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8 10: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一、选择题(共14题)
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C.温度升高,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气体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若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压强增大
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B.做功和热传递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C.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中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D.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 )
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
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有引力就不会有斥力
C.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
6.下列情况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火炉上烧开一壶水 B.柴油机的压缩冲程
C.用锯子锯木头,锯子会发热 D.用砂轮磨刀,刀具会变热
7.以下所述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内能的是(  )
A.将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发热 B.放在空气中的一杯热水会冷却
C.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车刀发热 D.电流通过电阻丝
8.下列关于内能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铃薯所含热量高
B.内能越大的物体热量也越多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流向内能小的物体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流向温度低的物体
9.金属制成的汽缸中放入浸了少许乙醚的脱脂棉,有可能使其达到燃点而燃烧的过程是(  )
A.迅速向里推活塞 B.迅速向外拉活塞
C.缓慢向里推活塞 D.缓慢向外拉活塞
10.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1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相等
B.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臣高,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D.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E.干、湿炮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13.下面例子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是(  )
A.太阳把地面晒热
B.刹车时轮胎变热
C.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气体温度升高
D.用砂轮磨刀具时,刀具温度升高
14.在下述现象中没有做功而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  )
A.电流通过电炉而使温度升高
B.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
C.铁锤打铁块,使铁块温度升高
D.夏天在室内放几块冰,室内温度会降低
二、填空题
15.在一间隔热很好的房间中,把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打开,室内空气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_____.
17.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物理过程,虽然等效,但有本质的区别。做功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___________;而热传递却是物体间内能的___________。
18.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J/(kg·℃)]
三、综合题
19.用铁锤反复敲击铁棒,铁棒的温度会升高,把铁棒放在炭火上烧,铁棒的温度也会升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用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了气时,气筒筒壁的温度会升高。请你对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两种解释,并分析哪种原因是主要的。
21.气体在绝热膨胀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气体在绝热压缩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分别举一个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时温度变化的实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扩散现象表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隙,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故A错误;
B.物体对外做功,如同时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若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则内能增加,故B错误;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不是第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C错误;
D.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而分子数密度不变,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则气体的压强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不一定增加,A错误;
B、做功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B错误;
C、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中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不一定增大,C错误;
D、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打开卡子,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所以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小,但如果物质的量大,则内能也可能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低的物体若分子的质量小,平均速率不一定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C符合题意;
D.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A错误;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错误;
C.对气体加热,若气体同时对外做功,则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C正确;
D.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会增大,但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在火炉上烧开一壶水,火的内能传递给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柴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做功改变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故B错误;
C.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错误;
D.用砂轮磨刀,刀具会变热,属于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铁丝的内能增加的。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弯折铁丝是用力对物体做功,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是摩擦力做功,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三者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热水放在空气中,通过热辐射等方式向外传递了热量,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下降,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
故选B。
8.D
【详解】
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吸放热过程中才热传递,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AB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C错误D正确.
9.A
【详解】
浸了乙醚的脱脂棉较容易燃烧,但在常温或稍高于常温的情况下也不会自燃,因此,想使其达到燃点而燃烧必须使其温度升高足够高,即使其内能有足够的增加。若向外拉活塞,无论是缓慢拉还是迅速拉,都会因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而导致汽缸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当缓慢向里推活塞时,尽管外界对缸内气体做功而使气体温度升高,但由于气体同时要向外散热,此过程气体温度升高不多,也不能达到乙醚燃点;而当迅速向里推活塞时,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功率很大,由于气体来不及向外散热,因此,气温急剧上升,这样就可以使缸内气体温度达到乙醚燃点而使之燃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增加,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动能就越大,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而分子势能不变,则内能变大,故C正确;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用含有表示,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如图所示,在某一定时间时,甲的温度的变化量比乙的温度变化量大;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分析,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由于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甲是煤油,乙是水;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BCD
【详解】
A.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不相等,故A错误;
B.热量总是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得物体,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B正确;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C正确;
D.单晶体内部分子结构在空间排列规则,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D正确;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温度计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蒸发得快,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故E错误;
故选BCD。
13.BCD
【详解】
A.太阳把地面晒热是光能转化为内能,属于热传递,故A错误;
B.刹车时轮胎变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气体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
D.用砂轮磨刀具时,刀具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BCD。
14.BD
【详解】
A、电流通过电炉而使温度升高,电流做了功,故A错误;
B、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通过吸热而使内能增加,故B正确;
C、铁锤打铁块,使铁块温度升高,挤压撞击,外界做了功,故C错误;
D、夏天在室内放几块冰,室内会变凉块,冰溶解吸热,故D正确;
故选BD.
15. 升高 冰箱门打开后,房间内空气温度将升高,是因为冰箱门打开后,冰箱消耗更多的能量即有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房间内温度升高。
【详解】
冰箱门打开后,房间内空气温度将升高,是因为冰箱门打开后,冰箱消耗更多的能量即有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房间内温度升高。
16.热传递
【详解】
试题分析:要做本题需要掌握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特点,热传递是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
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故答案为热传递
17. 转化 转移
【详解】
做功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而热传递却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18. 热传递
【详解】
由太阳光热辐射的能量传递给了水,水吸收能量内能增加,增加的内能等于水所吸收的热量
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9.见解析
【解析】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0.见解析
【解析】
一种原因是气筒活塞与筒壁的摩擦使温度升高;另一种原因是活塞对筒中的气体做功使温度升高。第二种原因可能是主要的,因为活塞和筒壁之间有润滑油,摩擦并不严重。
21.温度降低;温度升高;见解析
【详解】
根据功与内能的改变关系,在没有热交换,或时间极短系统来不及跟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气体对外界做功(即绝热膨胀),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即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绝热膨胀实例:用打气筒向用橡胶塞塞住的瓶内打气,当橡胶塞跳出时,瓶内的气体迅速膨胀,系统对外做功,因此,气体的内能迅速减少,瓶内气体温度迅速下降,瓶内水蒸气液化,出现白雾。
绝热压缩实例:引火仪实验中,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引火仪筒内的气体可看作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燃物的燃点时,易燃物就被点燃了。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