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选择题
1.(2021·黑龙江·孙吴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2.(2021·黑龙江讷河·七年级期末)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契丹银币 契丹文铜镜 西夏皇陵鸱吻 完颜——王 兀颜——朱 蒲查——李 颜盏——张 女真改汉姓表
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3.(2016·黑龙江佳木斯·中考真题)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2021·黑龙江富拉尔基·七年级期末)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不能正确反映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2021·黑龙江梅里斯·七年级期末)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1·黑龙江萝北·七年级期末)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金
C.西夏
D.元
7.(2021·黑龙江·铁力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期末)建立金国的是( )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
8.(2021·黑龙江木兰·七年级期末)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的两个政权是
A.辽、西夏 B.西夏、北宋 C.辽、北宋 D.西夏、北魏
9.(2021·黑龙江梅里斯·七年级期末)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10.(2021·黑龙江·孙吴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林则徐
D.岳飞
11.(2021·黑龙江集贤·七年级期末)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赵构
12.(2021·黑龙江·铁力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期末)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
A.西周与东周 B.西汉与东汉 C.西晋与东晋 D.东魏与西魏
13.(2021·黑龙江林口·七年级期末)“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岳飞 C.杨业 D.戚继光
14.(2021·黑龙江绥棱·七年级期末)宋高宗和权臣秦桧,以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A.莫须有 B.通敌 C.叛国 D.抗旨
15.(2021·黑龙江·铁力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南宋的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16.(2021·黑龙江抚远·七年级期末)岳飞受到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
A.支持北方义军的斗争 B.上述宋高宗要求还都开封
C.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D.促进了宋金议和
17.(2021·黑龙江讷河·七年级期末)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秦桧谋杀岳飞
C.韩世忠抗金 D.卫青抗击匈奴
18.(2021·黑龙江克山·七年级期末)“人间天堂”杭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下列曾以它为都城的朝代是( )
A.辽 B.南宋 C.金 D.后周
19.(2021·黑龙江绥滨·七年级期末)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作者是抗金名将( )
A.屈原 B.岳飞 C.管仲 D.俞大猷
20.(2021·黑龙江抚远·七年级期末)根据关键词“抗金名将”“郾城大捷”,判断该人物是 ( )
A.文天祥 B.寇准 C.岳飞 D.卫青
21.(2021·黑龙江克山·七年级期末)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
B.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
22.(2021·黑龙江梅里斯·七年级期末)“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23.(2021·黑龙江梅里斯·七年级期末)“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二、填空题
24.(2021·黑龙江勃利·七年级期末)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三、辨析题
25.(2021·黑龙江勃利·七年级期末)(1)618年,隋文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
错误: 改正:
(2)唐朝都城洛阳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错误: 改正:
(3)907年,朱温建立了后唐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
错误 改正:
(4)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辽政权。( )
错误: 改正:
(5)南宋时期,文天祥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
错误: 改正:
26.(2021·黑龙江·铁力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南宋著名抗金英雄是文天祥。
错误: 改正:
四、综合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27.(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食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来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西藏民歌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民土之室,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绸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四: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怒发冲冠》
请回客,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2)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材料二反映了文成公主入吐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和约的内容?你如何评价这一和约?
