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8 08: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共15题)
1.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的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  )
A.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
B.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
C.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
D.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
2.如图所示,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3.如图所示,单色光沿从空气射入水中,以O点为圆心,作两半径分别为R和的同心圆,大圆与入射光线相交于A,与折射光线相交于B,小圆与延长线相交于M,连线恰好和水平界面垂直,垂足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折射率
B.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频率变大了
C.光线在段的传播时间的大于在段的传播时间
D.由于数据不足,无法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故无法计算折射率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肥皂泡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衍射造成的色散现象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C.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D.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运动时,观察者接受到的声源频率低于声源发出的频率
5.如图所示,一足够大的水池内盛有某种透明液体,液体的深度为H,在水池的底部放一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以入射角射到液体与空气的界面上,以折射角发生折射。则(  )
A.液体的折射率为 B.从液体到空气,光波长变短
C.液体表面亮斑的面积为 D.光线从液体到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45°
6.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
B.红光的偏折角最大
C.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
D.屏幕上各色光的光谱由下到上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7.水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
B.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
C.从空气泡到达水中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反射,因而较亮
D.从水中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
8.某同学在测玻璃折射率时,把玻璃砖一边与aa′对齐,但另一条边bb′画得明显过宽,其它操作符合要求,由此引起的误差及测量结果正确表述是(  )
A.折射角偏大,折射率比真实值小
B.折射角偏小,折射率比真实值大
C.折射角偏大,折射率比真实值大
D.折射角偏小,折射率比真实值小
9.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单色光通过劈尖产生产生明暗条纹
乙:单色光通过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
丙: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明暗条纹
丁:单色光通过单缝明暗条纹
A.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
B.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
C.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
D.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
10.如图所示,有一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光学介质,其上方放置了一块平面镜,该平面镜所在平面与三角形的底面AC(长为L)平行且相距为。现一束光从底面上的D点(与A点距离为)垂直底面入射,该束光在界面AB上的E点(图中未画出)发生反射和折射;若把反射光到达界面BC的位置记为F点(图中未画出),发现折射光经过平面镜发生一次反射后也恰能到达F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设三角形介质和平面镜均处于真空中)
A.介质内的反射光有可能在F点发生全反射
B.该介质对该光束的全反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
C.在E点的反射光的光速是折射光的光速的倍
D.反射光从E点到达F点的时间是折射光从E点平面镜反射到达F点的倍
11.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时,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为一个均匀透明介质球,球心位于O点,半径为R。一束单色光从真空中沿DC方向平行于直径AOB射到介质球上的C点,DC与AB的距离,若该光束射入球体经一次反射后由E点再次折射回真空中,此时的出射光线刚好与入射光线平行,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则(  )
A.介质球的折射率为n=3
B.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该出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平行
C.光束从C点射入到从E点射出所经历的总时间为
D.若介质球的折射率增大,光线可能在介质球的内表面CBE区域的某位置发生全反射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
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 中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绿光
E.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后,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条纹
1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各种单色光,对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色光在该玻璃三棱镜中的速度最大
B.三种色光的波长关系为λa>λb>λc
C.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a光形成的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D.若让a、b、c三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介质射向真空,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15.现有一三棱柱工件,由透明玻璃材料组成,如图所示,其截面ABC为直角三角形,∠ACB = 30°。现有一条光线沿着截面从AC边上的O点以45°的入射角射入工件,折射后到达BC边发生全反射,垂直AB边射出。已知CO =AC =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在AC边的折射角为30°
B.该透明玻璃的折射率为2
C.该光线在透明玻璃材料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
D.光线在BC边的入射角为30°
E.光线在工件中的传播时间为
二、填空题
16.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L用________测量,用公式________可以测出单色光的波长.
17.用紫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若增大双缝距离,则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若其他条件不变,改用红光做实验,则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8.如图是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柱,它的反光材料主要由里面充有空气的小玻璃球组成。当光射向玻璃球时,光可在玻璃球的______(填“内表面”或“外表面”)发生全反射,因为当光线从______(选填“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
19.如图所示利用激光完成“双缝干涉”实验,双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0.某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B=30°,AC边长为L。一束光沿平行于BC方向射到AB上的M点,MB=L,光进入三棱镜经BC反射后平行于BA射向AC。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光从AC边射出时的折射角大小;
(2)光从M点进入三棱镜到从AC边射出,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21.如图所示,一束光波以45°的入射角从AB面射入透明的三棱镜中,已知光束进入AB面的折射角r=30°,试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和临界角C,并在图中画出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图。
22.当前,我国军事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基本防御设施更加完善,在某种防御设施中有一种特殊材料制作的观察孔玻璃砖,既有较强的抗击打能力,又可以有较好的视角。如图所示,在宽度为d,厚度未知的矩形玻璃砖里侧,挖掉一块截面为半圆的部分,玻璃砖折射率合适时,外部180°角度处景物发出的光线恰能全部进入O点的人眼,且穿过玻璃砖内侧界面时不偏折,方便观察。假设在O点瞭望员的视角为60°设该玻璃砖对自然光的折射率为n,真空中光速为c。
(1)求该玻璃砖对自然光的折射率n;
(2)求光线同时沿AO与CO方向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差。
23.如图所示,三角形ABC是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其中,AB长度为L。一细束单色光从AB边上的D点射入棱镜,入射角的正弦值为,进入棱镜后折射到BC边的中点,已知A、D两点间距离为。求:
(1)三棱镜材料对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
(2)该光束从棱镜中射出时折射角的正弦值;
(3)该光束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波速由介质决定,由v=c/n可知光在玻璃的折射率大,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由v=λf可知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C对;
2.B
【详解】
D.通过题图可看出,折射后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的偏折程度,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选项D错误;
BD.a光的折射率大,则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选项B正确,C错误;
A.由
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选项A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AD.水的折射率
选项A正确,D错误;
B.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频率不变,选项B错误;
C.根据
可知,光线进入水中后速度减小,则光线在段的传播时间的小于在段的传播时间,选项C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肥皂泡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现象,选项A错误;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选项B错误;
C.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选项C正确;
D.根据多普勒效应,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运动时,观察者接受到的声源频率高于声源发出的频率,选项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液体的折射率为
选项A错误;
B.从液体到空气,频率和周期不变,波速变大,则由 可知,波长变长,选项B错误;
CD.根据

