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数学活动 算年龄(1)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数学活动 算年龄(1)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9 08: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数学活动——算年龄
教学目标 1.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加深理解相关数学知识。 2.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自己建立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活动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知识准备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的数学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数学活动课。很多学生害怕做应用题,用方程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困难,更何况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我认为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应用数学,接受数学,变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为活泼有趣的活动,这样学生更乐于接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本节活动课在教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上课模式,把安静的课堂变成讨论的空间,把单个的学生变成六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编问题,自己解决,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我还把每个活动设计成得分的小游戏,让学生相互较量,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们今年几岁了?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好,老师现在就告诉你们,请看屏幕(投影):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的年龄和老师的年龄和是50岁,3年后,老师的年龄是这位同学年龄的2.5倍。同学们,你能知道老师和这位同学的年龄了吗?找出“他”是谁?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算年龄(板书) 见识一下:早在古代就有人知道把方程应用于年龄中去: 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载着:“他生命的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的,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又度过了一生的,他结婚了;再过5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他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痛苦中度过了4年,与世长辞了。” 回答问题; 想一想:如何能知道老师和这位同学的年龄。 3、语文课代表带领同学们阅读材料“见识一下” 通过师生对话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阅读“丢番图墓志铭”学生深知把方程应用到年龄中去不仅是我们现在要学,早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人用过了,体会数学的魅力,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数学活动: 活动一:找找“他”是谁 时间:5分钟 要求: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算出老师和这位同学的年龄。 奖励方法:板演做对小组得10分,做错扣5分;座位上同学做对每人得5分,做错不得分(组长计算总分)。 活动二:我来当“老师” 年龄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你能根据自己和父母(或祖父母)的年龄,也编一个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问题吗?试试看。 时间:15分钟 要求:先独立思考如何编题,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合作,每人编1题,并在小组内交换解答。如发现题目编写或解答错误及时帮助改错,组长汇报小组情况。 奖励方法:能积极主动参与讨论,而且题目编写、解答正确率高的小组得20分(老师打分)。 活动三:交流展示 时间:15分钟 要求:小组讨论,选出认为最好,最有把握难倒别人的题目给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由出题人指定做题人)。 奖励方法:题目被选中小组得20分,答题人做对小组得20分,做错扣10分给出题组。 1、2位同学板演; 2、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3、小组内相互检查,组长统计并汇报小组得分。 先独立思考该如何编题; 小组交流合作每人编一道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问题; 题目编好后小组内互相交换解答; 组长汇报小组成员在编题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每组评选出1道题; 全体同学当评委,评选出最优秀、最想挑战的两道题; 出题人指定两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分两组分别解题; 可以帮助板演同学。 通过“找找他是谁”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步骤,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用学生最熟悉人的年龄编题让其他同学做,可以激起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同时,通过自己编题学生进一步理解无论是编题还是解题找准两个等量关系是关键。 通过优秀题目的评选,再一次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活动反思: 1、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活动过程、感受,小组代表发言。 2、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予以表扬。 小组代表发言 计算总分评选获胜小组 及时反思总结 交流心得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附录中的活动评价表。 2、课后思考:根据“丢番图的墓志铭”你能知道他结婚与去世时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吗? 完成活动评价表 通过填写数学活动评价表及时梳理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算年龄 小组得分表: 组别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总分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
解决问题的关键: 找准“两个等量关系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