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巩固拔高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弓缴(zhuó) 盘孟(yù) B.搜集(shōu) 荧光屏(píng)
C.教诲(huǐ) 恐怖(bù) D.憎恶(zēng) 诞生(d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灿烂 呈现 模形 骑马
B.城镇 必须 幻想 诱人
C.攻击 海参 推动 铁矿
D.官府 滋润 刀剑 威武
3.下列名言中不属于革故鼎新的一项是(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新年期间,家家户户及各行各业门口都贴上新的对联,文咏开了一家耳鼻喉科诊所,他应该选择的一副对联是( )
A.不教雪鬓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B.园丁辛勤一堂秀/桃李成荫四海春
C.存心为补先天缺/有技能开后世矇 D.求贤急似渴思饮/治学犹如蝶恋花
5.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写了三个具体的事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
A.丰富文章的内容。
B.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
C.让学生知道名人的故事。
D.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
二、填空题
6.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 )报纸 一( )力量 一( )声音 一( )水塘
一( )鱼饵 一( )青稞 一( )火柴 一( )墙壁
7.查字典
“理”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在字典中①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②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③理想。道理。理直气壮。④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⑤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⑥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⑦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搭理。 ⑧古代指狱官、法官。 ⑨姓。
“理事”是( )“理解”是( )“理查德”是(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探索怎会有发现?(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压缩了的空气,能承受巨大的承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是人类解开未解之谜的金钥匙;科学,是人类_______的________;科学,是人类_________的________。(仿写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格登少年时对虫子很感兴趣,很想成为研究它们的科学家,可是他实在太“笨”了。
那天,从伊顿公学加德姆老师手中,格登接过自己的成绩单,看了看,顿时满脸通红,羞愧不已。是的,这的确是一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分数惨不忍睹。各科成绩的总和不及人家的零头,尤其是理科,门门功课倒数,而生物学甚至在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排倒数第一。加德姆老师给予的评语更加令人难堪,他说:“我相信你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你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你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你个人以及想教导你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浪费时间。”
拿着成绩单,格登郁闷极了,含着眼泪跑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那是学校一间闲置的小仓库,他课余时在那里饲养了很多毛毛虫。
忽然,一只蝴蝶在他眼前飞舞了几圈,扑落在成绩单上。格登不禁眼前一亮,这才注意到,原来他所饲养的毛毛虫好多已经变成蝴蝶,在仓房里翩翩起舞。他甚至注意到,一只蝴蝶正在从蛹壳中挣脱出来,那柔软皱缩的翅片,就在空中尽力地伸展着,虽然艰难,却很执着。格登深受感染,满心郁闷烟消云散。他想,我这只笨笨的毛毛虫,难道真如加德姆老师所说,不能羽化成蝶吗?
