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温度和温标-综合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温度和温标-综合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8 10:0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温度和温标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室外气温:-2℃<-5℃ B.某物体的速度:-2 m/s<-12 m/s
C.物体的重力势能:-2 J<-12 J D.电场中某点的电势:-2 V<-5 V
2.气体温度由-20℃升高到27℃,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是升高了
A.47K B.320K C.226K D.280K
3.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相同,任何分子的平均速率都相同
B.不管分子间的距离是否大于r0(r0是平衡间距),只要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就减小,反之,分子势能就增大
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
5.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K即0℃
B.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温度越高
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
D.温度越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越多
6.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  )
A.温度、压强、体积都必须达到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
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
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固”状态
D.温度、压强稳定,但体积仍可变化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  
A.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
C.分子势能增大 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8.如图,a、b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水球中形成的气泡,两气泡温度相同且a的体积大,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内的水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B.水球表面的水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C.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的大
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最后水球将呈红色
9.雨滴下落,温度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滴内分子的势能都在减小,动能在增大
B.雨滴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在不断增大
C.雨滴内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不断增大
D.雨滴内水分子的势能在不断增大
10.物体的温度升高,则( )
A.物体每个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都增大
B.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一定从外吸热
D.物体运动的动能一定增大
11.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运动的速度减小,其内能也减小
B.篮球的容积不变,内部气体的温度降低,其气体的内能将减小
C.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均发生变化,其内能将一定变化
D.对于一些特殊的物体,可以没有内能
12.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平衡就是平衡态
B.只要系统的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处于平衡态
C.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内能一定相同
D.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温度一定相同
13.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取决于物体的(  )
A.压强 B.温度 C.体积 D.状态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B.能出污泥而不染,说明扩散现象在和污泥中不能进行
C.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
D.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气体的分子体积为
15.关于温度、热平衡、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 1℃相当于升高了 274.15K
C.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D.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等的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B.体积相等的物体内分子的势能相等
C.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
D.内能较大的物体,分子热运动较激烈,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较大
二、填空题
17.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的状态参量_______,说明两个系统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叫作热平衡。
18.一个圆柱形汽缸,缸内有一个可以无摩擦滑动的活塞。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所受重力为G,大气压强为。当按图中三种方式放置时,活塞均保持平衡,则缸内气体的压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填写下列空格:
(1)某物体的温度为,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________;
(2)对水加热,温度升高了,则升高了________K;
(3)某物体温度为,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________;
(4)对某物体降温,则降低了________K。
20.高压锅使用时,锅内压强大,温度高,食物容易煮烂。已知某高压锅的限压阀质量为0.1 kg,排气孔直径为0.3 cm,则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_______Pa。若每增加,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_______℃。
三、综合题
21.湖面上的大气压是76厘米汞柱,求湖水下深度为34米处的气泡中的气体压强为多少?
22.用手心握住体温计玻璃泡,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逐渐上升,当上升到36℃左右时,为什么不再上升?
23.医院里给病人打“吊针”(静脉滴注)的装置如图所示。在讨论关于药液滴注速度快慢的原因时,有两位同学产生了分歧。
一位同学说:随着瓶中药液的逐渐减少它产生的压强变小,药液滴注的速度会变慢。
另一位同学说:根据实际观察,药液是均匀滴注的,没有出现变慢的现象。
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明你的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5℃表示温度比零摄氏度低5℃,-2℃表示温度比零摄氏度低2℃,故-2℃>-5℃,故A错误;速度是矢量,负号只表示方向,大小要根据绝对值进行比值,故-2m/s<-12m/s,故B正确;重力势能的负值表示相对于零势能面的位置,负号后面数越大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比零势能面低的越多,故物体的重力势能-2J>-12J,故C错误;电势与高度相似,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表示该点的电势比零势面低的越多,故-2V>-5V,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2.A
【详解】
气体温度由-20℃升高到27℃,温度升高了47℃;因为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大小相等,故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是升高了47K,故选A.
