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9 08: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4
中古时期的亚洲
欧洲随着罗马衰亡而进入了黑暗时代,亚洲则成为世界贸易、文化、宗教与城市发展的中心。
——《外交事务》( Foreign Affairs)
目 录
CONTENT
01 ·伊斯兰帝国
02 ·南亚
03 ·东亚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亚洲)的多元面貌。
01
伊斯兰帝国
穆罕默德时代
正统哈里发时代
倭马亚王朝时代
倭马亚王朝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2年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8世纪中期
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622年
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广大地区
7世纪中期起
1.1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在610年开始以安拉使者身份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最初在亲朋中秘密传教,613年后在麦加公开传教,号召人们放弃原有信仰,皈依安拉。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后改称麦地那)。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 比鲁尼
1.1 阿拉伯帝国
怛罗斯战役
“[伊历133年] 双方在怛罗斯河相遇,穆斯林战胜了他们,对方大约有五万人被杀,大约有两万人被俘,剩下的人逃回了中国。此事发生在一百三十三年十二月。”
——伊斯兰通史著作《历史大全》
1.1 阿拉伯帝国
专制集权
1.1 阿拉伯帝国
1.1 阿拉伯帝国
◎拉齐斯:巴格达国立医院院长,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疹》《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对西方医学产生很大影响
◎《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腊、埃及等童话寓言以及大量阿拉伯故事而成
◎花刺子密:天文学家、数学家,曾对本初子午线一度之长进行测量,据此推算地球的圆周和体积;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表”。著有《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清真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晚期受到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1
1.1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齐世荣 《世界历史》
统治者重视并广泛吸收文化
征服地区都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积淀深厚
1.1 阿拉伯帝国
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1258年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13世纪
1.2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6世纪后期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定位帝国首都
1453年
帝国趋于没落。一战败于协约国之手,因而分裂。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19-20世纪
1.2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02
南亚
02 南亚
笈多王朝
德里苏丹国
4世纪
印度教为国教
11世纪
13世纪初
伊斯兰为国教
突厥人入侵印度
6世纪
16世纪
德里苏丹国的上层统治阶级都是来自印度以外的封建主。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成为这个国家的社会基础。……侵入印度的伊斯兰教统治者既具有统治阶级和侵略者的特征,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们自认为所进行的是反对不信教者的“圣战”,所以对待印度教徒十分残酷。
——童自觉、路振光《世界古代史》
03
东亚
2.1 中古时期的日本
中国人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秦汉之际
开始“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隋唐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646年
镰仓幕府建立,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10世纪末期
出现了严重东的社会危机
6-7世纪
中央集权体制瓦解,形成庄园,豢养武士
10世纪
德川幕府建立,实行锁国政策
17世纪
2.1 中古时期的日本
幕府统治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对外政策
以庄园经济为基础
武士集团成为幕府统治的基础,武士与将军形成主仆关系。
日本天皇仅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受儒家文化影响;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
镰仓幕府建立,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10世纪末期
2.2 中古时期的朝鲜半岛
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
4世纪初
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
10世纪初
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7世纪末
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14世纪末
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独立
16世纪末期
高丽王朝(朝鲜)
政治
经济
文化
推行土地国有,以农业为主
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分为十道,加强中央集权
学习唐朝科举制度,推崇儒家文化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国家
日本
朝鲜
它们都是以农业为基础、具有内向性的社会。它们的变化速度缓慢,且局限在较早时代承袭下来的基本结构内。自相矛盾的是,正是这种富足和高度发达的水平使得他们自鸣得意、自我满足,因而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课堂总结
中古时期的亚洲
伊斯兰教主宰的西亚帝国国
儒家文化影响的
东亚国家
多种宗教并存的
南亚帝国
阿拉伯帝国
帝国的统治:政治、经济、文化
奥斯曼帝国
中古时期的日本
中古时期的朝鲜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国
大化改新、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幕府时代的到来
背景:庄园经济、武士集团
形成:12世纪末,镰仓幕府的建立
结束:德川幕府——日本最后一个幕府
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笈多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印度教与帝国统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