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8 15: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侍坐述志,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反复诵读,熟读课文,落实字词,积累文言知识与文学文化常识。
0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
02
探究孔子的不同态度,理解《侍坐章》的政治愿景。
03
教学目标
重点: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和理解四子的志向。
难点:理解孔子的“喟然而叹”以及“吾与点也”。
01
02
重难点
1989年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齐集巴黎聚会时,曾得出惊人的结论。“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汤恩佳:《孔学论集》,第82页.)那么关于“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再回到《论语》中,听一听孔子及其弟子有何看法。
关于《论语》这本书你了解什么?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在尊长近旁陪坐
孔子学生
孔 子
侍坐
子路(比孔子小9岁):姓仲,名由,字子路。
曾皙(比孔子小20多岁):名点,字皙,曾参的父亲。父 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生。
冉有(比孔子小29岁):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比孔子小42岁):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古人的姓名字号
名 人与人之间相区别的符号。在古代社会,婴儿出生后一般由父亲取名。 名一般用作自称、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直呼其名,常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字和名是有关联的: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后人对前人,可尊称其字,以表示敬重;平辈之间也可以彼此称字,表示礼貌。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
姓氏 秦汉以前,以姓氏别贵贱、婚姻等,秦汉以后,姓、氏不别,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
号 又叫别号、别字。号有自取的,也有别人给取的,如:苏轼号“东坡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的人有多个别号,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独立内化】
1.大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2.分角色朗读课文,尝试背诵。3.关注文中四位学生的称谓变化。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尽量背诵课文。
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疏通课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2.子曰:“以( )吾一日长( )乎( )尔( )(句式: ),毋( )吾以( )也。居( )则曰:‘不吾知也。(句式: )’如( )或( )知尔,则何以哉?(句式: )”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的句型。翻译时,一般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将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具告以事
相与枕藉乎舟中
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疏通课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2.子曰:“以( )吾一日长( )乎( )尔( )(句式: ),毋( )吾以( )也。居( )则曰:‘不吾知也。(句式: )’如( )或( )知尔,则何以哉?(句式: )”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是指宾语置于支配它的动词或介词之前的语言现象,是一种倒装现象。但翻译时,要将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后面。
①宾语是代词的否定句中,古汉语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可以放在动词之前,现代汉语的"时不我待"仍然保留着这种用法。注意如下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常见的代词,余、吾、己、自、汝、尔、之。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句:而今安在哉?
③用“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强调宾语。“唯(惟)……是……”格式。惟:只,只是。“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唯才是举本课例句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则以何哉”。

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疏通课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2.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乎(介,比)尔(你),毋(不要)吾以(同“已”,止)也。居(平时,平日)则曰;‘不吾知也。(句式:宾语前置,不知吾也,不了解我)’如(如果)或(有人)知尔,则何以哉?(句式:宾语前置,则何以哉,那将怎么办呢?)”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孔子近旁陪坐。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独立内化】
1.结合课下注释继续疏通课文,完成练习册第四页1-5题。2.参考单元学习任务(19页)的示例进行文言实词积累。要求,选择两个实词进行积累,写在语文积累本上。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18页1-7题。
四名学生陪坐在孔子近旁聊了什么话题?

孔子是如何问的呢?
人物 孔子问志 学生言志 理想 性格 孔子态度
子路 则何以哉
冉有 求, 尔何如
公西华 赤, 尔何如
曾皙 亦各言其志也
【独立内化】
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四弟子之志与孔子的态度,揣摩语言,把握人物表现及性格,并完成表格。
人物 孔子问志 学生言志 理想 性格 孔子态度
子路 则何以哉
冉有 求, 尔何如
公西华 赤, 尔何如
曾皙 亦各言其志也
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强国
有抱负、自信却有些鲁莽轻率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富民
谦虚退让

宗庙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以礼治国
文明
谦恭有礼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儒家“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人民幸福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19页8-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