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讲 机械能和功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含义 选择、填空 2~4分
2.会对物体动能、势能大小的变化进行定性的判断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机械能守恒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能用机械能守恒解释简单现象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记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选择、填空 2~4分
理解功的物理含义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会运用功的公式W=Fs进行有关计算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的国际制单位:焦耳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选择、填空 2~4分
理解功率的含义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率的国际制单位:瓦特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会用公式P=W/t 进行有关计算 选择、填空 2~4分
一、机械能
1.动能
(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运动_而具有的能.
(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运动速度_越大, _质量_越大,动能也越大.
2.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_被举高____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质量_越大,_高度越高_,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__弹性形变_____而具有的势能.
(2)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弹性形变___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
(2)物体的动能、势能转化如下:
(3)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_保持不变___.
(4)如果存在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摩擦产生的__热_能.
注意:功和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做功的过程就是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5.从隐含条件中判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1)如从“匀速”→v 不变、“加速(越来越快)”→v 变大和“减速(刹车)”→v 减小,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
(2)从“上升”→h 变大、“下降(下滑)”→h 减小、“近地点(远地点)”等判断高度的变化;
(3)从“投放救灾物资的飞机”、“正在洒水的洒水车”→m减小;
(4)根据“光滑”→无摩擦力做功、“粗糙”→克服摩擦做功等判断机械能变化或根据动势能变化判断机械能变化。
6.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铁球、质量相同的铁球、木块等)
实验装置图
(1)小球在斜面必须保持__静止_释放;
(2)斜面要光滑,水平面有摩擦且足够长;
(3)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木块在水平面运动的_距离_反映动能的大小)。
要点探究(控制变量法)
(1)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质量不同的两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_速度__不变,小球质量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相同的两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_质量___不变,小球速度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实验结论
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交流与分析
(1)实验中能量的转化(小球从斜面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越来越大;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将动能转化为内能,动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
(2)实验推理与假设(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方案改进
①确保小球在斜面下滑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光滑凹槽;
②采取单摆式悬挂小球进行实验。
二、功
(1)概念:如果物体受到__力__的作用,并且在这个_力的方向____上通过了一段 ___距离__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物理意义:度量能量转化的多少。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例如:摩擦力做功是动能转化为内能,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势能等。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作用在物体上的力__和__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_____ .要明确“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4)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示意图 缺力无功 缺距离无功 力与距离垂直无功
特点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惯性而动 物体受力,但静止 有力有距离,力的方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举例 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小球 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提水桶的力和水桶的重力不做功
(5)定义:力学中,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__乘积_____;即功=力×距离。
(6)功的公式:_W=Fs_.注意F和s必须“同一物体”、“同一时间”、“同一方向”.
(7)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1 N·m.
(8)变形公式:求力 F=W/s ;求距离 s =W/ F 。
(9)拓展:重力做功W=_Gh__;摩擦力做功W=__fs_____。
(10)常见功的估测: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大约做功 1 J;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放到桌子上,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 2 J;中学生走到三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3 000 J。
三、功率
1.功率的概念: _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_叫功率.功率用来描述__做功快慢___ ,也可反映能量转化的快慢。
2.功率的公式:P= __W/t__.
3.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kW)、焦/秒(J/s).
注意:功是指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成效,功率是指所产生成效的快慢,因此做功多,但功率不一定大.
