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8 16: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课时)。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 安排在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之后,是学生认识的第三个系统。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前面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已经明白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已经认识了消化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对应有什么样的功能,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呼吸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因为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而且又学过了呼吸作用的知识,学生较有兴趣了解人体是如何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但对于微观的结构(如肺泡等)以及在身体内部的结构(如会厌软骨等)因肉眼看不到,所以理解起来较抽象,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结构——如示意图和实物图,进行直观演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图示掌握呼吸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3)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叫学生书写该反应式,然后在多媒体上投影该反应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反应式中的反应物中的氧气和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再提出问题:细胞中的氧气是怎么来的?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最后到哪里去了呢?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书写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并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引入本节所学知识
新课学习 1、叫同学们屏住呼吸,看能坚持多久。说明人体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 2、人要进行呼吸,离不开呼吸系统。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有关呼吸系统的知识。 3、板书“一、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4、多媒体展示“阅读课本P52—53第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人 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2、呼吸道包括哪些结构? 3、鼻中有什么结构能使吸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4、咽既是什么的通道,又是什么的通道? 5、“痰”是在哪里形成的? 6、肺的功能是什么? 7、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5、多媒体展示课本P52图10—3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用动画形式指出每一个部位,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指出的每一个部位是属于什么结构,并用到“大括号”把几个结构包括起来组成“呼吸道”和“呼吸系统”,对整个呼吸系统的组成进行学习和归纳展示。 6、提出问题“消化系统的组成是有哪些结构?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又有哪些结构?” 7、板书“(一)呼吸道 1、鼻” 8、多媒体展示非洲人的鼻子和北欧人的鼻子,并展示出问题“北欧人的鼻子大,鼻腔长, 有什么好处?而非洲人的鼻子小,鼻腔短,为什么?”,并提示学生用课本的知识来回答 9、板书“鼻黏膜——毛细血管、黏液腺、嗅觉细胞”,并提示学生思考鼻塞的原因、鼻涕、鼻屎的来由,鼻毛的作用、为什么用鼻子闻气味这些问题 10、板书“2、咽和喉” 11、叫学生回忆消化道的组成,从而说明“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12、多媒体展示声带,并让学生一边发声一边摸自己的喉部位,看有什么感觉 13、多媒展示漫画图“为什么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 ”,并提示学生用课本知识回答。用HiTeach软件挑人工具选学生回答。 14、多媒体展示喉的结构图,特别提醒学生观察“会厌软骨”。 15、板书“3、气管”。多媒体展示气管的结构图,主要向学生展示支气管、细支气管、C形软骨、黏液腺、纤毛等课本有文字但没有图展示的相关内容。并且说明痰的形成部位和过程。 16、板书“(二)肺”。多媒体展示肺的位置、肺的外观、特别是肺泡结构示意图,结合图和学生共同认识肺所在的位置,什么是肺泡,以及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三个特点。 17、拓展:你知道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人为什么会得呼吸系统疾病?多媒体展示吸烟、尘肺病、PM2.5等内容,学以致用。 1、参与屏住呼吸的活动 2、学生聆听 3、学生记笔记 4、学生带着多媒体展示的7个问题阅读课本,并思考,可小组讨论,特别是第7个问题 5、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的“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并回答每一个结构的名称,并归纳呼吸系统的组成。 6、学生思考并用“irs”(即时反馈抢答器)抢答 7、学生记笔记 8、观察多媒体图片并思考,再次阅读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9、学生记笔记并把课本上相应的语句用笔划起来,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10、学生记笔记 11、学生回忆消化道的组成 12、观看声带的图片,直观了解,一边发声一边摸自己的喉,体会声带振动发声。 13、学生观看漫画并思考、回答。 14、观察 15、记笔记、观察支气管、细支气管C形软骨、纤毛等,思考痰的形成部位和过程。 16、记笔记。观察肺的位置、肺的外观,特别是肺泡结构示意图,结合课本文字认识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三个特点。 17、观看,思考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2、引入本节知识 3、用板书列出本节重点,使上课条理清晰 4、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6、回忆前面知识,引入本节知识。 用到HiTecher的抢答功能和学生的“irs”,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并用记分板功能对答对学生的相应小组记分,激励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7、用板书列出本节重点,使上课条理清晰 8、图片展示非洲人的鼻子和北欧人的鼻子,比单纯用语言描述更形象直观,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教师负担。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9、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务 10、用板书列出本节重点,使上课条理清晰 11、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从而引出新知识 12、展示声带,直观形象,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3、展示漫画图“为什么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 ”, 用HiTeach软件挑人工具选学生回答,促动每位学生思考。 14、展示喉的结构图,重点展示“会厌软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5、展示支气管、细支气管、C形软骨、黏液腺、纤毛,让学生能有直观的感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16、展示肺的位置、肺的外观、特别是肺泡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17、展示吸烟、尘肺病、PM2.5等内容,知识拓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用多媒体以概念图的形式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小结。 思考、小结本节课内容,进一步巩固知识 以概念图的形式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小结,可对本节知识进一步概括和总结,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练习 多媒体出示4道选择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这边用到HiTecher软件。做完后,让学生用irs选择答案,教师可根据该软件的相关功能,看到学生的正答率,看到哪些学生选错,并选错的答案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对题目进行分析。对做得好的小组在计分板上加分。 学生思考练习,并用irs选择答案。 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
布置作业 1、复习课本P52—P53第1自然段的相关内容 2、练习册《优化设计》相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一、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一)呼吸道
1、鼻
鼻黏膜——毛细血管、黏液腺、嗅觉细胞
2、咽和喉
3、气管
(二)肺
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特色
(一)教学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回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叫学生书写该反应式,然后在多媒体上投影该反应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反应式中的反应物中的氧气和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再提出问题:细胞中的氧气是怎么来的?从而引出本节知识
2、多媒体展示“阅读课本P52—53第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人 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2、呼吸道包括哪些结构?
3、鼻中有什么结构能使吸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4、咽既是什么的通道,又是什么的通道?
5、“痰”是在哪里形成的?
6、肺的功能是什么?
7、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对每一个知识点结合图进行探究、思考、学习,并能对相关的知识点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叫学生思考回答——学以致用
4、学习完所有的知识点后,用概念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知识。
5、最后用了四道课堂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检测、巩固、提高。
(二)教学特色
1、采取“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进行先学后教。在上新课之前,提出了7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在对每一个小知识点进行教学时,仍提出了小问题进行思考,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进行自主思考,最后解决问题,也就掌握了本节知识。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课本的图,多媒体展示的图。还注重学以致用,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疑问,真正提高生物学素养。
2、运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本节课不管是导入还是最后的课堂练习,都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如展示了各个问题,让学生看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展示了呼吸系统的各个结构,更加形象、生动、具体,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
3、用到了智慧教室软件
如在图上进行批注,用到irs,用到计时器等,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更加引起了学生的专注,使题目分析更有征对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