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广东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2020-2021学年广东省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8 14: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7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潮阳·八年级期末)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实行人民公社化 B.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2021·广东天河·八年级期末)1977年,全国高考出现以下现象:报考者不少年龄相差十几岁,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到中学教师甚至校长都有,出现了师生同堂竞高考的空前盛况。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A.拨乱反正的推进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义务教育的普及 D.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3.(2021·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材料重点强调
A.思想解放成为紧迫的时代要求 B.“两个凡是”的方针得到拥护
C.社会主义建设即将进入新时期 D.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
4.(2021·广东福田·八年级期末)“没有40年前那场'检脸真理标准大讨论,没有时党内错误思想观念的澄清与纠正,难有真正的思想解放”。这句话说明了这场讨论
A.是党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领导核心
C.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D.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
5.(2021·广东台山·八年级期末)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而在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四人帮、造反有理、上山下乡
C.经济特区、按劳分配、乡镇企业 D.四个全面、一带一路、伟大复兴
6.(2021·广东梅县·八年级期末)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邓小平强调的是
A.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主张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2021·广东高要·八年级期末)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在政治上的重大意义是( )
A.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B.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C.加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D.促进了社会热点的大讨论
8.(2021·广东香洲·八年级期末)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场讨论( )
A.结束了“左”的错误思想路线 B.确立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
C.促进了人们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D.强调了党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
9.(2021·广东揭西·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过许多重要的会议,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
①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明确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③指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④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21·广东云浮·八年级期末)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了KentuckyFriedChicken(KFC)、Inter-net、High-Speed-Railway(高速铁路)等新词汇,出现这些新词汇的背景是
A.“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行
C.“一国两制”的推行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2021·广东·惠东县白盆珠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列曲线图分别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12.(2021·广东揭东·八年级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关于“新”字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D.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2021·广东南海·八年级期末)到1982年底,全国共纠正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他们放下包袱,精神振奋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这反映了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贯彻 B.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
C.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14.(2021·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这个中心工作是( )
A.拨乱反正 B.经济建设 C.全面开放 D.民族复兴
15.(2021·广东潮阳·八年级期末)人民币的发展是新中国发展壮大的缩影,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观察下列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我们无法捕捉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16.(2021·广东天河·八年级期末)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找到的一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论证的学习主题是1978年,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据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其中邓小平出访4次,访问了7个国家。题干最合适的主题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全方位外交的实现”
C.“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D.“改革开放的侦察兵”
17.(2021·广东·八年级期末)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而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8.(2021·广东揭东·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中强调: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加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
A.中共八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2021·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0.(2021·广东·八年级期末)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的心情”的主要事件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C.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1.(2021·广东普宁·八年级期末)英国《卫报》刊文:“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当然,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 1978年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是因为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22.(2021·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3.(2021·广东·深圳市枫叶学校八年级期末)“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
A.毛泽东和孙中山 B.毛泽东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24.(2021·广东高明·八年级期末)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革”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经过“第三次反思”,中国人取得的核心成果是
A.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B.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
C.确立“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 D.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25.(2021·广东广宁·八年级期末)1977年,教育部提出:“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这反映了国家
A.实施“双百”方针 B.平反冤假错案
C.准备恢复高考制度 D.普及义务教育
26.(2021·广东广宁·八年级期末)中国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促使中国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7.(2021·广东·深圳中学八年级期末)“学史明理”,对下边图片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由邓小平主持会议
C.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28.(2021·广东·八年级期末)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29.(2021·广东南海·八年级期末)下列图片属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第五部分“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是
