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2021·黑龙江五常·七年级期末)“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A.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2021·黑龙江抚远·七年级期末)“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话中“贵国”指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3.(2021·黑龙江宁安·七年级期末)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
①岳飞抗金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文天祥抗元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21·黑龙江·牡丹江四中七年级期末)施琅曾说:“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能水固边囿。”据此,1684年清政府制定的对台措施是
A.设立宣慰司 B.设立澎湖巡检司
C.设立台湾府 D.设立台湾行省
5.(2021·黑龙江木兰·七年级期末)“威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社会变革 B.民族团结 C.和平交往 D.反抗侵略
6.(2021·黑龙江绥棱·七年级期末)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李广 B.卫青 C.郑成功 D.林则徐
7.(2021·黑龙江克山·七年级期末)“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是著名学者郭沫若所写的挽联。它歌颂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功绩( )
A.郑成功 B.郑和 C.戚继光 D.康熙
8.(2021·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七年级期末)荷兰在17世纪对外进行殖民扩张时侵占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旅顺
9.(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平定叛乱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下列史实与乾隆帝相关的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抗击沙俄,组织雅克萨之战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荷兰殖民者
10.(2021·黑龙江木兰·七年级期末)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其中伊犁将军管辖的区域包括
A.西藏
B.新疆
C.蒙古
D.黑龙江
11.(2021·黑龙江宁安·七年级期末)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宣政院
12.(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自古以术,我国就对新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右边图表所示为历代的机构设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朝代 管辖机构
汉朝 西域都护库
唐朝 ①
北庭都护府
元朝 ②
清朝 ③
A.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
B.①安西都护府、②伊军将军、③北庭都元帅府
C.①伊犁将军、②北庭都元帅府、③安西都护府
D.①北庭都元帅府、②伊军将军、③安西都护府
13.(2021·黑龙江集贤·七年级期末)“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源于清朝哪一位皇帝的赐予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4.(2021·黑龙江萝北·七年级期末)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转运使 D.驻藏大臣
15.(2021·黑龙江富拉尔基·七年级期末)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设置了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是(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北庭都元帅府
二、填空题
16.(2021·黑龙江萝北·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各民族在交融与碰撞中共同发展。
(1)宋真宗时,宋辽签订盟约,史称“________”,此后宋辽保持着长期和平的局面。
(2)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________,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17.(2021·黑龙江抚远·七年级期末)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历史行政机构名称。
(1)元朝时期在台湾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朝时期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3)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三、列举题
18.(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请依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或名号。
(1)唯一女皇,贞观遗风——
(2)勇于进谏,一面镜子——
(3)西行天丝,学习佛法——
(4)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5)北宋名臣,变法图强——
(6)统一契丹,建立政权——
(7)统一蒙古,一代天骄——
(8)抗击倭寇,台州九捷——
(9)抗击荷兰,收复台湾——
(10)均田免赋,推翻明朝——
四、连线题
19.(2021·黑龙江巴彦·七年级期末)请把古代对外友好交往人物和贡献连接起来。
郑和 西天取经,成为闻名佛学大师
鉴真 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郑成功 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玄奘 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五、简答题
20.(2021·黑龙江抚远·七年级期末)“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在唐朝时期被称为什么?请用具体史实说明它与唐之间的友好关系。
(2)唐朝时期各族共同的君主,被誉为“天可汗”的是谁?他在位时期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辽、西夏、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其中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的是哪两个政权?
(4)元朝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它是哪一个民族?
(5)1684年,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该机构隶属于哪个省?
21.(2021·黑龙江克山·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1)乾隆时,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2)清朝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职务)是什么?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开始于哪一朝代?设置的机构是什么?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
(5)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22.(2021·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七年级期末)活动探究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制度篇】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请举出一例这一时期在制度上的创新。
(2)北宋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了什么政策 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朝设置了什么官职
(3)清朝采取什么方式管辖台湾地区?
【经济篇】
(4)写出唐朝劳动者创新和改进的生产工具。
【科技篇】
(5)写出北宋时期促进文化传播及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及发明家。
(6)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什么
【文化篇】
(7)写出宋朝成就最突出文学形式。
【感悟篇】
(8)谈谈你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获得的感悟。
23.(2021·黑龙江绥滨·七年级期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西藏篇】
(1)唐太宗时,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唐朝的哪个公主嫁给了他?