4.推导公式:P= W/t = (Fs)/t =__Fv_____(v为物体在F作用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单位是m/s)。
5.单位换算:1千瓦=_1000__瓦,1兆瓦=1×106瓦。
知识点1:机械能转化及守恒
例1:“胜哥”将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
B. 甲图:铁球在顶端时动能为零
C. 乙图:整个过程中铁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D. 乙图:磁铁对铁球磁力的作用,改变了铁球的运动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能的知识。A.铁球从顶端滑到底端,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A表述正确;B.铁球在顶端时静止,动能为零,B表述正确;C.铁球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磁铁磁力的作用,磁力充当了外力,所以铁球不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C错误,选C;D.从图乙可以看出,铁球做曲线运动,在磁力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D表述正确。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一物体在空气中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则该物体的---( )
A. 动能可能不变 B. 势能可能不变
C. 机械能一定不变 D. 机械能可能不变
解析:①当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反时,物体向下运动。若重力等于阻力,物体做匀速运动,动能不变,势能减小;若重力大于阻力,物体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大,势能减小。②当重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时,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势能增大。由于受空气阻力,运动的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一定减小。A选项正确。
答案:A
2. 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如图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过程中,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解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同时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故选:A。
答案:A
知识点2: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2:“胜哥”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不从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放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胜哥”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他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有关。
(3)“胜哥”根据甲、丙两图得出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解析:(1)实验中“胜哥”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2)由甲、乙图可知,小球的质量相同,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不同,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小球的动能不同,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3)要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即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而甲、丙两图没有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没有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所以小科的看法错误。
答案:(1)转换法;不能;(2)速度;(3)错误;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变式训练
1.图为“胜哥”在用钢球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
①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只与钢球起点位置的高度有关。起点位置越高,该速度越_______。
②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钢球所具有的动能越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
①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停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开始向下运动的起点位置越_____________。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②同一高度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的质量越_______,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解析:(1)①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点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②实验中是通过钢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观察钢球动能大小的,利用了转换法;被撞木块的运动距离越长,说明钢球对被撞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钢球原来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2)①质量一定的钢球开始向下运动的起点位置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因此动能越大,对木块做功越多,木块移动的距离越长;②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向下运动,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一定,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越大,对木块做功越多,木块移动的距离越长。
答案:(1)① 大 ② 大 (2)① 高 ② 大
知识点3: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例3: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做功的条件后对功的相关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解析: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甲图中小车受到推力作用,而且在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段距离,故推力做功;乙图中提着滑板的力竖直向上,但滑板在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人对滑板不做功;丙图中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而且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力对物体做功;丁图中人虽然对石头施加了力,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故力对石头不做功。
答案:B
◆变式训练
1. 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比赛时,一名队员在水平冰面上将底面平滑的冰壶推出后,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擦刷冰面,使冰壶尽量滑行到目标位置。下列关于冰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冰壶在滑行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B.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运动员不再对它做功
C.冰壶底面磨得平滑是为了减小滑行时的摩擦力
D.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解析:冰壶在滑行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所以冰壶的动能也就一直减小,A选项错误;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之后,冰壶就不再受到运动员给它的力,所以运动员也就不再对冰壶做功,B选项正确;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C选项正确;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以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它具有惯性,D选项正确。
答案:A
知识点4:功的相关计算
例4:“胜哥”与同事进行了相关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且与司机的总质量一样,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甲和F乙以及牵引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W甲<W乙 B.F甲>F乙,W甲>W乙
C.F甲=F乙,W甲<W乙 D.F甲=F乙,W甲=W乙
解析:(1)在水平方向上,甲、乙两辆汽车都受牵引力F与摩擦力f作用,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甲=f甲,F乙=f乙; 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汽车自身的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两辆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乙,所以牵引力F甲=F乙;
(2)v甲<v乙, 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路程关系: s甲<s乙,F甲=F乙。 根据W=Fs可知,W甲<W乙。
答案:C
◆变式训练
1.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
(1)列车行驶试验中发现,当两辆列车以较高的速度并排行驶时,封闭的列车车窗玻璃有时会出现破裂现象。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从而产生了气压差所引起的。
(2)2015年12月,温州到金华的高铁建成通车。某列车以5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200秒,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为2×105牛,这一过程中列车克服阻力做功 焦。
解析: (1)当两辆列车以较高的速度并排行驶时,两车中间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而两车体内部的空气流速较小,压强较大,在车内外就形成一个压力差,从而导致车窗玻璃会出现破裂现象;(2)列车行驶的路程为s=vt=50 m/s×200 s=1×104 m,列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fs=2×105 N×1×104 m=2×109 J。
答案:(1)小 (2) 2×109 J
1.跳绳有利于青少年长高,已知小科的质量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10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科的动能持续增大
B.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科的机械能守恒
C.小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 焦
D.小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 瓦
解析:A.向上起跳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小科的动能减小,故A错误;
B.人在跳绳的过程中,由于存在阻力,机械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C.小科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小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6m=30J,故C错误; D.小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P===50W,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2.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 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 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解析:根据题意,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故选B。
答案:B