A. B.
C. D.
30.(2021·广东龙湖·八年级期末)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这反映了中共中央正在开展的工作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D.推行“两个凡是”方针
31.(2021·广东普宁·八年级期末)2014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新疆霍尔果斯市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新疆17个边贸口岸之一,霍尔果斯口岸的货物进出口额约占新疆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由原来的闭塞落后走向世界,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32.(2021·广东·平洲二中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书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对中国、印度及某些西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1980—2020年)预测结果的显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中
C.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加优越
D.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前景看好
33.(2021·广东云浮·八年级期末)歌曲《我的一九七八》中这样唱到:“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年,老爸说那一年变化可真大,报纸上夭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34.(2021·广东中山·八年级期末)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大声疾呼“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B.呼吁经济体制改革
C.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D.让中国加入WTO
35.(2021·广东汕尾·八年级期末)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领导得好不好,应该主要看……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各条战线各级党委的领导也都要用类似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与材料核心思想相对应的会议内容是
A.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
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实行改革开放
D.平反冤假错案
36.(2021·广东·平洲二中八年级期末)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B.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
C.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新理念
37.(2021·广东龙华·八年级期末)“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 )
A.中国近代化发展道路 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C.井冈山革命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8.(2021·广东龙华·八年级期末)以下选项,是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走向民族的独立和复兴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9.(2021·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走了一圈后,振聋发联地指出:“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这次讲话
A.加速对外开放进程 B.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推动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
40.(2021·广东台山·八年级期末)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工商业界的公私合营进入高潮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农村乡镇企业在全国范围推广
41.(2021·广东大埔·八年级期末)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铿锵宣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一年是我们改革开放___周年。
A.30 B.35 C.40 D.45
二、综合题
42.(2021·广东惠州·八年级期末)惠州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国家形象变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战争中国门洞开】
(1)图一、图二所示条约的签订都与战争有关,图一反映的战争及其结果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并说出图片反映的这两次战争之间的关系。
【屈辱中逐渐觉醒】
材料一:西方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2)材料一图A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图B中列强在1901年做出“中国觉醒”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抗争中改变形象】
材料二:1942年《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对着中国满怀希望地写道:“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3)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比较正面的原因。
【发展中的大国形象】
材料三: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
-----漫画Dragon(中国龙)
(4)材料三中漫画及说明,反映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崛起感到恐惧,认为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43.(2021·广东高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在内的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下表是这次会议通过的一项重要决议的内容摘要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族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材料二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作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决定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截止到1953年6月底,全国人口为60191万人,登记的选民为32000万人。至1954年6月,基层选举完成。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最后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未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这段材料出自《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回答:
(1)材料一的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是什么?据材料一表格内容概括这项重要决议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重要决议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两个重大决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最重大的使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4)阅读材料四,这篇社论发表在哪一次重大会议后?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了怎样的决定?用材料四的内容加以说明。
44.(2021·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曾提出的著名口号,是学习党史的方式之一。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949年——1956年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6年——1977年 (1)“大跃进万岁” (2)“阶级斗争为纲” (3)“两个凡是”
1978年以来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改革开放” (3)“发展才是硬道理”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请举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两个英雄人物。“阶级斗争为纲”对应的历史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经验教训?