(4)材料四(1127年)“靖康耻”导致哪个政权灭亡?“匈奴”实际上指当时的哪个民族?此后,南宋与金有战有和,请从战与和两个角度,各举一例史实说明南宋与金的关系。
(5)综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族建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女真族建立的是金,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所反映的是契丹银币、契丹文铜镜、西夏皇陵鸱吻以及少数民族姓氏对应的汉姓氏。A选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大动荡和大变革,且大动荡和大变革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根据所学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为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故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材料不能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根据所学可知,统.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择B。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故选项①正确;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故选项④正确;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11月建立西夏,故选项②正确;公元1115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故选项③⑤错误。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辽朝(907年-11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北宋的建立时间和灭亡时间是960年-1127年、南宋的建立时间和灭亡时间是1127年-1279年,由此可知南宋的建立在辽灭亡之后,不是同时期存在的政权,D符合题意;ABC反映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关系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
5.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辽、西夏形成并立之势;1115年金建立,金灭辽,后1127年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所以与北宋、南宋同时期存在的政权有西夏和金。B项正确;辽和南宋不同时存在,排除ACD项。故选B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B符合题意。辽是契丹族建立的,A不符合题意。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C不符合题意。元是蒙古族建立的,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政权,即金国。故选B;元昊是党项族首领,建立了西夏政权,故排除A;铁木真是蒙古族首领,统一了蒙古各部,故排除C;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首领,建立了辽国,故排除D。
8.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916年辽建立,1125年被金所灭;金灭辽后,又于公元1127年,攻陷北宋的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多人,于是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一变故为“靖康之变”。因此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的两个政权是辽、北宋。C项正确;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排除ABD项。故选C。
9.A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依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可知,当时的国耻是指金灭北宋,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
10.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127年金灭掉北宋,同年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出现西夏、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金在南宋建立后不断南下,遭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等人率领的力量的阻挡,岳飞曾在郾城强敌金兀术,收复了很多失地,因南宋统治者和权臣的破坏而被迫班师,后被秦桧迫害致死。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11.C
【详解】
依据题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名句,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是当时著名的将领,C项符合题意;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的将领,A项不符合题意;寇准是北宋时期的宰相,B项不符合题意;赵构是南宋的皇帝,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127年经历“靖康之耻”,北宋为女真人所灭,宋室南渡,建立南宋。北宋与南宋同为赵氏政权,经历南迁,偏安一隅。A项,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与两宋有别;B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9年,王莽建立新朝,25年刘秀建立东汉。西汉并非为少数民族所灭,也并未南迁,不合题意;C项,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为北方匈奴所灭,于是晋室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与两宋关系类似;D项,东魏与西魏是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二者几乎同时存在,无前后相续关系,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3.B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岳飞抗金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了迅速消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了郾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所以答案选B。
1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南宋初年,由于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命令岳飞班师回朝,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A项正确;通敌、叛国、抗旨均与岳飞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5.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们敬仰岳飞是因为岳飞在南宋时期积极反抗金的侵略,维护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D项正确;金朝和南宋属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不属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排除A项;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和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不是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的主要原因,排除B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了迅速消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了郾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受到人民的尊敬。所以答案选择C。
17.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目可知,这位读书人来到的是岳飞墓,且诗中暗指秦桧。故B符合题意。
18.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即现在的杭州,故选B;辽国定都上京,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故排除A;金国定都上京会宁府,即今黑龙江阿城,故排除C;后周定都开封,即今河南开封,故排除D。
19.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抗金名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作者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B项正确;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排除A项;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排除C项;俞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将,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该人物是岳飞,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曾取得郾城大捷,但是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C正确;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大臣,A排除;寇准是北宋大臣,曾力主宋真宗亲临澶州前线抗击辽军,B排除;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名将,D排除。故选C。
21.C
【分析】
【详解】
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收复许多失地,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故选C;A与赢得尊敬无关,排除;B是岳飞赢得尊敬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金不是外来国家,属于中国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错误。
22.B
【详解】
题目诗句即反映了南宋建立后,统治者苟安南方,不思收复北方的失地。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形式形成。B项正确;北宋都城在开封,因此与材料中的“杭州”无关,排除ABD项。故选B项。
2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夏金时期,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西夏金与南宋并立。故辽宋夏金时期的最大特征是政权并立。故B符合题意;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国家没有完成统一。故A不符合题意;三国鼎立出现在三国时期,C排除;辽宋夏金时期,既有战争,也有和平,民族友好是主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赵构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27年北宋灭亡,同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5.(1)错误,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2)错误,洛阳改为长安
(3)错误,后唐改为后梁
(4)错误,辽改为女真
(5)错误,文天祥改为岳飞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故本题说法错误,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2)根据所学可知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唐朝定都在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本题书法错误,将洛阳改为长安。
(3)根据所学可知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本题说法错误,将后唐改为后梁。
(4)根据所学可知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本题说法错误,将辽改为女真。
(5)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期,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因此本题说法错误,应将文天祥改为岳飞。
26.错误;文天祥改成岳飞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文天祥改成岳飞。
27.(1)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2)藏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澶渊之盟;对北宋政府是屈辱的,财政负担加重;和约使北宋与辽实现了长达100多年的和平局面。(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4)北宋灭亡;女真族;战:岳飞抗金或郾城大捷。和:宋金和议(南宋与金订立和议)
(5)和平相处或友好交往
【详解】
(1)根据“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得出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拥戴为“天可汗”。
(2)根据所学,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根据所学可得出,联姻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澶州之战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击退辽军。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根据所学可得出对北宋政府是屈辱的,财政负担加重;和约使北宋与辽实现了长达100多年的和平局面。(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4)“靖康耻”指的是北宋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根据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有女真族;战:岳飞抗金或郾城大捷。和:宋金和议。
(5)综合材料可得出是和平相处或友好交往。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