3.“胜哥”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群发了一个关于单摆的科学视频。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解析:A、小球的质量不变,在A、C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B、小球在B处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B错误;C、小球由A到B过程中,不计阻力,机械能守恒,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小球运动到C处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小球仍然会静止,故D正确。故选:B。
答案:B
4.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解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与被举高的高度,动能和势能的和为机械能。题中物体是匀速下滑,速度不变,高度降低。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
答案:B
5.蹦床表演时,演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解析: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向上运动时,先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当蹦床对人的弹力与重力相等的时候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人离开蹦床后弹力消失,在上升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整个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答案:C
6.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
B. 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D. 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解析:小球从刚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从a点至b点,重力大于弹力,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形变程度逐渐变大,弹力越来越大,当小球在b点时弹力与重力相等,合力为零;当小球再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A错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弹簧上并压缩至c处,小球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减小,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错误;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减小的动能和减小的重力势能之和,C正确;由图像可知,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小球质量不变,所以小球动能先变大,后变小,D错误。故选C。
答案:C
7.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
解析:A、D选项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距离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没有克服重力做功;B选项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搬起,距离为零不做功;C选项货物上升,克服重力做功;D选项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克服重力做功。故选C。
答案:C
8.“胜哥”参加了金华市教职工排球赛,当“胜哥”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时,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
解析:小科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向上运动,高度变大,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到达最高时速度为0,动能为0,排球在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变大,故动能先变小至0,然后再变大,故A符合题意,选A。
答案:A
9.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汽车在第10 s时已行驶了150 m,速度达到了20 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 000 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 m/s
B. 在0~10 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 000 N
C. 在10~20 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 J
D. 在10~20 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 W
解析:解析:在0~20 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s=150 m+20 m/s×10 s=350 m,所以0~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17.5 m/s,A错误;汽车在0~10 s内做加速运动,说明汽车的牵引力大于汽车所受的阻力,B错误;10~20 s内汽车做匀速运动,则汽车所受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即F=2 000 N,所以10~20 s内汽车做的功W=Fs=Fvt=2 000 N×20 m/s×10 s=4×105 J,C正确;10~20 s内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4×104 W,D错误。故选C。
答案:C
10.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情形。直到2022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如图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星的轨道示意图。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卫星在远地点时________能最大,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______能增大,速度也就增大。
解析:“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在近地点动能最大,因此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但机械能不变。
答案:势 动
1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2 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30 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4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30 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______W2,P1________P2(均选填“>”、“<”或“=”)。
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拉力与地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因为两种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且物体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种情况下拉力大小不变;因为物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的距离都是30 m,所以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得两种情况下拉力做功相等;再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Fv,因为第2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速度快,所以P1
答案:= <
12.小科在10 s内做了5个“引体向上”,他的质量为60 kg,每次上升的高度为40 cm。小科做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 J,10 s内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 W。(g=10 N/kg)
解析:因为m=60 kg,所以G=mg=60 kg×10 N/kg=600 N,h=0.4 m,每次克服重力做功W=Gh=600 N×0.4 m=240 J,10秒内的功率P===120 W。
答案:240 120
13.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的物体。(ρ水=1.0×103 kg/m3,g=10 N/kg)
(1)某时刻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为0.03 m3、密度为2.5×103 kg/m3的实心物体静止不动,该力的大小是多少?
(2)若机器人在水下30 m处将该物体匀速竖直向上运至水面需时间150 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的动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①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②这个过程动力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解析: (1)物体的重力G=mg=ρ物Vg=2.5×103 kg/m3×0.03 m3×10 N/kg=750 N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1.0×103 kg/m3×10 N/kg×0.03 m3=300 N
所以该向上的力F=G-F浮=750 N-300 N=450 N
(2)①机器人的速度v===0.2 m/s
②由图可知,当物体以0.2 m/s的速度运动时,动力F=500 N,整个过程中动力F做的功W=Fs=500 N×30 m=15 000 J
答案:450N 0.2 m/s 15 000 J
1.(2021·衢州)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判断;
(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
(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4)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
A.物体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v不变,根据s=vt可知,它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故A错误;
B.物块的速度不变,质量不变,那么它的动能不变,故B正确;
C.物块的高度增大,质量不变,那么它的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
D.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物块的机械能不断增大,故D错误。
答案:B
2.(2021·金华)立定跳远是我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动作分解如图所示。下列对运动员在立定跳远过程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起跳时,没有受到地面对它的作用 B. 起跳后,能继续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惯性
C. 腾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刚好减为零 D. 落地后站稳,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1)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从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分析速度是否为零;
(4)根据能量转化的过程分析。
A.起跳时,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那么肯定受到地面对它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起跳后,能继续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惯性,故B正确;
C.腾空到达最高点时,它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落地后站稳,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答案:B
3.(2021·温州)一番茄从手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撞击水面时溅起许多水珠(如图),同时番茄仍有较大速度并继续下沉。若不计一切机械能损耗,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 )
A. 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B. 大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C. 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D. 小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分析判断。
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一部分转化为番茄自身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溅起的水珠增加的机械能,则番茄减小的势能肯定大于溅起水珠增加的机械能,故B正确,而A、C、D错误。
答案:B
4.(2021·绍兴)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由静止自由下滑,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仅依靠滑行 过程中运动员姿势的自然(不用力)变化, 最有可能滑到滑台C处的是---( )
