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题分Ⅰ卷、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u—64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本部分为所有考生必答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同、污染小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CH2=CH2 B.CO C.CH4 D.H2
2. 下列各组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A.溶液、胶体、浊液 B.胶体、浊液、溶液
C.浊液、胶体、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
3.胶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矿泉水 B.可乐饮料 C.豆浆 D.白酒
4.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
A. 陶瓷 B. 大理石 C. 玻璃 D. 水泥
5. 下列物质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的是( )
A.NaCl B.Na2SO4 C.CuSO4 D.KNO3
6.有关能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B.化石能源是非再生能源
C.氢能是可再生能源????????????????????? D.氢能、核能均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
7. 为维持生命活动,人需要不断地补充能量。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补充能量的是( )
A.水 B.糖类 C.油脂 D.蛋白质
8.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F- 的结构示意图: B. 乙烯分子比例模型: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电子式:
9. 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的摩尔质量为24g 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C.1mol O2在任何条件下的体积都为22.4L
D.将1molNaCl固体加入到1L水中,得到NaCl溶液的浓度就是1mol·L-1
10.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O32-→ SO2 B.HCl → Cl2 C.Na → Na+ D.SO2 → S
11.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中和反应
C.冰的融化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充分反应
12. 河沙的主要成分是SiO2,下列物质不能与SiO2发生反应的是( )
A.HF氢氟 B.CaO C.NaOH溶液 D.H2O
13.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②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③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沙子 ④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 H2O
B.新制氯水与溴化钾溶液反应:Cl2+2Br-=2Cl-+Br2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 Ca2++H2O +CO2↑
D.铝与烧碱溶液反应:Al+2H2O+OH-= AlO2-+ 2H2↑
15.下列物质与氯气反应制得漂白粉的是( )
A.Na B.Ca(OH)2 C.H2 D.CaO
16.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26C和146C B.氧气和臭氧 C.甲烷和乙烷 D.正丁烷和异丁烷
17.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
A. Al(OH)3 B. Al2O3 C. Al D. NaHCO3
18. 铝热法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2Al2Fe+Al2O3.这种金属冶炼的方法属于( )
A.还原法 B.分解法 C.电解法 D.以上方法均是
19.SO2能使品红的红色溶液变为无色,体现了SO2的(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0.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21.红葡萄酒密封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下列能与乙醇反应生成酯的物质是( )
A.苯 B.乙烯 C.乙酸 D.甲烷
22.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冶炼某些很不活泼的金属,不一定需要还原
B. 金属铝可用氢气还原法冶炼
C. 回收废旧金属既可以治理污染,又可以缓解资源短缺
D. 金属的冶炼过程均为把金属阳离子还原成单质的过程
23. 现有A、B、C、D四种金属,把A、B分别浸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都很慢;把C、D 分别浸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都很快;把A、B用导线连接时,A上有气泡析出;把C浸入D的硝酸盐溶液中,C表面有D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 C>D>B>A B. C>D>A>B C. D>C>A>B D. D>C>B>A
24.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和蔗糖都属于糖类
B.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属于单糖,不能再进一步水解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D.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糖类;糖类也并不一定就有甜味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
B.第ⅠA族元素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26. 用NaCl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操作要领包括:①溶解;②定容;③转移;④计算;⑤称量⑥洗涤⑦摇匀等方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⑥③④⑤⑦ B. ④①②⑥③⑤⑦
C. ④⑤①③⑥②⑦ D. ④⑤③⑥②①⑦
27.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激光笔(或小手电)照射烧杯中的鸡蛋清溶液,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B. 不慎将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皮肤会显黄色,这是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 蛋白质变性后仍会保持原有的可溶性和生理活性。28.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0??
