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市场
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思想体系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近现代科学
文学、绘画、影视艺术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掠夺财富 资本积累
海外贸易、商业战争、海盗式掠夺、黑奴贸易、种族奴役(歧视)
商品输出市场、公开野蛮掠夺
原料、劳动力
资本输出、投资场所
垄断主义、产业转移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让学生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战后国际秩序制定的时序,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2.让学生分析材料及图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及对其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素养。
3.让学生分析材料及图片,感悟中国华工背井离乡,异国作战,力争民族国权的伟大爱国精神,培养学生捍卫国家独立的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1
重新“洗牌”——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2
3
目 录
开始“打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计算“输赢”——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一、重新“洗牌”——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经济政治上的竞争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产生重大变化
殖民地的争夺——投资市场、世界霸权
殖民地协约
防御性同盟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另一个背景原因是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种愿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难以对付的,那里的法国人仍不服从德国的统治。
——斯塔夫阿里诺斯 《全球通史(下册)》第647页
扩军备战
战争计划
政治危机
局部冲突
国际局势
日益紧张
普林西被捕
一、重新“洗牌”——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列强之间相互之间矛盾,形成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
工业革命以来,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变化明显;
背景
列强间掀起新的过分世界狂潮,重新过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萨拉热瓦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愿望,推动矛盾激化升级;
军国主义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百度百科
在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最急切地表现出获取殖民地的意愿。德国在1871年实现统一,80年代中期才有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当它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只能靠从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来建立和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重新“洗牌”——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二、开始“打牌”第一次世界大战
特点:时间和战线长、范围广、破坏性大、阵地战为主,催生新科技,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迅速取胜困难。
参加一战的中国华工-以工代战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2.政治:美日——府院之争
3.外交:山东问题、巴黎和会
4.思想: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战与中国
左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飞机
右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型火炮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
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阵地战壕
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生残疾,饿死、病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 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一战结束后,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势力纷纷瓦解
战前欧洲: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战后欧洲: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的大国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俄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美国:成为一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转向纽约,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三、计算“输赢”——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百度百科
新航路开辟至一战前的国际秩序
1.国际秩序呈现多样性,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与统一性兼顾,并未形成统一性国际秩序 ;
2.国际秩序中心:以欧洲为转向欧美为中心,亚非拉从属地位;
3.国际行为:殖民扩张,武力掠夺,商品资本输出与反抗殖民斗争,民族民主独立运动并举;
4.各殖民大国相互独立行动,并未形成完整国际规则、协议及组织,但是显露相互协商国际大事的行为,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2.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3.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4.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等)
5.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1921年总算商量出德国的赔偿总数,德国的马克2260亿,并且在42年内必须赔偿完。后改为1320亿马克, 66年还清)
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
三、计算“输赢”——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时间:1921-1922年
2.实质上:巴黎会议的延续
3.主要目的: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4.结果:废除英日同盟《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公约》;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九国条约》
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 门户开放: 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
1920年成立国际联盟—战后国际政治秩序(1940)
‘全体一致’原则
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 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 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
战争给欧洲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创伤也极其巨大,它使欧洲人第一次深深怀疑西方文明的基本走向,并引发了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精神危机。这次大战的极其残酷性也使欧洲形成了更为广泛而普遍的厌战、反战和恐战的社会潮流。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国际联盟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反映了20世纪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三、计算“输赢”——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2.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苏联、美国、日本);
4.改变了人们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5.新科技发明应用的催化剂;妇女的地位得到一定提高;政府职能调整
影
响
1.国际秩序:基于综合国力基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实质是世界霸权的重新分割与争夺
2.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全体一致)
3.国际惯例:国际合作、对话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和问题
4.国际力量:
1)列强内部:欧洲优势地位受到挑战和削弱;美、日地位有所提高;苏联为主导社会主义国际秩序的筹建;德国被“强制和平”
2)亚非拉地区民族经济,民族民主独立运动高涨,增强世界政治力量多元化,削弱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力量;
5.国际协议:条约协议意识增强;《凡尔赛条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等
6.影响:有效性有限;酝酿更大的矛盾;处理国际事务积累经验。
一战影响及战后国际秩序
战
后
国
际
秩
序
实质: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