(2)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督元帅府,由哪一机构直接统辖?
(3)1653年,清朝一位皇帝赐予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那么,这位清朝皇帝是谁?1727年,清朝设置哪一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新疆篇】
(4)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此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
(5)元朝时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6)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哪一机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台湾篇】
(7)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元朝设置哪一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8)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东南海防,清朝设置哪一机构?
【感悟篇】
(9)国际一些反华势力制造事端,妄图分裂中国。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做?
六、识图题
24.(2021·黑龙江宁安·七年级期末)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北宋著名发明家,他是谁?他的贡献是什么?当时,中国另一项伟大发明是什么?
(2)图二人物属于哪个民族?后来该民族建立了哪一个朝代?
(3)图二人物被尊称为什么?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4)图三人物是我国历史上哪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再列举一位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
(5)以这三位人物为代表的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七、综合题
25.(2021·黑龙江林口·七年级期末)在中国古代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后,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这样,清朝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请回答下列各问:
(1)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第二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请问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______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清朝设置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首领谁的带领下,战胜重重困难,回归祖国?
(5)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______、_____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事务;西藏地方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
(6)请问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26.(2021·黑龙江绥滨·七年级期末)【古代中外交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友好往来
材料一: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材料二:贞观年间,他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跋涉万里,历尽千辛万苦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要到哪里去?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哪一著作?
遭受侵略
材料三:他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有这样一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四: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榛,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台湾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他”是谁?他的主要英雄事迹是什么?如何评价他?
(4)根据材料四说出“我”是谁?在哪一年把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台湾岛的?
(5)我们要学习两位英雄人物的什么精神?
27.(2021·黑龙江林口·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
材料一:“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戚继光
材料二:“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
请回答下列各问:
(1)中国古代把日本称为什么?
(2)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武装海盗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______。
(3)戚继光奉命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______”。
(4)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他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5)请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
(6)明朝末期,______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7)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______,登陆台湾岛南部。
(8)1662年,郑成功率军对______城发动总攻,外国殖民者被迫投降。至此,被外国侵略者占据了______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9)你是如何评价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呢?
28.(2021·黑龙江巴彦·七年级期末)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 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二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材料一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其管理?
29.(2021·黑龙江萝北·七年级期末)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1)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六次东渡
②七次下西洋
③明代抗倭
④收复台湾
⑤雅克萨之战
(2)国家识记鉴真东渡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的友好关系?
(3)郑和下西洋最远航行到了哪里?
(4)郑成功从哪国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清朝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
30.(2021·黑龙江富拉尔基·七年级期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皇帝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这场叛乱,维护了西北地区的统一。
——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材料一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请写出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友好交往的一个事例。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3)材料三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辖的措施?
(4)结合材料四回答,乾隆皇帝设置哪一官职来管辖西北地区?
(5)根据材料五回答,谁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了台湾?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6)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维护国家统一有何启示?
31.(2021·黑龙江勃利·七年级期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这位公主入藏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2)材料二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指哪个朝代?这个朝代统治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材料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设立特别行政军事机构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西汉设置什么机构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清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管辖?
材料四:
(4)材料四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哪两种方式?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
32.(2021·黑龙江五常·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图一唐太宗 图二宋太祖 图三元世祖 图四清圣祖
(1)历史上将图一人物开创的盛世称之为什么?请写出他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革新措施各一例
(2)图二人物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权(中央)和行政权(地方)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北宋的政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图三人物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4)1684年,图四人物在位期间设立了哪一机构管理台湾?为稳定西藏局势,他册封了什么称号给西藏的一位宗教首领?
(5)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以上四位人物。
33.(2021·黑龙江讷河·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民族交融、民族团结、民族友好,各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自唐太宗开始,唐朝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朝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材料二:澶州之战之后:“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签订的哪一盟约?该盟约是北宋与哪个政权之间签署的?该盟约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元朝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杂居相处;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与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各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3)材料三中元朝时期通过迁徙杂居的形式,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
(4)元朝时期也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台湾在元朝时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设置了哪一机构?
