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一幅著名画作
《雅典学园》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说起
第8课
标题文字添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标题文字添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环节一 中世纪:天主教会与人性湮没
材料1 神学阴影笼罩下的欧洲,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终身劳苦。人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原罪
来世
禁欲
赎罪
(一)14世纪:追求现实幸福——文艺复兴
环节二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诉求
材料2 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含有明显的反商意识,也连带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的倾向。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材料3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
——彼特拉克
达·芬奇多才多艺,典型的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除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外,他还留下了卷帙浩繁的科学手稿,涉及到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众多领域。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一)14世纪:追求现实幸福——文艺复兴
中世纪神学 人文主义 内涵
变化1 神学束缚
变化2 来世/禁欲
变化3 蒙昧主义
人权自由
现世/幸福
理性/经验
肯定人性,重视人性
要求现实享乐
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一)14世纪:追求现实幸福——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独白
材料4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一)14世纪:追求现实幸福——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达 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莎士比亚
14世纪
17世纪
文艺复兴
马丁 路德
16世纪
宗教改革
材料5 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材
材料6 这福音(《圣经·新约》)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编者注:被上帝拯救之人)必因信得生。”
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
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二)16世纪:追求信仰自由——宗教改革
实现得救的不同路径
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二)16世纪:追求信仰自由——宗教改革
新教提倡的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而脱离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的建立,则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16世纪:追求信仰自由——宗教改革
两大教派都声称自己是上帝的唯一代表,拥有独一无二的真理,这就第一次在许多欧洲人面前提出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究竟应该支持谁,谁真正代表真理?两派人说的都可靠吗?……由两大教派的存在与其论战所造成的人们对两大教派信仰的怀疑与思考,是导向信仰自由或思想自由的一种巨大的力量。
——王加丰《西欧16-17世纪的宗教与政治》
“我们用两种方法认识神:第一是借着神的创造、保护并管理宇宙;就是在我们眼前一本佳作,在其中的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神不可见的事……”
——《比利时信条》
1、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背景
2、天主教会对西欧尤其是对德意志的压榨最为严重。(教皇的奶牛)
3、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券,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宗教改革
过程:
德国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拉开西欧宗教改革的序幕。
成果:
建立独立于
罗马教廷的新教派
德意志的路德教派
瑞士的加尔文教派
英国的国教
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革命
含义: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背景:
科学革命
成果: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
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影响:
(1)科学革命形成了理性化思维方式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类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西方文化史》
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们的理性思考的影响。
达 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莎士比亚
14世纪
17世纪
文艺复兴
马丁 路德
16世纪
宗教改革
牛顿
近代科学
18世纪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亚当 斯密
康德
“启蒙”与启蒙运动的含义: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
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17世纪:追求政治自由——启蒙运动
(三)17世纪:追求政治自由——启蒙运动
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
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三)17世纪:追求政治自由——启蒙运动
人物 主张 共同点
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卢梭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 亚当·斯密 经济上自由竞争 康德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他们逝世6年后,康德回答了什么是“启蒙运动”
9年后,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11年后,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00多年后,严复、梁启超等人开始研读他们的著作。
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三)17世纪:追求政治自由——启蒙运动
材料8 崇拜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有它的用处,但是生活中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
——卢梭
(三)17世纪:追求政治自由——启蒙运动
标题文字添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标题文字添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环节三 讨论: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结合下列材料及西欧近代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试析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背 景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好教会思想束缚的愿望日趋强烈。
思想:
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和舆论宣传。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为未来社会构
建了理性王国
宗 教 改 革
文 艺 复 兴
启蒙运动
科 学 革 命
(15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发展程度
中世纪
17世纪
复兴
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演变曲线图
16世纪
压制
进一步发展
18世纪
追求现实幸福
追求政治自由
14世纪
追求信仰自由
发展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