(2)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请再写出1978年以来的一个口号(材料中除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5.(2021·广东高要·八年级期末)当经济政策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时,将会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经济发展的特点,结日房子知识指出出现这种特点政策性因素,并客观评价这政策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的特点,并分析该时期经济建设的消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题干“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一方面,广大干部和群众从历史的教训中强烈要求实现思想路线以及整个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另一方面,当时党中央的负责人却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给拨乱反正工作设置障碍。于是,要不要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成为能否实现拨乱反正,从而打开局面的关键。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为了冲破禁锢,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环节,率先批评“两个凡是”,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项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是左倾的错误思想,A项不符合题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是经济方面的政策,不是思想方面的,B项不符合题意;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经济的内容,不是思想方面的内容,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2.A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77年,全国高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首先着手于科教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的主持下,1977年秋在“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A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排除B项;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坚定不移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A
【详解】
依据“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可知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有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左倾”错误并没有得到彻底的纠正,思想解放成为紧迫的时代要求,因此思想界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人们从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A正确;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B排除;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而且题干的主旨也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即将进入新时期,C排除;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D排除。故选A。
4.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文革结束后,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这阻碍了拨乱反正,于是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C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领导核心,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快了拨乱反正的步伐。所以,在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A项正确;“四人帮、造反有理、上山下乡”这些词汇出现在“文革”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
根据“如果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可知邓小平认为不应该思想僵化,由此可知他强调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选D项;邓小平提出的这一主张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排除AC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排除B项。故选D项。
7.B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5月,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主张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正确;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这是这场讨论的直接影响,不是政治上的重大意义,排除A;思想讨论不能直接加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排除C;真理标准问题本身就是社会热点,排除D。故选B。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其实质是“左”倾错误思想的继续,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结束了“左”的错误思想路线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这场讨论主要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故排除B项;本次讨论主要是解放思想,没有强调了党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故排除D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①②③是共同点。中共八大之后,中国开始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故④不是共同点,故A项正确;B项有④排除;C项有④排除;D项有④排除。
1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了肯德基、(高速铁路)等新词汇,出现这些新词汇的背景是改革开放的实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选项B符合题意;"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与题干内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符,A排除;“一国两制”的推行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C排除;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D排除。故选B。
11.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4年,在这一时期,1959年由于“左”倾泛滥,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但1961年当时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国民经济重新出现回暖的趋势,因此,这一时期应为C项,故C项符合题意;1970—1975年,“文革”期间,“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但通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国民经济呈现复苏和迅速回升的状况,因此,A项应为这一时期,与题干“1959—1964年”不符,排除A项;1953—1958年,我国通过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呈下降趋势,因此,B项应为这一时期,与题干“1959—1964年”不符,排除B项;1979—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1979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农村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就呈现出了逐步发展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基本呈现上升的态势,因此,D项就为这一时期,与题干“1959—1964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C正确;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错误;1927年“八七”会议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B错误;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D错误。综上故选C。
13.A
【详解】
根据题干“到1982年底,全国共纠正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他们放下包袱,精神振奋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描述表明当时这项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调动了广大干部、知识分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为干部和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放下了思想包袱,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的内容,排除BD项;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A项。
14.B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可知社论中这项全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決策,故B正确;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中心任务,A错误;全面开放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习近平在十九大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D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排除。
15.D
【详解】
根据材料人民币图案及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案中能得出的信息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二幅图),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第三幅图),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幅图)。故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因此,D符合题意;而ABC能从图案信息中得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6.D
【详解】
根据材料“学习主题是1978年,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该会议上制定改革开放的策略,因此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考察人员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服务,即是“改革开放的侦察兵”,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并且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月至11月期间我国还未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因此“全方位外交额实现”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1978年12月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改革开放的策略,因此题干所述时间还未对外开放,无法得出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扩大相关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7.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年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C;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在1935年,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于1997年,排除ABD。
18.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故D符合题意;中共八大决定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作出到了重要决定,会后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所以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意义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属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会议内容等客观叙述,均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由“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选项D符合题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A排除;1976年结束了“文化大革命”,B排除;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C排除。故选D。
2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选项C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A排除;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B排除;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D排除。故选C。
22.D
【详解】
依据题干“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B
【详解】
根据材料“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及所学可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了。根据材料“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及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项正确;A、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24.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反思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取得的核心成果是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A项正确;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也是成果,但不是核心成果,排除B项;“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是错误思想,排除C项;1992年的“南方讲话”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根本认识,排除D项。故选A项。