材料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5)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五世班禅,哪位皇帝对他进行了册封?册封的封号是什么?为了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6)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34.(2021·黑龙江讷河·七年级期末)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七下《中国历史》
(1)阅读材料一,请指出隋朝的统一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实现的?
材料二: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一统天下。
(2)材料二中元朝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灭宋之后,哪位人物继续抗元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为巩固统一,元朝在地方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乾隆时期平定了哪一叛乱,之后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管辖新疆地区?后来又妥善安置了蒙古族哪一部落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4)材料四中“贵国”是指哪个国家?侵占的台湾是被谁收复的?清政府为了管理台湾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了对东南沿海的管辖?
(5)纵观中国历史,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35.(2021·黑龙江昂昂溪·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等各方面的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2)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西藏什么时候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当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4)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制度?
(5)材料三为有效管理西藏事务,清政府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6)通过以上材料可以得出有关西藏的什么结论。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故D符合题意;抗击金军的是岳飞,故A不符合题意;抗击倭寇的是戚继光,故B不符合题意;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和郑成功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C
【详解】
题文的“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是郑成功所说,当时台湾被荷兰殖民者所占。故话中“贵国”指的是荷兰。ABD和台湾问题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戚继光抗击倭寇是反抗倭寇对中国的侵略,属于反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了台湾,雅克萨反击战是康熙帝反抗沙俄对中国侵略,②④属于反抗外来的侵略,符合题意;金是中国境内女真族建立的,岳飞抗金属于境内民族之争,属于内战。①不符合题意;蒙古建立元朝,南宋文天祥抗元属于境内民族之争,属内战,③不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鉴于台湾的重要性,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C项正确;元朝设立宣慰司管理地方,元朝设立彭湖巡检司管理台湾,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排除ABD三项。选C项。
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抗倭抗击的是日本侵略者;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由此可见,“威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反抗侵略。故D符合题意;社会变革、民族团结、和平交往与“威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不符合,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包围了赤嵌楼和和台湾城。在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所以C项符合题意;AB项是汉朝名将,打击匈奴,排除;D项与虎门销烟有关,排除。故选C。
7.A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驱除荷虏,一代英雄”可知这句话反映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盘踞台湾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故选A;郑和是远洋航行,戚继光抗击倭寇,康熙打败沙俄入侵,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8.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故C符合题意;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占旅顺,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9.C
【详解】
乾隆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C项正确;AB项是康熙时期,排除AB项;郑成功打击了荷兰的殖民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新疆是伊犁将军管辖的区域,故B符合题意;清朝设立的管辖西藏的机构是驻藏大臣,故A不符合题意;蒙古、黑龙江不属于伊犁将军的管辖区域,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清朝时期,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项正确;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伊犁将军是管理新疆地区事务,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理西藏事务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
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元朝时期在北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西域军政事务。乾隆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词语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B项正确;顺治帝册封的是“达赖喇嘛”的封号,排除A项;雍正帝在位时设立了驻藏大臣,排除C项;乾隆帝没有册封西藏首领,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D项正确;节度使是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排除A项;御史大夫是秦朝时期设置负责监察的中央官职,排除B项;北宋时期设转运使,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
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C符合题意;元朝时期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A排除;唐朝设安西都护府管理新疆地区,B排除;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管理新疆地区,D排除。故选择C。
16.(1)澶渊之盟
(2)伊犁将军
【详解】
(1)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2)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17.(1)澎湖巡检司 (2)北庭都元帅府 (3)伊犁将军 (4)驻藏大臣
【详解】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3)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1)武则天(2)魏征(3)玄奘、法显(4)赵匡胤或宋太祖(5)王安石、范仲淹等(6)阿保机(7)铁木真或成吉思汗(8)戚继光(9)郑成功(10)李自成
【详解】
(1)根据所学,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女皇
(2)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3)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法显是后秦、东晋高僧,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佛教革新人物,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399年,法显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法显、玄奘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4)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5)北宋为了解决统治危机,进行了相关的变法,有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6)契丹族是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唐末汉人避战乱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7)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8)明朝时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9)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将敌人围困赤崁城、台湾城)。1662年,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台湾同胞称其“开台圣王”。
(10)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制定严明军纪。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19.