于是,他把差评成绩单放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用玻璃板压着。此后,每隔一段时
间,他都会盯着它看上一会儿,明显是在与之较劲。
这样的举动,不止一次,也不止两次,是无数次;坚持了不止一年,也不止两年,而是六十四年……凭着一股倔强劲儿,格登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一次又一次用实际成就向那份差评成绩单宣告:“你所说的不是事实!”中学毕业后,他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动物学;25岁那年,他成功克隆出一只青蛙而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之父”;79岁时,因为巨大的专业成就,他荣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9.“惨不忍睹”的意思是 。在文中表现在哪些地方?用“ ”画出来。
10.加德姆老师的评语是在告诉格登什么呢?此时,格登的心情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语总结就是 ,用“﹏﹏﹏”在文中画出对该词语的解释。
13.格登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5.“表里的生物”其实是______,父亲说是小蝎子在里面的原因是:①_____;②_____________。
16.“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为什么不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五、书面表达
18.作文。
临近毕业,你一定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荡漾在心间。请你选一两件事,先把题目“难忘 情”补充完整,写一篇习作,以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深深的情谊。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略
2.A
【解析】
略
3.A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言的理解。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后来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和思想上的改造。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根据对句子的理解便可得出答案。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的使用场合。A项是理发店的对联,B项和D项适合学校,C项指出能补先天缺陷,能让人眼睛看清楚。适合耳鼻喉科诊所。
故答案为C。
5.B
【解析】
略
6. 份 种 阵 片 个 把 根 面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7. 王 7 L li ⑥ ② ⑨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8.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探索不会有发现。 压缩了的空气,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化解愚昧 灵丹 驶向未来 航船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情况。
1. 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一改标点,将问号改成句号;二是去掉反问词和反问语气词,三是将否定变肯定或将肯定变否定。最后检查句子是否通顺,要确保句子意思不变。
2.这句话的病因是重复啰嗦,“承重”是承受重量的意思,应将其改为“重量”。
3.仿写句子,要先分析例句的特点,例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是“科学,是人类什么样的什么”,据此写句子即可。
9.悲惨得让人不忍心看。 各科成绩的总和不及人家的零头,尤其是理科,门门功课倒数,而生物学甚至在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排倒数第一。
10.你的成绩太差了,想成为科学家,那是白日做梦。 郁闷伤心
11.中学时收到差评通知单的格登,受到毛毛虫羽化成蝶的启发,不断用差评成绩单鞭策自己,奋发学习,刻苦专研,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最终荣获诺贝尔奖。
12.羽化成蝶 毛毛虫好多已经变成蝴蝶,在仓房里翩翩起舞。他甚至注意到,一只蝴蝶正在从蛹壳中挣脱出来,那柔软皱缩的翅片,就在空中尽力地伸展着,虽然艰难,却很执着。
13.以不服输的倔强劲儿向差评成绩单宣战,发奋学习,刻苦专研。
14.无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只要自己有目标并坚持不懈地想着目标努力,就会走向成功。
【解析】
略
15. 表的指针 可以吓唬“我”,让“我”不要随便动表 对“我”这样的小孩,父亲无法讲清表的构造原理
16.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作者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和幼稚,也就不再说了。
17. 语言 心理 有好奇心,善于观察、思考
【解析】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题的理解。本段文字出自课文《表里的生物》。仔细阅读文段,便容易发现“表里的生物”其实是指表的指针,父亲说是小蝎子在里面一方面是吓唬“我”,让“我”不要随便动表,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我”这样的小孩,父亲无法讲清表的构造原理。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和幼稚,也就不再说这样的话了。
17.“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为什么呢?”我又问。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这些都是关于我的语言描写。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这些是关于我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刻画人物的方法,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好奇心,善于观察、思考的人。
18.范文:
难忘同学情
每当我看见毛笔时,眼前就会浮现那幅感人的画面。
他长着一双小嘴,个子和我相仿。他就是李旻昊,我以前认为他是一个小气的人。然而自从发生那件事以后,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期盼已久的艺术百家活动拉开了序幕,我是班里参加书法的一名队员。那天正准备上场。我拿出毛笔放在桌子上,毛笔好像故意捣乱,在桌子上滚来滚去,突然毛笔掉了下来,摔了个粉身碎骨,我看着面目全非的毛笔不知所措。
眼看比赛就要开始了,我赶紧打电话给我老爸,要他送笔来。老爸却说:“不行我现在没空,你自己借吧。”我非常气愤,懊恼地跺着脚,伤心地回到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我沮丧极了,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委屈像水一样漫了上来。“肖鑫,这支笔借你,我身体有些不舒服,还是你上吧!”不知何时,李旻昊站在我的面前,一只手拿着毛笔正微笑着对我说。当我结果毛笔的那一刻,忽然觉得沉甸甸的……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一次偶然聊天,李旻昊不小心说漏了嘴,才知道那次是为了我才说不舒服的。他也是特别想参加的呀!我听到此,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多么无私的同学呀!多么令人难忘的同学情呀!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