A. B.
C. D.
解析: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知识分析判断。
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即运动过程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运动员从滑台的A端滑下时,它只能到达与它等高的B处,要运动到C点就需要额外的能量。运动员在A端时站立,在滑下的过程中下蹲,那么运动员的重心下降,这部分减小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使其可能继续沿水平面前进到达C点,故B正确,而A、C、D错误。
答案:B
5.(2021·嘉兴)如图是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雨滴在t1~t3三个时刻中具有的动能分别是E1、E2、E3 ,不考虑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质量变化,则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
A. E1E2>E3 C. E1解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根据图像比较三个时刻时雨滴的速度大小即可。
根据图像可知,在t1~t3三个时刻中,速度v1答案:C
6.(2021·湖州)一端封闭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如右图所示),甲中装水,乙中装食用油。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从O处静止释放,下落到P处,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更长。比较两小球从○处到P处的下落情况,则小球---( )
A. 重力势能变化量不相同 B. 获得的动能相同 C. 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 D. 机械能不变
解析:(1)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3)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P=Fv比较做功的快慢;
(4)注意克服阻力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小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那么小球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故A错误;
B.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更长,根据可知,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速度小,则获得的动能小,故B错误;
C.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速度小,根据P=Fv=Gv可知,小球在食用油中功率小,做功慢,故C正确;
D.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答案:C
7.(2021·湖北荆州)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地球,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嫦娥五号探测器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携带的月球样品从月球到达地面后重力会变大
B. 嫦娥五号探测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C. 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的惯性小于它在地面的惯性
D. 在返回的过程中,携带的月球样品相对于返回器是运动的
解析:A.月球的引力常数的值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携带的月球样品从月球到达地面后质量不变,根据 ,重力会变大,故A正确;
B.嫦娥五号探测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都变大,其机械能变大,故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只有质量大小来决定,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与它在地面的质量不变,故它的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在返回的过程中,携带的月球样品相对于返回器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样品是静止的,故D错误。
答案:A
8.(2021·内蒙古包头).关于排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发球时,手对球的力大于球对手的力
B.将球发出后,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手对球做功
C.排球被垫起后,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惯性不变
D.运动员大力扣球,排球落地后弹起的高度一定低于扣球点
解析: A.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故A符合题意;
B.用力搬石头,但未搬动,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有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不做功,故C不符 合题意;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上前行,人给滑板一个向上的力,滑板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滑板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
9.(2021·杭州)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________。(物体比热容用c表示)
(3)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_。
解析:(1)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的功;
(2)根据W=Gh分别计算出A、B两点时的机械能,然后将它们相减再乘以η计算出水平面上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也就是它增加的内能,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升高的温度。
(3)物体从A到B,再从B到C,会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做两次功,用物体最初的机械能减去克服摩擦做功的2倍得到物体在C点时的机械能,最后根据计算C点到水平面的高度。
(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Gh=mgH;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mgH-mgh;
物体吸收的热量Q=(mgH-mgh)η=mg(H-h)η;
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
(3)物体从A点到B点,再回到C点时具有的机械能:mgH-2(mgH-mgh)=2mgh-mgH;
则C点到地面的高度为:。
答案:(1)mgH (2)(H-h)gη /c (3)2h-H
