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9 10: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1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
C. 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也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 现代化学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2. 下列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是
A. Fe(OH)3胶体
B. AgNO3溶液
C.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D. 油水混合物
3. 金属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各金属化合物与其用途不相对应的是
A. ——供氧剂 B. ——耐火材料
C. ——红色油漆 D. ——净水剂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构成化合物氯化镁的基本粒子:
B.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C. 苏打的化学式:
D. 的结构示意图:
5. 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 B. C. D.
6.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禁止用湿手操作实验中用到的电器
B. 切割完的钠要放回原瓶
C.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要先验漏
D.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直接在托盘上称量
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
B.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
C. 容量瓶盛过K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8. 为了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操作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A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溶液 通入过量的气体
C 将混合气体通入溶液中
D 过量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气和水反应:
B. 向溶液中通入氯气:
C. 向氢氧化铜中滴入稀盐酸:
D. 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10.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1. 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属于电解质
B.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
C. 氯水放置数天后将变小,说明氯水吸收了空气中的
D.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12. 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后,立即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固体质量增加
A. 2.8 g B. 3.0 g C. 7.2 g D. 无法确定
13. 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I2+11KClO3 +3H2O6KH(IO3)2+5KCl+3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22.4L(标准状况)Cl2时,反应中转移10mole-
B.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 第二步用KH(IO3)2和KOH反应生成KIO3和H2O的反应无电子转移
D. 该反应中KCl和Cl2都是还原产物
1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含有原子数目为12NA
B. 硫酸溶液中含有0.2NA个
C.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分子数目为0.5NA
D. 在反应中,每生成,转移2NA个电子
15. 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盐酸,产生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原溶液的浓度为
B. 通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所得溶液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涉及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既属于钾盐,也属于碳酸盐,该分类方法属于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反应① B. 反应② C. 反应③ D. 反应④
(4)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每生成1个,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17. 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实验室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如下反应:(未配平)
①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与反应生成,反应后转化为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溶液能与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其制作原理可用表示。
①上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若有铜被氧化,则参与反应的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5)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已知氧化性:K2Cr2O7>Cl2,写出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1)①和③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④、⑤、⑥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①和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
(4)元素⑥的单质与①、③、④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元素②的一种氧化物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生铁,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 组装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备Cl2并验证其性质(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I、Cl2的制备
(1)装置A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Ⅱ、Cl2的性质
(2)将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___________(填性质)。
(3)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打开K2,关闭K1,向C中缓缓通人少量氯气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装置C中溶液刚变为黄色时,先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再___________(写出开关操作)。用玻璃棒蘸取少量C中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0. 硫酸铁铵[化学式可表示为]可用作分析试剂等。某兴趣小组利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制硫酸铁铵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所含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
(2)写出FeO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想探究与反应生成最大质量沉淀的条件,某同学向含的溶液中滴加含的溶液,与反应的顺序:先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后是___________,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当时,反应后溶液中与的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
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答案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1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
C. 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也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 现代化学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答案 B
2. 下列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是
A. Fe(OH)3胶体
B. AgNO3溶液
C.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D. 油水混合物
答案 A
3. 金属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各金属化合物与其用途不相对应的是
A. ——供氧剂 B. ——耐火材料
C. ——红色油漆 D. ——净水剂
答案 C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构成化合物氯化镁的基本粒子:
B.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C. 苏打的化学式:
D. 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 B
5. 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6.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禁止用湿手操作实验中用到的电器
B. 切割完的钠要放回原瓶
C.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要先验漏
D.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直接在托盘上称量
答案 D
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
B. 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
C. 容量瓶盛过K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答案 B
8. 为了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操作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A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溶液 通入过量的气体
C 将混合气体通入溶液中
D 过量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气和水反应:
B. 向溶液中通入氯气:
C. 向氢氧化铜中滴入稀盐酸:
D. 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 D
10.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 C
11. 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属于电解质
B.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
C. 氯水放置数天后将变小,说明氯水吸收了空气中的
D.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答案 D
12. 120℃时,将0.2gH2和2.8gC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后,立即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固体质量增加
A. 2.8 g B. 3.0 g C. 7.2 g D. 无法确定
答案 B
13. 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I2+11KClO3 +3H2O6KH(IO3)2+5KCl+3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22.4L(标准状况)Cl2时,反应中转移10mole-
B.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 第二步用KH(IO3)2和KOH反应生成KIO3和H2O的反应无电子转移
D. 该反应中KCl和Cl2都是还原产物
答案 A
1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含有原子数目为12NA
B. 硫酸溶液中含有0.2NA个
C.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分子数目为0.5NA
D. 在反应中,每生成,转移2NA个电子
答案 C
15. 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盐酸,产生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原溶液的浓度为
B. 通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所得溶液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涉及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既属于钾盐,也属于碳酸盐,该分类方法属于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反应① B. 反应② C. 反应③ D. 反应④
(4)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每生成1个,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答案 (1)
(2)交叉分类法 (3)CD
(4) ①. ②. 分解反应
(5) ①. 3∶1 ②. 6
17. 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实验室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如下反应:(未配平)
①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与反应生成,反应后转化为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溶液能与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其制作原理可用表示。
①上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若有铜被氧化,则参与反应的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5)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已知氧化性:K2Cr2O7>Cl2,写出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1)C (2) ①. Mn ②. ③. 氧化
(3) ①. ②. 162.5 ③.
(4) (5)
1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1)①和③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④、⑤、⑥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①和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
(4)元素⑥的单质与①、③、④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元素②的一种氧化物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生铁,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1)、 (2)
(3)共价键(或极性键)
(4)
(5)
19. 组装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备Cl2并验证其性质(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I、Cl2的制备
(1)装置A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Ⅱ、Cl2的性质
(2)将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___________(填性质)。
(3)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打开K2,关闭K1,向C中缓缓通人少量氯气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装置C中溶液刚变为黄色时,先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再___________(写出开关操作)。用玻璃棒蘸取少量C中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MnO2+4H++2Cl-Mn2++Cl2↑+2H2O ②.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2)酸性和漂白性 (3) ①. Cl2+2Br—=Br2+2 Cl- ②. 打开K1,关闭K2 ③. 试纸变蓝色 ④. Cl2>Br2>I2
20. 硫酸铁铵[化学式可表示为]可用作分析试剂等。某兴趣小组利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制硫酸铁铵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所含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
(2)写出FeO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想探究与反应生成最大质量沉淀的条件,某同学向含的溶液中滴加含的溶液,与反应的顺序:先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后是___________,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当时,反应后溶液中与的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
答案 (1)
(2)
(3)将全部氧化为
(4) ①. ②. ③. ④. 2∶1 ⑤. b≥2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