25.C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可知,这体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在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为高考制度的恢复做了准备,故C符合题意;在文学艺术上实施“双百”方针,恢复刘少奇名誉是平反冤假错案的表现之一,《义务教育法》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文件,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果断停止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D正确;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任务,A排除;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排除;195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经济建设方针出现了左倾错误,在总路线指导下,党和政府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排除。故选D。
27.A
【详解】
读图可知,这篇文章报道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深圳经济特区创立于1980年。A项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由邓小平主持会议。排除B项;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排除C项;图片标题说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排除D项。故选A项。
28.B
【详解】
据材料可知,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评价改革开放成就,意思是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是因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B项正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没有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排除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9.D
【详解】
根据材料“伟大的历史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体现的是土地改革,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3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所以C项符合题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的,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以阶级斗争为纲,是1957年提出,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断然否决,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两个凡是”,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提出和推行的错误方针,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31.B
【详解】
据“霍尔果斯口岸的货物进出口额约占新疆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由原来的闭塞落后走向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对外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推进了中外贸易和交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学习和交流,是强国的重要途径。B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A排除;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排除;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缩小东西方的差距,D排除。故选择B。
32.D
【详解】
A.图表仅是一个“预测”,而非事实,而且A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材料只能显示各国经济发展的总值,不能判断是否陷入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C.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是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D.图表起始于1980年,这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腾飞势头的看好,故D项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3.A
【详解】
从题干中的“一九七八”、“讨论真理的标准”等信息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所以A项符合题意;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
34.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意思是不能闭关自守,不要盲目排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大声疾呼,其主要目的在于要求实行对外开放。C项正确;发展科学技术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WTO是1995年才成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35.B
【详解】
依据题干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核心思想是发展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材料核心思想相对应,故B符合题意;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都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但与材料核心思想不对应,排除AC;平反冤假错案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排除D。故选B。
36.C
【详解】
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属于观点,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属于对史实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因此材料中的“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道路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辟的,排除C项。故选D项。
38.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均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的独立与复兴的探索,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非革命的转折点,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排除D项。故选C项。
39.D
【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78年”及内容信息“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面临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停滞,邓小平强调要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一种表现,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声,故D正确;加速对外开放是从1980年开始的,时间与题不符,故A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时间与题不符,故B错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1992年,时间与题不符,故C错误。综上答案D。
40.C
【详解】
根据材料“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及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村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工商业界的公私合营是1953年开始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用2018减去1978得到40,可知2018年是我们改革开放40周年,故选择C,排除ABD。
42.(1)影响: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局势:(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依据: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任答一点)
(3)形象:忠诚;吃苦耐劳、足智多谋。(任答一点);原因:二战爆发,中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持了美国;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国民党政府的亲美政策等。
(4)原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上升;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经济全球化下,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详解】
(1)根据所学之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投降,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图二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投降,被迫签订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反映了当时中国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表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
(3)根据材料“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可知,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是忠诚;吃苦耐劳、足智多谋。二战爆发,中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持了美国;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国民党政府的亲美政策,这些成为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比较正面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上升;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经济全球化下,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4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决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使命:审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
(4)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因此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第一章总纲”,可知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因此表格内容反映这项重要决议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这项重要决议的地位是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1953年1月13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作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及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可知,决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此使命是审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因此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
(4)根据材料四“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这篇社论发表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4.(1)黄继光和邱少云。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国民经济受到破坏。
(2)十一届三中全会
(3)“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
【分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两个英雄人物有:黄继光和邱少云。“阶级斗争为纲”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国民经济受到破坏。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的口号如:针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国两制”,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
【点睛】
45.(1)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因素∶一五计划的实施。影响;一方面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国防力量的增强;另一方面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特点∶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违背经济规律等等。消极影响∶造成经济建设的巨大损失;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3)依据∶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合理调整生产关系等等。
【分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表格可知,它体现出的特点是,重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根据所学和材料一“ 1953—1957年”可知,这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根据所学可知,它的影响有,一方面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国防力量的增强,另一方面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一天等于20年、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可知,它体现的特点是,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违背经济规律等等。根据所学可知,消极影响是,造成经济建设的巨大损失,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可知,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来,实行改革开放。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给我们的认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合理调整生产关系等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