,对曾经已形成的顶面细小冲沟进行多次填土平整,导致冲沟消失等。
(2)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原因会使黄土塬顶面和侧面水土流失加剧,冲沟增多;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使黄土塬面积缩小、高度降低。
(3)沟头:修建防护工程固沟。沟坡: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度。沟道:修建拦蓄工程,打坝淤地。
28.(1)资源枯竭,工业成本提高;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比重较大),转型困难;环境污染严重;老牌传统工业,产能过剩。
(2)铜陵是老牌工业城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数据,阿里云在此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计算平台和E大脑大数据体系的优势;铜陵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对云计算产业的引进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3)提升磷酸萃取率,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达到了减排不减产、增收不增耗的目标;缩短了技术工人的培训周期和培训难度;生产流程科学化,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稳定。
29.(1)河流挟带泥沙在出山口处形成面积较大的冲积扇;冲积扇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地势较平坦,有利于种植业发展,形成绿洲。
(2)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只能提供有限的水资源,河流稀少(多时令河);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作用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强度增大或开发不当,极易产生荒漠化现象。
(3)该区域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融水量小,甲乙河段位于冲积扇上,下渗量大,导致断流,形成时令河:上游人类活动引水量大,导致断流,形成时令河。
30.(1) 陆地内 地处我国内陆,属于内流湖,湖水不能到达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湖泊
(2)该河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融雪量大,水量大,冬季气温低融雪量少,水量小。
(3)盐度上升。全球变暖,温度上升,加剧干旱,入湖水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