10.(2021·湖南常德)如图所示,在一个金属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先将橡皮筋两端穿过盖和底的小洞并固定起来,再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使小铁块悬于罐体内。做好后将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罐子和小铁块的动能会转化为橡皮筋的 ___________。滚动一段时间后罐子停下来,然后再沿斜面反向向上滚动,则在罐子向上滚动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会 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金属罐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是从最高处滚下时,金属罐先由慢到快、后由快到慢滚到最低点,上面一段滚动主要是重力势能减小,金属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下面一段滚动主要是重力势能和金属罐的动能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金属罐在斜面上滚到最低处时,橡皮筋形变到最大程度,具有较大弹性势能。 在橡皮筋恢复的过程中,金属罐会由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答案:弹性势能;增大。
11.(2021·湖南郴州)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物体的外形、体积和运动速度有关。现用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将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A、B两球连在一起,A球重4N、B球重5N。在两球匀速竖直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轻绳的拉力是_______N。
解析:两球匀速竖直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但物体所处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两小球体积相同、运动的速度也相同,所以两小球受到的阻力相同。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A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A,竖直向下的轻绳对小球A的拉力F拉以及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B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B,竖直向上的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F拉以及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对A球而言
对B球而言
所以
即
解得。
答案:减小 0.5
12.(2021·温州)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牛,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________焦。
解析: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1)A、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55℃,地球的平均温度20℃左右,故A正确;
B、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故B正确;
C、火星大气含氧量为0.15%,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所以火星大气含氧量比地球低;故C正确;
D、火星大气中没有液态水,所以不存在雨雪天气;故D错误;
(2) 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减速过程中,所以其反方向的推力要大于其自身重力;
(3) 在t2~t4时段,着陆巡视器下降了100m,所以重力做功为:;
答案:(1)D;(2)推力大于重力;(3) 4.888×105 .
13.(2021·绍兴)我国古代记录传统手工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一种捣谷用的舂,“横木穿插硾头,硾嘴为铁,足踏其末而舂之”,如图甲所示。若硾头质量为20千克,不计横木的重力和摩擦。
(1)图乙为脚用力向下踩舂时在某一位置的示意图,O点为支点, F2为阻力,请在图中作出阻力臂________,此时春属于 __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若每次硾头上升的高度为0.6米,1分钟撞击臼中的谷粒20次, 则人克服硾头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解析:(1)力臂是从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下线的距离,据此画出阻力臂。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2)首先根据W=Gh计算出对锤头做的功,最后根据计算出做功的功率。
(1)从支点O做阻力F2力的作用线的垂线,从O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阻力臂L2 , 如下图所示:
动力作用在杠杆的下端,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2)克服锤头做功W=Gh=20kg×10N/kg×(0.6m×20)=2400J;
做功的功率。
答案:(1) 费力 (2)40
14.(2021·衢州)我国继去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之后,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又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天问- -号探测器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依靠自身完成弹开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点火、悬停避障、缓冲着陆等多个动作,实现速度从4.9km/s降低到0m/s。月球和火星部分信息见下表。
天体 离地球距离 天体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 表面状况 大气压情况
火星 5.5×107km-4×108km 约为地球上的2/5 岩石、高山、平原 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大气中95%为二氧化碳
月球 3.6×107km-4×108km 约为地球上的1/6 环形山、高地、平原 没有
(1)探测器着陆火星时离地球约为1.8×108km,根据相关报道,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它会“失去”地面指挥人员的控制,只能依靠自身独立完成各种精确动作。请你根据数据计算并分析探测器“失控”的原因。(提示:通讯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其速度为3×105km/s)
(2)已知祝融号火星车质量为240kg,它随探测器降落至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先悬停避障然后着陆到火星表面。请计算从距离火星表而100m处到着陆火星表面过程中火星车重力做了多少功。
解析:(1)由于火星与地球相距甚远,电磁波信号的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根据S=vt计算信号传递的时间即可;
(2)已知火星车的质量,根据W=Gh=mgh,计算出其重力做功即可;
答案:(1)地球指挥人员与火星车之间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以光速传播,由于火星车着落时离地球的距离有1.8×108km
根据公式:t=s/v=1.8×108km/3.0×105km/s=600s=10min,从火星车上发出要着落的信号后,地球上的指挥员收到上述信息需要10分钟时间,地球上的指挥员发出指令到达火星车的时间又需要10分钟,此时,火星车早就在地球上指挥人员收到信息前就完成着陆过程了。因此,该过程地面指挥人员对火星车“失去”了控制,祝融号着陆的9分钟过程中只能完全依靠自身识别、判断,地面指挥人员无法代替祝融号作出反应。
(2)解:方法一:
G地=mg=240kg×10N/kg=2400N
G火=2/5×G地=2/5×2400N=960N
W火=Fs=G火s=960N×100m=96000J
方法二:
W地=Fs=Gs=mgs=240kg×10N/kg×100m=240000J(2分)
W火=2/5W地=240000J×2/5=96000J
15.(2021·台州)是某简易吊装机、其简化结构如图乙所示。
(1)吊装机工作时,顶端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吊装机总重为1500牛,其重力作用线通过A点。结合乙图数据计算,当吊装机匀速吊起重物时,为防止翻倒,最多能吊起多少牛的重物?