【详解】
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今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0.(1)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
(2)唐太宗;开明。
(3)西夏;金。
(4)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回族。
(5)台湾府;福建省。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藏族在唐朝时被称为吐蕃;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表明与唐的友好关系。
(2)根据所学可知被誉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他在位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根据所学可知西夏建立于1038年,1227年灭亡;金建立于1115年,灭亡于1234年;北宋建立于960年,南宋建立于1127年,所以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的是西夏、金。
(4)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的各项事务。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即回族建立。
(5)根据所学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1.(1)伊犁将军
(2)驻藏大臣
(3)元朝;宣政院
(4)台湾府
(5)和平共处,友好交往,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驻藏大臣。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朝设置了台湾府。
(5)结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相关知识,从和平共处、友好交往、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或民族团结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22.(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
(2)重文轻武。转运使。
(3)先设立台湾府,后设立台湾省。
(4)曲辕犁、筒车。
(5)活字印刷术;毕昇。
(6)指南针。
(7)宋词。
(8)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在制度上的创新有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
(2)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朝设置了转运使。
(3)根据所学可知,清朝先设立台湾府、后设立台湾省管辖台湾地区。
(4)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劳动者创新和改进的生产工具是曲辕犁、筒车。
(5)根据所学可知,写出北宋时期促进文化传播及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及发明家依次是活字印刷术;毕昇。
(6)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指南针。
(7)根据所学可知,写出宋朝成就最突出文学形式是宋词。
(8)根据所学可知,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获得的感悟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3.(1)文成公主
(2)宣政院
(3)顺治;驻藏大臣
(4)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5)北庭都元帅府
(6)伊犁将军
(7)澎湖巡检司
(8)台湾府
(9)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唐太宗时,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2)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督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
(3)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自从第五世达赖喇嘛1653年受清顺治皇帝册封起,以后历辈达赖喇嘛均受中央政府正式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办事大臣对噶厦的管理、整顿封建领主关系减轻其剥削程度,益于社会安定 。
(4)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的这种认识和思想,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仁和宽厚的胸怀。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此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唐太宗还实行了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
(5)元朝统治者,把西域(新疆)北庭(今吉木萨尔)地区,视为西北军事重镇,战略要地,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北庭都元帅府起到了抵制和防御内部叛乱、外敌侵扰、稳定西域局势、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6)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在伊犁将军的统一指挥下,修筑城堡,设立哨卡,巡查边界,大大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防务的管辖。
(7)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8)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东南海防,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宝岛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9)本问是开放性论题,可从中学生的角度思考作答,如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24.(1)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2)蒙古族 元朝
(3)成吉思汗统--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4)戚继光 郑成功
(5)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详解】
(1)图一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了罗盘。
(2)图二人物是铁木真,属于蒙古族。1271 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
(3)1206 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60 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4)图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1661 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1662 年,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 38 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5)依据材料中历史人物的特点和所学可知,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25.(1)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 雅克萨 《尼布楚条约》 库页岛
(3)伊犁将军
(4)渥巴锡
(5) 达赖 班禅 金瓶掣签
(6)清朝治理西藏和新疆,一方面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了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详解】
(1)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台湾发展和对整个国家统治方面分析台湾府设置的重要历史意义,得出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得出①雅克萨;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得出②《尼布楚条约》;③库页岛。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得出伊犁将军。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首领渥巴锡带领下,战胜重重困难,回归祖国,得出渥巴锡。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得出①达赖;②班禅;西藏地方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得出③金瓶掣签。
(6)历史意义: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意义,得出一方面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了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26.(1)鉴真、日本
(2)玄奘、《大唐西域记》
(3)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民族英雄
(4)郑成功、1662年
(5)爱国精神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可知他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授戒律、弘扬佛法、传播文化,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贞观年间,他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跋涉万里,历尽千辛万苦”可知他是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是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书中对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3)根据材料三“他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有这样一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知他是戚继光,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4)根据材料四“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榛,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台湾岛”可知“我”是郑成功,1662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并大力发展生产。
(5)根据材料可知,两位英雄人物是指戚继光和郑成功,主要学习两位英雄的爱国精神。
27.(1)倭国
(2)倭寇
(3)戚家军
(4)台州
(5)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6)荷兰
(7)台湾海峡
(8) 台湾 38
(9)他们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把日本称为倭国。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武装海盗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奉命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他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
