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中国地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1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40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游客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乌苏镇。在有我国“东方第一镇”美誉的边境小镇上,早已集聚了大量邻国的境外商人。据此完成1--2题。
1.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2.小镇市场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相邻国家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A. 台湾、福建、江西、湖南 B. 广东、广西、福建、浙江
C.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D. 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4.我国与东亚、中亚、西亚、南亚国家都有接壤的省区是
A. 黑龙江 B. 内蒙古 C. 新疆 D. 云南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5--6题。
5.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A. 内蒙古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6.与西部省份相比,江苏省人口密度较大,造成该差异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
A. 气候条件 B. 地形差异 C. 交通条件 D. 经济水平
下图展示了我国四个不同地区传统民居照片,据图完成7--8题。
7.其中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特点的民居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①和②,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与图片所代表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组合正确
的是
A.①彝族——火把节,②哈萨克族——赛马节
B.①土家族——对歌节,②蒙古族——摔跤节
C.①傣族——泼水节,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①壮族——三月三节,②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
9.关于图中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的简称是陕或者秦
B. ②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C. ③人口稠密、是我国壮族的集中分布地
D. ④西侧与四川省相邻,东临东海
10.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 B. ②山脉东侧是云贵高原
C. ③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 ④山脉西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11.图中四城市所在地区属于右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
A. 太原 B. 福州 C. 拉萨 D. 武汉
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①地形区为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渭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13.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1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 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又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气象和防汛部门把它视为防汛的重点时期。图为我国雨带进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中雨带
A. 移动的快慢由冬季风的强弱决定
B. 南北移动影响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C. 位于Ⅱ时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 位于Ⅲ时,华北地区干旱缺水
16.“七下八上”期间,我国省区对应的天气现象或自然灾害有
A. 冀——暴雨、洪涝 B. 贵——冻雨、滑坡
C. 浙——梅雨、洪涝 D. 琼——寒潮、台风
17.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旱 ②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北涝南旱
③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旱北涝 ④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涝北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18. 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A.A B.B C.C D.D
19.下列四地中,以内流湖为主的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三江平原
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A.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 降水集中在夏季
C.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 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21.为了有效控制甲河段洪涝灾害,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B. 保护环境,开发旅游业
C. 修建堤坝,疏浚河道 D. 改善气候,发展畜牧业
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22--24题。
22.①②所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土壤
23.②所在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 水能、天然气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石油 D. 太阳能、水能
24.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5.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北干旱区、北方、南方的农业特点依次是
A.绿洲农业、坝子农业、河谷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B.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C.河谷农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D.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A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其熟制,正确的是
A.冬小麦、水稻、花生——两年三熟 B.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熟
C.春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一熟 D.谷子、油菜、甜菜——一年一熟
27.B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太湖平原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上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29.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表现的内容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民俗风情。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景观的剪纸作品。据此完成30--31题。
30.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是
A.内蒙古大漠风情 B.江南水乡
C.陕北黄土高原 D.北京四合院
31.该剪纸作品所反映区域的传统主食是
A.米饭 B.饺子 C.刀削面 D.馒头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门前刮过……”,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把黄土高原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结合下图,回答32--34题。
32.造成黄土高原图示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不断上升 B. 地壳断裂作用
C. 流水作用形成的水土流失 D. 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荒漠化
33.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看,与图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关系密切的盛行风是
A. 西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东南季风
34.为治理黄土高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注重植被的恢复,主要是因为植被可以
A. 涵养水源,固结土壤 B. 增强地面粗糙度,减少水土结合
C. 增加湿度,调节气候 D. 防水挡沙,减少水沙的流量
如图为我国某地试验田三种不同种植模式(中稻—小麦模式(I)、中稻—油菜模式(II)、中稻—冬闲模式(III))对谷物产量的影响。据此回答35--36题。
35.该地最可能位于
A. 华北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江汉平原 D. 海南岛
36.该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混合农业 D. 地中海农业
下图为甘蔗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图,完成37--38题。
37.与原流程相比,甘蔗制糖工业清洁生产
A.提高了糖的产量 B.增加了产品种类 C.解决了资源不足 D.实现了“零排放”
38.该清洁生产模式最可能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40.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 B.河流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为主
C.土层薄,土壤比较贫瘠 D.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2道大题,共计20分)
41.(22分)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__ _、__ _;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均填字母,8分)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__ _。(2分)
(3)①在__ _省境内;途径b、c两地的铁路名称是__ _线。(4分)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___ ;
人为原因是__ _。(8分)
42.(1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示区域是我国哪一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起来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8分)
(2)试分析图示范围内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其有利的气候条件。(4分)
(3)写出图中代号的城市名称和铁路线名称。城市名称:⑥ ;⑧ 。铁路线名称:⑤⑥之间 ;⑤⑧之间 。(8分)
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初测试
地理试卷答案
1A 2C 3C 4C 5B 6D 7D 8C 9B 10A 11A 12B 13B 14B 15D 16A 17B
18B 19A 20B 21C 22C 23D 24C 25B 26C 27B 28B 29A 30B 31A 32C
33D 34A 35C 36B 37B 38B 39B 40B
41(1) E F A B (2)华北平原 (3)青海省 陇海—兰新
(4)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而且没有支流流入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42(1)沪宁杭基地;有利区位: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经济腹地广阔;③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2)水稻种植业;有利气候条件: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或①热量充足,最冷月在0℃以上,≥10℃积温在4500℃以上;②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或答: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3)城市名称:⑥南京;⑧杭州。铁路线名称:⑤⑥之间京沪;⑤⑧之间:沪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