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与视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与视觉(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8 17: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与视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中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的内容。教材在介绍了人体五大系统的基础上再安排神经调节的内容,这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提高和延伸,而且使本章在全书中起到了一个纽带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本节课是继“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之后关于感觉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视觉的形成” 和“近视、远视”等三部分。其中,“眼球的结构”是形成视觉的结构基础,学生首先必须学好眼球结构的有关知识。但是眼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多,难度也比较大。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知识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虽然学生对“眼睛”这一名词十分熟悉,但对眼睛这一器官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却知之甚少。而且,眼球的结构非常复杂,有关的名称繁多,学生不好记忆,也不好理解,瞳孔和晶状体的动态变化,学生更是难以想像。视觉的形成过程,学生也是不好理解的,因为光线的传播看不见,也摸不着。由于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学的光学知识,因此,本课安排了一个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演示实验”,给学生以最直观的印象。此外,为了能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这节课,我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作用,用直观的课件,鲜活的动感画面视频等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了一些比较抽象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⑵.描述眼球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⑶.描述近视的形成和矫正的方法。
2.能力目标: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四、教学重、难点
⑴.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
⑵.视觉的形成过程。
五、课前准备
⑴.教师准备:眼球的模型、PPT课件,“凸透镜成像实验”用具、活动提纲等。
⑵.学生准备:课前完成“青少年近视问卷调查表”
六、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阳光课堂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轻松愉悦的生物课堂。对于一节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需借助一些具体的活动,让教学丰满和生动起来。比如,通过游戏环节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眼球模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自学以及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游戏”创设情境 邀请三位同学玩一个“勇敢者”的游戏:老师带来三个神秘的盒子,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勇士”用不同的方式判断盒子里面装了什么东西。(老师说出游戏的规则,同学们按照规则进行。)这些同学分别利用了我们人体的哪些感觉器官做出哪种感觉判断的?谁做出的判断最快最准确?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环境最直接的手段。小小的眼球何以容纳这大大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眼与视觉。 三位同学按照要求,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判断。 手的触觉,耳朵的听觉,眼的视觉。 利用视觉的那位同学最快。 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的重要性,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中,激发其学习热情。 提出质疑,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 课件展示眼睛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眼睛最主要的结构是眼球,其它附属结构有眼睑、睫毛、泪器等。(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提纲,按照提纲上的要求完成眼球结构和功能这部分知识的自学任务,并将产生的疑问记录到活动提纲上。反馈交流: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其他组同学质疑最后,教师利用课件总结(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眼球模型观察并找出眼球的10个主要结构。检测观察情况:根据老师的描述,以小组为单位抢答出它属于眼球的哪一结构,并在模型上指出来。(三)组装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光线进入眼球后依次经过哪些结构,最后到达视网膜?(四)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二:1.用箭头画出光线进入眼球的路线2.用文字写出光线进入眼球后依次经过的结构。3.设问:光线到达视网膜后,我们是否就看到了物体?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真正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4.师生利用视频和板书共同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五)答疑解惑: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教师讲解。(若组内没有问题,教师出示几道问题:1.为什么物体在视网膜上呈倒像,我们看到的物体却不是倒置的?2.正常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图”,设疑:图中的放大镜和白板分别相当于眼球中的哪个结构?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晶状体的调节功能 按照活动提纲上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积极抢答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就产生了视觉集思广义,解决难题。小组派代表提出问题。(或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拆装眼球模型,让学生对眼球结构有直观的认识。 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解决疑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精讲,解决难题。
巩固练习 选取与生活有关的6个问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进一步加深对眼球中重要结构的的印象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延伸 课件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青少年近视调查问卷”中本班学生的近视情况。 请个别小组上台汇报 为下节课做铺垫
八、板书设计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
内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是光感受器
眼球壁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外膜
中膜
角膜:可透光
巩膜:保护、支持眼球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虹膜:中间有瞳孔,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的量
脉络膜:使眼球成为暗室
(凸透镜,有弹性)
眼球
外界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