(3)吊装机在使用时,通常在一定位置压上配重防止翻倒。将同一配重分别放在图中D,E,F处时,能达到最佳防翻效果的是________。
(4)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1200瓦,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能有75%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当吊装机配重足够时,可在10秒内使重物匀速上升3米,求所吊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
解析:(1)根据定滑轮的特点解答;
(2)当所挂物体较重时,吊装机会向左绕B(C)点倾斜,此时可以把整个吊装机看做一根杠杆。B(C)点为支点,动力为所吊物体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
(3)配重对杠杆施加阻力,且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越大,防翻效果越好,据此分析判断;
(4)根据W=ηPt计算出计算出电动机转化成的机械能,再根据W=Gh计算机械能,二者的大小相等,据此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1)吊装机工作时,顶端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设物体重为G,动力臂L1=1.25m,阻力为吊装机总重,F2=1500N,阻力臂L2=1.5-1.25=0.25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GL1=F2L2 ,
G×1.25m=1500×0.25m,
解得:G=300N。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所加配置为阻力,当阻力臂越大的时候,吊装机越不容易倾倒,故选F;
(4)电机工作产生的机械能全部用来使拾升物体,
所以W物=G物h=ηW电;
G物h=ηPt;
G物×3m=75%×1200W×10s;
代入数据即可解得:G物=3000N。
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2)300N。(3)F(4)3000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讲 机械能和功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含义 选择、填空 2~4分
2.会对物体动能、势能大小的变化进行定性的判断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机械能守恒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能用机械能守恒解释简单现象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记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选择、填空 2~4分
理解功的物理含义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会运用功的公式W=Fs进行有关计算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的国际制单位:焦耳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选择、填空 2~4分
理解功率的含义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率的国际制单位:瓦特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会用公式P=W/t 进行有关计算 选择、填空 2~4分
一、机械能
1.动能
(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
(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____越大, ______越大,动能也越大.
2.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____越大,______,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而具有的势能.
(2)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___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
(2)物体的动能、势能转化如下:
(3)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________.
(4)如果存在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摩擦产生的___能.
注意:功和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做功的过程就是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5.从隐含条件中判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1)如从“匀速”→v 不变、“加速(越来越快)”→v 变大和“减速(刹车)”→v 减小,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
(2)从“上升”→h 变大、“下降(下滑)”→h 减小、“近地点(远地点)”等判断高度的变化;
(3)从“投放救灾物资的飞机”、“正在洒水的洒水车”→m减小;
(4)根据“光滑”→无摩擦力做功、“粗糙”→克服摩擦做功等判断机械能变化或根据动势能变化判断机械能变化。
6.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铁球、质量相同的铁球、木块等)
实验装置图
(1)小球在斜面必须保持_______释放;
(2)斜面要光滑,水平面有摩擦且足够长;
(3)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木块在水平面运动的________反映动能的大小)。
要点探究(控制变量法)
(1)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质量不同的两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_____不变,小球质量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相同的两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_____不变,小球速度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实验结论
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交流与分析
(1)实验中能量的转化(小球从斜面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越来越大;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将动能转化为内能,动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
(2)实验推理与假设(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方案改进
①确保小球在斜面下滑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光滑凹槽;
②采取单摆式悬挂小球进行实验。
二、功
(1)概念:如果物体受到______的作用,并且在这个________上通过了一段⑧_____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物理意义:度量能量转化的多少。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例如:摩擦力做功是动能转化为内能,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势能等。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明确“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4)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示意图 缺力无功 缺距离无功 力与距离垂直无功
特点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惯性而动 物体受力,但静止 有力有距离,力的方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举例 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小球 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提水桶的力和水桶的重力不做功
(5)定义:力学中,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_______;即功=力×距离。
(6)功的公式:_______.注意F和s必须“同一物体”、“同一时间”、“同一方向”.