3.A
【详解】
A.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A正确。
B.内能等于分子总动能加分子势能,而温度只能决定分子的平均动能,B错误。
C.内能的改变与做功和热传递两个因素有关,C错误。
D.热量是一种传递的能量,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下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分子质量不同,故分子的平均速率并不相同,故A错误;
B.不管分子间距离是否等于r0(r0是平衡位置分子距离),只要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就减小,反之分子势能就增加,故B正确;
C.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一个或几个分子不存在内能这一概念,故C错误;
D.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但不是温度高的物体中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由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转换关系可知,0℃为273K,A错误;
B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分子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C正确;
D.内能和温度、物体质量都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强和体积等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温度达到稳定值,分子仍然是运动的,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凝固”状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A
【详解】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当温度升高时平均动能一定变大,分子的平均速率也一定变化,但不是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故A正确,B错误;由于是理想气体,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故分子势能不变,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计,故CD错误;故选A.
8.D
【详解】
AB.水球内的水分子之间以及水球表面的水分子之间都是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的,故AB错误;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为两水球温度相同,所以两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C错误;
D.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若水球未破,水球内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后水球将呈红色,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雨滴下落,雨滴内分子间的距离不变,则分子势能不变,雨滴的温度升高,动能在增大,故A错误;
B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时雨滴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在增大,故B错误,C正确;
D.雨滴内水分子的势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A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平均动能增大,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了,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
D.物体运动的动能指的是宏观的,而温度升高只是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A.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之和,与物体的动能无关,故A错误;
B.篮球的容积不变,不对外做功;内部气体的温度降低,说明其内能减小,故B正确;
C.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均发生变化,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变化,但分子势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故其内能不一定变化,故C错误;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之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可能为零,故内能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或多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A错误;
B.一个系统的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变化,系统才处于平衡态,仅仅根据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不能得出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的结论,B错误;
CD.如果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但是内能不定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AC
【详解】
A.温度为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A正确;
B.能出污泥而不染,是由于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洁的特性,扩散在固体
液体、气体等不同物质接触时都存在的现象,故B错误;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比引力快,故C正确;
D.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由每个气体分子占有的空间体积为,气体分子间距大,故不能说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AC。
15.AD
【详解】
试题分析: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选项A正确;摄氏温标和绝对温标是相等的,故物体温度升高 1℃相当于升高了1K,选项B错误;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等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种类、状态等有关,选项C错误;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选项D正确;故选AD.
16.AC
【详解】
A.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等的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故A正确;
B.体积相等的不同种类的物质,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能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物体内能与物质的量有关,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物质,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C正确;
D.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较激烈,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较大,故D错误。
故选AC。
17.不再变化
【详解】

18. p0
【详解】
当按图中a方式放置时,活塞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封闭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pA=p0
当按图中b方式放置时,活塞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封闭气体压强
当按图中c方式放置时,活塞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封闭气体压强
19. 323.15 K 50 253.15 K 20
【详解】
(1)由于
当 时
(2)由于
所以温度升高时,温度升高50 K
(3)由于
当 时
(4)由于
物体降温时降低了20 K。
20. 139.4
【详解】
最大压强为
最高温度
21.4.43×105Pa .
【详解】
气泡中的气体压强 P=P0+ρ水gh=ρ汞gh0+ρ水gh
=0.76×10×13.6×103+1×103×10×34=4.43×105Pa
22.因为体温计与人体温度相同,即达到了热平衡
【详解】

23.因为A端与大气相通,故可以认为A端压强即为大气压强,当输液瓶的悬挂高度H与输液软管的内径确定时,由于A端的压强与人体血管中的压强都保持不变,故B管中的气体的压强也不变,所以药液滴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详解】
因为A端与大气相通,故可以认为A端压强即为大气压强,当输液瓶的悬挂高度H与输液软管的内径确定时,由于A端的压强与人体血管中的压强都保持不变,故B管中的气体的压强也不变,所以药液滴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