C=45°
即光线从液体到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45°,则液体表面亮斑的面积为
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ABD.光的频率越大,玻璃对其的折射率越大,其偏折角越大,所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红光的偏折角最小,屏幕上各色光的光谱由下到上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故AD正确,B错误;
C.根据
可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故C正确。
故选B。
7.D
【详解】
水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是全反射的缘故,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D正确.
8.A
【详解】
如图所示
实线是真实的光路图,虚线是玻璃砖宽度画大后的光路图,由图看出,在这种情况测得的入射角不受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根据
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故选A。
9.D
【详解】
AD.丁实验中,单色光通过单缝产生的明暗条纹为光的衍射条纹,其它三个均为光的干涉条纹,选项A错误,D正确;
B.牛顿环产生明暗条纹是不等距的,选项B错误;
C.根据可知,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波长越大,频率越小,选项C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
如图
A.根据几何关系,E、F对称,光线在F点不会发生全反射,A错误;
B.在 中
所以
解得
则出射角
根据
B错误;
C.根据
C错误;
D.反射光的时间
折射光的时间
则时间之比为,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当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折射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故A不可能;
B.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不可能;
C.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C不可能;
D.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光线就不能进入空气,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故D可能;
本题选可能的故选D。
12.C
【详解】
A.光路图如右图.
由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i=60°
由图可知
i=2r

r=30°
所以介质球的折射率
故A错误。
B.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折射率增大,由折射定律知,折射角r减小,折射光线将射到B点下方,反射光线将射到E点左侧,再次折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
r′=i
由几何知识可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再平行.故B错误;
C.光束在介质球内经历的光程
s=4Rcos r
又光在球内传播的速度
所以,光束在介质球内经历的总时间为
故C正确.
D.根据几何知识可知,从C点进入介质球中的光线,射到B点的入射角等于C点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不可能在B点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13.ADE
【详解】
A.依据
可知,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故A正确;
B.紫外线比紫光的波长短,更不容易发生衍射,而对于干涉只要频率相同即可发生,故B错误;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并不是纵波,故C错误;
D.绿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的折射率,由临界角公式
知,绿光的临界角小于红光的临界角,当光从水中射到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在水面上绿光先发生全反射,从水面消失,故D正确;
E.从图甲所示的条纹与图乙所示的条纹可知,条纹间距变大,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当仅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后,可能出现此现象,故E正确。
故选ADE。
14.AD
【详解】
B.根据光的偏折程度可知,该玻璃三棱镜对c光的折射率最小,对a光的折射率最大,则c光的波长最长,a光波长最短,故B错误;
A.c光的折射率最小,由公式v=分析得知,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传播时c光速度最大,故A正确;
C.c光的波长最长,a光波长最短,而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小,故C错误;
D.a光的折射率最大,由临界角公式sin C=分析得知,a光的临界角最小,若让a、b、c三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介质射向真空,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故D正确。
故选AD。
15.ACE
【详解】
A.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AC边的折射角为30°,A正确;
B.由图可知,在O点的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由折射定律有
B错误;
C.由
可得全反射角C=45°,C正确;
D.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BC边的入射角为60°,D错误;
E.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OD=L,DE=
光线在工件中的传播速度,则光在工件中的传播时间
E正确。
故选ACE。
16. 光源 滤光片 毫米刻度尺
【详解】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和滤光片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时(如图所示),将此明纹记为1,然后再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向右移动,依次经过2、3…条明纹,最终与明纹n中心对齐,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刻度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然后由
计算出发生干涉的光波波长。
17. 变小 变大
【详解】
根据知,若增大双缝距离d,则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x将变小。
根据知,若其他条件不变,改用红光做实验,则波长增大,所以干涉条纹的间距x将变大。
18. 内表面 光密介质
【详解】
(1)光的全发射应发生在光密介质的内表面;
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
19. 得到频率相等的两束光 明暗相间、等宽等亮的条纹
【详解】
利用双缝得到两束频率相等的光;
光屏上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等宽等亮的条纹。
20.(1)60°;(2)
【详解】
(1)如图
由几何关系知
所以
根据折射定律
光从AC边射出时的折射角
(2)由几何关系知
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三棱镜中的最短传播时间
21.;45°;
【详解】
由光的折射定律得
由临界角公式可得
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BC面的入射角为,恰好发生全反射,且光线垂直于BC射出三棱镜,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图如下
22.(1)2;(2)
【详解】
(1)光线从A点射入时,有
视角


==2
(2)光速和折射率的关系为
AO光线传播的时间
CO光线传播的时间
则有
23.(1);(2);(3)
【详解】
(1)光路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DE//AC,所以光束在D点的折射角等于30°,则有
解得
(2)由几何关系知光束在E点的入射角为60°,临界角C满足
解得
所以光束在E点发生全反射,由几何关系知△CDE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光束在D点的入射角等于30°,设折射角为θ,由折射定律可知
解得
(3)由几何关系可知
△CDE是等腰三角形,由
可得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该光束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