(7)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1 N·m.
(8)变形公式:求力 ;求距离 。
(9)拓展:重力做功W=______;摩擦力做功W=_______。
(10)常见功的估测: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大约做功 1 J;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放到桌子上,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 2 J;中学生走到三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3 000 J。
三、功率
1.功率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功率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 ,也可反映能量转化的快慢.
2.功率的公式:P= ____.
3.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kW)、焦/秒(J/s).
注意:功是指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成效,功率是指所产生成效的快慢,因此做功多,但功率不一定大
4.推导公式:P= = =_______(v为物体在F作用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单位是m/s)。
5.单位换算:1千瓦=______瓦,1兆瓦=1×106瓦。
知识点1:机械能转化及守恒
例1:“胜哥”将铁球沿斜槽从顶端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行驶,最后停止。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
B. 甲图:铁球在顶端时动能为零
C. 乙图:整个过程中铁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D. 乙图:磁铁对铁球磁力的作用,改变了铁球的运动方向
◆变式训练
1.一物体在空气中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则该物体的---( )
A. 动能可能不变 B. 势能可能不变
C. 机械能一定不变 D. 机械能可能不变
2. 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如图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过程中,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知识点2: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2:“胜哥”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不从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放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胜哥”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他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有关。
(3)“胜哥”根据甲、丙两图得出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变式训练
1.图为“胜哥”在用钢球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
①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只与钢球起点位置的高度有关。起点位置越高,该速度越_______。
②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钢球所具有的动能越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
①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停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开始向下运动的起点位置越_____________。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②同一高度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的质量越_______,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知识点3: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例3: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做功的条件后对功的相关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变式训练
1. 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比赛时,一名队员在水平冰面上将底面平滑的冰壶推出后,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擦刷冰面,使冰壶尽量滑行到目标位置。下列关于冰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冰壶在滑行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B.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运动员不再对它做功
C.冰壶底面磨得平滑是为了减小滑行时的摩擦力
D.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知识点4:功的相关计算
例4:“胜哥”与同事进行了相关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且与司机的总质量一样,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甲和F乙以及牵引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W甲<W乙 B.F甲>F乙,W甲>W乙
C.F甲=F乙,W甲<W乙 D.F甲=F乙,W甲=W乙
◆变式训练
1.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
(1)列车行驶试验中发现,当两辆列车以较高的速度并排行驶时,封闭的列车车窗玻璃有时会出现破裂现象。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从而产生了气压差所引起的。
(2)2015年12月,温州到金华的高铁建成通车。某列车以5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200秒,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为2×105牛,这一过程中列车克服阻力做功 焦。
1.跳绳有利于青少年长高,已知小科的质量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10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科的动能持续增大
B.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科的机械能守恒
C.小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 焦
D.小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 瓦
2.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 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 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3.“胜哥”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群发了一个关于单摆的科学视频。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4.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5.蹦床表演时,演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6.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
B. 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D. 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7.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
8.“胜哥”参加了金华市教职工排球赛,当“胜哥”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时,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
9.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汽车在第10 s时已行驶了150 m,速度达到了20 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 000 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 m/s
B. 在0~10 s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 000 N
C. 在10~20 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105 J
D. 在10~20 s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105 W
10.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情形。直到2022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如图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星的轨道示意图。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卫星在远地点时________能最大,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______能增大,速度也就增大。
1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2 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30 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4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30 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______W2,P1________P2(均选填“>”、“<”或“=”)。
12.小科在10 s内做了5个“引体向上”,他的质量为60 kg,每次上升的高度为40 cm。小科做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 J,10 s内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 W。(g=10 N/kg)
13.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的物体。(ρ水=1.0×103 kg/m3,g=10 N/kg)
(1)某时刻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为0.03 m3、密度为2.5×103 kg/m3的实心物体静止不动,该力的大小是多少?
