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1 生命的起源_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1 生命的起源_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8 11:3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样出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类又是怎么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
生命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神创论:
女娲造人
上帝造人
自然发生论
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
17世纪中叶,意大利医师弗朗西斯科·雷迪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
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雷迪的实验
巴斯德的实验
“生生论”:
巴斯德的实验结果说明: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宇宙生命论: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
彗星
陨石坑
化学进化论:
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太阳辐射 火山爆发 雷鸣电闪
使无机小分子
合成有机小分子
有机酸、氨基酸、单糖、脂类、
嘌呤、嘧啶、核苷酸等。
提供能量
雷电可能为化学进化提供能量
Stanley Miller (1953 时 23 岁)
1953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的模拟实验
用电机提供能量,从无机小分子可得到有机小分子
米勒实验装置
米勒模拟实验得到的有机物
(共计20多种)
有机物 产量 mol
甲醛 2330
脲(尿素) 20
乳酸 310
琥珀酸 40
甘氨酸 6
谷氨酸
后来别人的实验,使用其他能源,紫外线、高温、 射线等,还得到:嘌呤、嘧啶、核苷酸、脂肪酸、单糖等。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在生命的起源中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
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大约发生在距今 45-35 亿年间。
非生命物质
原始生命
原始地球条件
(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
1. 神创论
2. 自然发生论
3. 生生论
4. 宇宙生命论
5. 化学进化论
1.以下生命起源的观点符合化学进化论的一项是( )
A.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
B.生命可以自然发生
C.生命只能来源于生物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2.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
A.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
C.46亿年前 D.原始地壳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