C.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6.02×1023)
A.在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分子数目为6.02×1023
B.1mol/L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6.02×1023
C.在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6.02×1023
D.2.4gM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6.02×1023
30. 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
; 取代反应
B.CH2=CH2+Br2 CH2Br-CH2 Br ; 加成反应
C.CH4 +Cl2 CH3Cl + HCl ; 置换反应
D.;酯化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2.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相应的位置。
题号
一
二
总分
总分人
分数
提示:第Ⅱ卷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包括《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模块,为所有考生必答;选答题包括《化学与生活》(选修1)、《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两个模块和部分计算内容,考生根据选修模块选择其一作答。
得分
评卷人
一、必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31. (8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为 。
(4) 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
32. (12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式为: 。
(2) 写出化合物官能团的化学式及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二、选答题(考生根据选修的模块选答,选修《化学与生活》(选修1)模块的考生答(一)题,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的考生答(二)题。(一)题、(二)题各2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供《化学与生活》(选修1)模块的考生作答,(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33.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含氟牙膏”等商品。请回答:
(1)“含氟牙膏”中的氟应理解为 (填序号)。
① 单质 ② 元素
(2)“铁强化酱油”中铁元素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 增加酱油的鲜味
② 预防缺铁性贫血病
③ 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3)医学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食物中除糖类、脂肪、蛋白质外,还有一类物质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它们就是维生素。下列维生素中,可用于防治坏血病的是 。(填序号,下同)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34. 在3种有机物 ① CH4、② CH2=CH2、③ CH3COOH中,属于食醋的主要成分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 __,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 。
35.(1) 汽车尾气产生的NO2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和CO反应生成无毒物,其反应式可表示为2NO2 + 4CO = N2 + 4CO2反应的氧化剂是__ _____。
(2)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 (填化学式),
(3) 自行车钢圈表面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向100mL 2mol /L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100mL 时产生的沉淀为7.8 g。计算加入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写出计算过程,没有过程不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二)供《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模块的考生作答,(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33.(6分)下图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1)请写出上图中d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单质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 个键, 个键。
(3)a与b的元素形成的10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 ;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含d元素高价离子的溶液中至过量,生成的含d元素离子的化学式为 ,其中X与d的高价离子之间以 键组合。
(4)下列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
。
34.(4 分)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写序号)
①氯化钙 ②干冰 ③过氧化钠 ④氯化铵 ⑤铜晶体 ⑥氩晶体 ⑦晶体硅 ⑧石墨
(1)固态时能导电的原子晶体有
(2)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的化合物有
(3)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有
(4)晶体内同时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金属键的是
35. (4分)碳正离子(例如:CH3+、CH5+、(CH3)3C+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欧拉因在此领域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而荣获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碳正离子CH5+ 可以通过CH4在“超强酸”中获得一个H+而得到,而CH5+失去H2可得CH3+。
(1)CH3+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 ;
(2)CH3+的空间构型是 ;
(3)CH3+中的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36. (6 分)0.5mol某烃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 CO2(标准状况)气体和45g H2O,通过计算求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该烃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四川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CCCBB 6-10 DAABD 11-15 CDDDB 16-20 DCACC 21-25 CBABC
26-30 CDBC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一、必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31.(1)2Ca(OH)2 + 2Cl2 = Ca(ClO)2 + CaCl2 + 2H2O(2)Ca(ClO)2
(3)Ca(ClO)2+ 2H2O+CO2 = CaCO3 + 2HClO (4)(1)
32. (1)
(2)羟基;羧基 (每空1分,共2分 )
(3)①CH2=CH2 + 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氧化反应)
③n CH2=CH2 (聚合反应)
二、选答题(考生根据选修的模块选答,选修《化学与生活》(选修1)模块的考生答(一)题,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的考生答(二)题。(一)题、(二)题各20分。)
(一)供《化学与生活》(选修1)模块的考生作答,(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33. ② ②③ d 34. ③ ① ② 35. NO2 SiO2 Fe – 2e- = Fe2+
36. 3 mol/L 7 mol/L
(二)供《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模块的考生作答,(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33.(1)1s22s22p63s23p63d104s1
(2)2 2 (3)三角锥形;[Cu(NH3)4]2+,配位键(4)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34. (1)⑦(2)②(3)③(4)⑧ 35. (1) (2)平面三角形 (3)sp2
36. C4H10 CH3CH2CH2CH3 CH(CH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