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8 10:03:03

文档简介

西宁市海湖中学开学学情评估
高二年级生物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试卷类型 A H B H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I 缺考标记(禁止考生填涂) H




1、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方框,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2、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请按题号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在草稿纸和试题上的答案均无效。
4、请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答题卡。
姓 名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区域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21 ab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d
25 ab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每空1分,共50分)
26.(每空1分,共8分)
(1) 3 3
(2)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 神经递质 高尔基体
(4) acde 兴奋或抑制
27.(每空1分,共10分)
(1)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机体产热
(2) 升高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 胰岛B细胞 促进 促进 拮抗
28.(每空1分,共12分)
(1) b或d f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芽 10-6
(2) g或k 向光弯曲生长
(3) e g或k ⑤
(4) <10-8
(5) 吲哚乙酸
29.(每空1分,共8分)
(1) 增长型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大
(2) S型 c K/2
(3) 120 取样器取样
(4)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0.(每空1分,共12分)
(1) D
(2) 分解者 分解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3) D→F→E→B
(4)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
(5) 全球性、反复循环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西宁市海湖中学开学学情评估
高二年级生物 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
A.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B.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考试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第 I卷(选择题,共 50 分) 6.下列不属于人体血糖的来源的是( )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A.肝糖原的分解 B.肌糖原的直接分解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C.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D.非糖物质的转化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地政府紧急启动,对感染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
2.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角度说,这种措施属于( )
A.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C.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中 D.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 8.你拿第一枝玫瑰时,被刺扎了一下,你会快速缩回手。于是你拿第二枝玫瑰时会很
3.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不会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小心,不被扎到。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拿玫瑰时的现象,依次属于哪种反射( )
A.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细胞代谢速率加快 A.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C.汗腺分泌减少 D.肝脏产热增加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4.下图所示是人在寒冷的冬天从温暖的室内进人冰天雪地的室外后,一段时间的产热 9.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 1、图 2所示实验
量变化曲线,请结合图解分析。下列叙述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 探究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曲线 c 点以后对应的时间内,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A.由图 1 可知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曲线 ab段对应时间段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图 2 中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 a=b=d,则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
C.曲线 bc 段对应时间段内,产热减少的原因是酶活性下降 了
D.曲线 ac 段对应时间段内,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C.图 2 中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c< a=b< 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D.胚芽鞘尖端对胚芽鞘弯曲没有作用,因为弯曲在尖端下面一段
第 1 页 共 4 页
10.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识别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 15.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
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控功能 B.免疫清除功能、免疫监控功能 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C.免疫监控功能、免疫清除功能 D.免疫清除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不会有任何区别
11.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 0.5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 25 只鼠,第二次捕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获 40 只,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鼠有 10只,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A.100只/公顷 B.2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12.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16.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 )
A.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鸟类的“求偶炫耀”不属于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18.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 F 区和 T 区。20世纪 90 年代初,F 区豹种
群仅剩 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 T 区引入 8只成年雌豹。经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 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 F 区的( )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物种多样性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可用曲线 Y表示 19.糖尿病病人常常通过注射某种激素来进行辅助治疗,这种激素是( )
13.某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多在林冠层活动,山雀、莺等在中层活动,獐、野猪等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则林下层活动。这种分层现象属于( ) 20.“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其实是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水平结构 下列哪种激素( )
C.种群的垂直结构 D.种群的水平结构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生长素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21.近年来,我国广州、苏州等城市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种群密度 B.丰富度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组成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迁入率与迁出率 D.出生率与死亡率
第 2 页 共 4 页
22.能正确反映在自然界资源、空间等有限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是( )
A. B.
(1)图甲中含有_________个神经元,含有__________个突触。
(2)图乙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触小泡中含有____________,其形成与____________(填一细胞器的名称)有关。
C. D.
(4)在b点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a、c、d、e四个点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_________。
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后可引发下一个神经元产生_________。(填“兴
23 4 奋”或“抑制”或“兴奋或抑制”。).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下列 个阶段最先出现的是( )
27
A B .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裸岩阶段 .苔藓阶段
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
24.硫细菌在细胞内能利用硫化氢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把 CO2合成为有机物,反应式
如下:H2S+CO 酶2 S+H2O+(CH2O),据此判断该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法判断
25.雪豹在生物圈中属于( )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_________;也可以直接调节
A.自养生物,生产者 B.自养生物,消费者
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_________。这两种激素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_________。
C.异养生物,生产者 D.异养生物,消费者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接收到的“信号刺激”为细胞外液渗透压
________,从而使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合成,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第 II 卷(非选择题)
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二、非选择题(共 5 道题,每空 1 分,共计 50 分)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促进_________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通过_________
26.回答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问题。 (填“促进”或“抑制”)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_________(填“促
进”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在血糖调节
的过程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作用。
第 3 页 共 4 页
28.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是一株盆载植 (1)根据图甲分析,青城山中华蟾蜍年龄组成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芽、茎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2)根据图乙分析,在 a~c 时间内,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
型。若在某个时间,蟾蜍种群数量达到 K 值(环境容纳量),该数值在乙图中对应的时
间点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在 b时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青城山中华蟾蜍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第一次捕
获并标记 40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 30只中华蟾蜍,其中有标记的中华蟾蜍有 10只,
在该调查范围内中华蟾蜍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只。若现在需研究调查乙地土壤中
(1)乙图__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 ②
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 法。
点表示 处生长
(4)青城山中华蟾蜍能捕食当地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_________________
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此后②
__________mol/L 功能。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
30.如下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
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__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__
点浓度。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___侧生长快,茎将背地生长
(4)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小于__________mol/L。
(5)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29.下图甲表示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下图乙表示中华蟾蜍
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
(2)C→A 是_________的_______作用,这一过程有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A→D过程碳流动形式是________,该过程通过________ 和______生理作用来完成。
(5)由上图可得: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
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第 4 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