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B.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鸡冠(guān) 稀疏(sū) 率领(shuài)
B.卜落(bǔ) 绿荫(yīng) 住宿(sù) 和谐(xié)
C.倘若(tǎng) 亡赖(wú) 踏实(tā) 朴素(pǔ)
D.兴奋(xìng) 剥皮(bō) 屋檐(yán) 复杂(zá)
3.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B.范成大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范成大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诗句以更深刻的内容。
D.范成大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和共鸣。
4.“清平乐”是 名,诗人 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
A.曲牌 辛弃疾 B.词牌 辛弃疾
二、诗词曲鉴赏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鹧鸪( zhè gū)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①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②细草鸣黄犊③,斜日寒林点暮鸭。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④沽酒⑤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
【注释】①柔桑:指桑树的嫩叶。②平冈:平坦的小山坡。③黄犊(dú):小黄牛。④青旗:酒家用青布做的卖酒招牌。⑤洁(gū)酒:卖酒。⑥荠(jì)菜:一种野菜。
5.从形式上看,《宿新市徐公店》属于________,《鹧鸪天 代人赋》属于_________。从内容上看,它们写的都是农村的美好景色,季节则都是春季,从《宿新市徐公店》中的“______________”和(鹧鸪·代人赋》中的“___________”等句可以看出来。
6.诗词都很讲究炼字,《鹧鸪天 代人赋》中“愁”字把“桃李”当作人来写,《宿新市徐公店》中“急”字也用得形象贴切,儿童( )的形象跃然纸上。
A.喜爱动物 B.粗心大意 C.天真烂漫 D.聪明伶俐
7.从《鹧鸪天·代人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 )的热爱。
A.乡村生活 B.官场生活 C.城市生活 D.农事劳动
8.仔细观察右边两幅图,根据《宿新市徐公店》,完成填空。
图一 图二
(1)喜爱书画的聪聪想给这两幅图配上合适的诗句,图一可以配“________”,图二可以配“__________”。
(2)慧慧以“蝶”字为关键字,再加上从这首诗中摘录出来的字组成词,分别给这两幅图命名,图一可以是“________蝶”,图二可以是“________蝶”。
三、填空题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藤 ( )的装饰 ( )的农家风光
( )的叶 ( )的绿荫 ( )的风景画
一( )风光 一( )春雨 一( )石狮子
10.诗句积累。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农村宁静柔美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写出了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填写近义词
锐利——( ) 扫荡——( )
闪烁——( ) 霸气十足——(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2.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3.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红霞 ( )的鸟儿 ( )地吃起来
( )的微风 ( )的田园风景画 ( )地进入梦乡
14.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并选一个造句。
天高地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画“ ”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把纺织娘鸣叫说成是________,形象生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喜爱。
16.文中画“ ”句子运用________描写,“红霞”和“鸟儿”_______,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微风”,也成了乡下人家的“______”,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和周国的景象一起,构成了一幅 _______________的田园风景画。
17.怎么理解乡下人家的“自然、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谈读你从“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中体会到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___________之情。
课内阅读。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籍!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9.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20.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从“虚”中看出“实”。( )
A.空虚(跟“实”相对) B.徒然;白白地 C.虚伪
(2)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 )
A.清楚确实;一点儿不模糊 B.真诚恳切;真挚
21.选文第1自然段中的“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世界这么大,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请以“我最想去”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写出这个地方的特点,也要把你想去的原因写清楚,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诗 词 树头新绿未成阴 陌上柔桑破嫩芽
6.C
7.A
8.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追 寻
9.长长 别有风趣 独特 绿绿 浓密 和谐 派 场 对
10.已是悬丈冰 犹有花枝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1.锋利 涤荡 闪动 傲气十足
1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3.天边 归巢 天高地阔 向晚 自然##和谐 甜甜蜜蜜
14.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空间大。 和睦协调。 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15.拟人 唱歌 这种声音
16.环境 一静一动 好友 美好和谐
17.“自然”指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装饰,是农家独特生活的体现,所有的自然景物是那样纯朴,无人工雕琢之感,所以说它自然。而“和谐”是指人与景相融,人与动物相亲,人与自然相依。人们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通过辛勤劳作让自己生活得更美好。乡下人家与大自然是和谐共存的。
18.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有着美丽迷人的景色和朴实温馨的美好生活 作者对乡下人蒙生活的欣赏和向往
19.无 有 虚 实
20.A A
21.“这时候”指的是被大人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
22.范文:
我最想去
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对那里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听说,桂林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城市。有两江四湖,最美要数漓江了。她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山峰之间。又清又静又绿的水,与蓝天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如果乘舟漂流在漓江之上,你会有置身画中的感觉……
听说,桂林有数不清的山峰,这些山不但奇、秀,而且还很险。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老人,还有的像骆驼……一座座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各不相连。最特别的是九马画山,峭壁面江而立,岩石上交错的纹路,宛如九匹骏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桂林流传说这样一名歌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状元郎。”我真想去数数。
听说,桂林的小吃也很出名。马蹄糕、尼姑素面、米粉……最有名的是桂林的米粉,柔滑可口,味道鲜美,连那些外国人都赞不绝口。
桂林真不愧是“山水甲天下”,山青水秀似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