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8 10:5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关于“月”的古典诗词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关于“月”的古典诗词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春 江 花 月 夜
唐·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诗”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 《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作者: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
「宋」李清照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月下之理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哲理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情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
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入海流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而这些皎洁的景物也就融于这明月朗照之中了。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八句,虚实相生,实中有虚,以虚写实,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
人命若朝露。
阮籍《咏怀》: 人生若晨露,
天道邈悠悠。
刘希夷 《有所思》: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白云象征着飘忽不定的游子。
青枫浦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表示离别的意象。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子象征着飘忽不定的游子。
明月楼是月映照下的楼阁,指思妇。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总写春江花月之夜,游子和思妇相隔两地的离愁别绪和相思之苦。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此句开始从思妇的角度写这离愁相思,而诗人并未直接写思妇的悲和泪,而是把“月”拟人化。那么这个拟人化在什么地方呢?
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更甚……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思绪的无法排解。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人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这首诗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抒情层次:(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
艺术特色:
(一)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虚实结合、实写为主、虚写为辅
(三)情景交融
意象积累:明月、流水、落花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时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空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苏轼《水调歌头》
愁绪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铃霖》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江楼旧感》
爱情
意象积累:明月、流水、落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论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南乡子》
李煜《虞美人》
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
人生短暂——历史长河 (时间)
意象积累:明月、流水、落花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红楼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生命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