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14 19: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练习7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读书的方法、故事和名言,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学会读书。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学习读书方法,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习文明的与人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读书的方法、故事和名言,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学会读书。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学习读书方法,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 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思考老师所说话的意思。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中善于提问题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学习时问问“为什么”是一个好习惯,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大致理解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对“煮书”是怎样理解的?你觉得哪些书需要“煮”?你认为该怎样“煮书”呢?
(4)师生共同讨论。
3. 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句子。
(2)学生大致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我们不但要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还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 诵读《古今贤文 读书篇》
(1)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大致意思:都是阐述读书的作用和方法的。
(4)学生反复诵读。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喻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鼓励学生说出贤文蕴含的道理,准确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
(3)拓展。(关于古人读书的人和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习文明的与人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学与问》。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插上、强健、翱翔、奥妙”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学生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 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以及口语交际训练的技巧。
2.指导。
(1)学生想一想自己喜欢的是哪一本书。(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在具体说话时贯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学生之间练说,互相帮助,提出各自建议。
3.练习。
(1)学生上台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2)集体评议补充,互提意见,以使上台的学生口语交际更加完善。
4. 反馈。
(1)教师进行点评。
(2)拓展。(鼓励多读好书,并把好书向同学推荐,共同提高)
课后随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