(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7)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登陆台湾岛南部。
(8)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率军对台湾城发动总攻,外国殖民者被迫投降。至此,被外国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9)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和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28.(1)元朝。
(2)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
(3)郑成功。设台湾府。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元朝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后来,雍正帝时开始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设立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29.(1)①鉴真②郑和③戚继光④郑成功⑤康熙帝
(2)日本
(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荷兰;设置台湾府
【详解】
(1)①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②郑和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明朝后期,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戚继光奉命抗倭,基本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④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⑤清朝康熙时期,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了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准备东渡”反映的是我国同日本的友好关系,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30.(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唐朝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册封等答出一点即可
(2)宋(北宋)与契丹(辽)
(3)元朝
(4)伊犁将军
(5)郑成功;1684年设台湾府或1885年设台湾省。
(6)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民族团结。各民族交融,丰富了民族文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
【详解】
(1)根据材料“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及所学可知,这位君主认为各民族平等,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唐朝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册封等,答出一点即可。
(2)根据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可得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宋(北宋)与契丹(辽)。
(3)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
(4)根据所学可知,1762年清政府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5)根据所学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了台湾。
根据所学可知,1684年设台湾府或1885年设台湾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
(6)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可以从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民族团结。各民族交融,丰富了民族文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31.(1)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2)元朝。回族。
(3)设置西域都护或西域都护府。设伊犁将军。
(4)和平或册封,战争或平定叛乱。台湾府。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产生的影响可从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二“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根据材料三“西汉时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设立特别行政军事机构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进行管辖;清朝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进行管辖。
(4)根据材料四“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图”可知实行册封方式;根据“清代《平定准噶尔图卷》”可知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为平定叛乱。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2.(1)贞观之治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军事方面: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行政方面: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频繁调动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通判;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重文轻武
(3)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4)台湾府班禅额尔德尼
(5)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他在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人物宋太祖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军事方面: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行政方面: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频繁调动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通判;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从这些措施可以看出,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人物元世祖最主要的贡献是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图四人物康熙帝设立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为稳定西藏局势,他册封了“班禅额尔德尼”称号给西藏的一位宗教首领。
(5)题干图中四位人物都是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33.(1)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2)澶渊之盟 ;辽(或契丹);使宋辽边境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意义相近即可)
(3)回族
(4)琉球;澎湖巡检司
(5)康熙;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
(6)和平或以和为主(意义相近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又蒙降金城公主”这一信息并所学知识可知,“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另一史实是文成公主入藏。
(2)根据材料“澶州之战之后”“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该盟约是北宋与辽(或契丹)签署的;结合所学可知,澶渊之盟使宋辽边境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3)根据材料“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与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各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在元朝时的名称是琉球;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册封了五世班禅;其封号是班禅额尔德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6)综合材料中唐宋元清时期民族交往的相关史实,从和平、以和为主等角度概括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34.(1)隋文帝(或杨坚)
(2)蒙古族;文天祥;行省制度
(3)大小和卓叛乱;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
(4)荷兰;郑成功;台湾府
(5)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文天祥继续抗元,后兵败被俘,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为巩固统一,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后,受到清朝皇帝的妥善安置,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4)依据材料四的“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贵国”是指荷兰。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对东南沿海的管辖。
(5)纵观中国历史,我对国家统一的认识是: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35.(1)开明
(2)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元朝;宣政院
(4)行省制度。
(5)驻藏大臣。
(6)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详解】
(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依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例可知,唐朝民族政策的开明。
(2)依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可知是文成公主入藏;依据材料一“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的信息可知,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4)元朝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因此,依据材料二“地方设行中书省”等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行省制度的实行。
(5)材料三中说明的是清朝设置班禅和“达赖喇嘛”共同管理西藏。结合所学可知,1727 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6)依据材料中古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和所学可得出,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