(2)若机器人在水下30 m处将该物体匀速竖直向上运至水面需时间150 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的动力F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①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②这个过程动力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1.(2021·衢州)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1·金华)立定跳远是我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动作分解如图所示。下列对运动员在立定跳远过程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起跳时,没有受到地面对它的作用 B. 起跳后,能继续往前是,由于他具有惯性
C. 腾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刚好减为零 D. 落地后站稳,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3.(2021·温州)一番茄从手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撞击水面时溅起许多水珠(如图),同时番茄仍有较大速度并继续下沉。若不计一切机械能损耗,番茄从开始下落至刚好浸没时减少的势能---( )
A. 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B. 大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撞击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C. 等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D. 小于所有溅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总和
4.(2021·绍兴)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由静止自由下滑,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仅依靠滑行 过程中运动员姿势的自然(不用力)变化, 最有可能滑到滑台C处的是---( )
A. B.
C. D.
5.(2021·嘉兴)如图是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雨滴在t1~t3三个时刻中具有的动能分别是E1、E2、E3 ,不考虑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质量变化,则动能的大小关系是---( )
A. E1E2>E3 C. E16.(2021·湖州)一端封闭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如右图所示),甲中装水,乙中装食用油。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从O处静止释放,下落到P处,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更长。比较两小球从○处到P处的下落情况,则小球---( )
A. 重力势能变化量不相同 B. 获得的动能相同 C. 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 D. 机械能不变
7.(2021·湖北荆州)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地球,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嫦娥五号探测器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携带的月球样品从月球到达地面后重力会变大
B. 嫦娥五号探测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C. 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的惯性小于它在地面的惯性
D. 在返回的过程中,携带的月球样品相对于返回器是运动的
8.(2021·内蒙古包头).关于排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发球时,手对球的力大于球对手的力
B.将球发出后,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手对球做功
C.排球被垫起后,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惯性不变
D.运动员大力扣球,排球落地后弹起的高度一定低于扣球点
9.(2021·杭州)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________。(物体比热容用c表示)
(3)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_。
10.(2021·湖南常德)如图所示,在一个金属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先将橡皮筋两端穿过盖和底的小洞并固定起来,再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使小铁块悬于罐体内。做好后将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罐子和小铁块的动能会转化为橡皮筋的 ___________。滚动一段时间后罐子停下来,然后再沿斜面反向向上滚动,则在罐子向上滚动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会 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2021·湖南郴州)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物体的外形、体积和运动速度有关。现用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将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A、B两球连在一起,A球重4N、B球重5N。在两球匀速竖直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轻绳的拉力是_______N。
12.(2021·温州)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牛,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________焦。
13.(2021·绍兴)我国古代记录传统手工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一种捣谷用的舂,“横木穿插硾头,硾嘴为铁,足踏其末而舂之”,如图甲所示。若硾头质量为20千克,不计横木的重力和摩擦。
(1)图乙为脚用力向下踩舂时在某一位置的示意图,O点为支点, F2为阻力,请在图中作出阻力臂________,此时春属于 __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若每次硾头上升的高度为0.6米,1分钟撞击臼中的谷粒20次, 则人克服硾头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14.(2021·衢州)我国继去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之后,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又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天问- -号探测器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依靠自身完成弹开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点火、悬停避障、缓冲着陆等多个动作,实现速度从4.9km/s降低到0m/s。月球和火星部分信息见下表。
天体 离地球距离 天体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 表面状况 大气压情况
火星 5.5×107km-4×108km 约为地球上的2/5 岩石、高山、平原 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大气中95%为二氧化碳
月球 3.6×107km-4×108km 约为地球上的1/6 环形山、高地、平原 没有
(1)探测器着陆火星时离地球约为1.8×108km,根据相关报道,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它会“失去”地面指挥人员的控制,只能依靠自身独立完成各种精确动作。请你根据数据计算并分析探测器“失控”的原因。(提示:通讯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其速度为3×105km/s)
(2)已知祝融号火星车质量为240kg,它随探测器降落至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先悬停避障然后着陆到火星表面。请计算从距离火星表而100m处到着陆火星表面过程中火星车重力做了多少功。
15.(2021·台州)是某简易吊装机、其简化结构如图乙所示。
(1)吊装机工作时,顶端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吊装机总重为1500牛,其重力作用线通过A点。结合乙图数据计算,当吊装机匀速吊起重物时,为防止翻倒,最多能吊起多少牛的重物?
(3)吊装机在使用时,通常在一定位置压上配重防止翻倒。将同一配重分别放在图中D,E,F处时,能达到最佳防翻效果的是________。
(4)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1200瓦,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能有75%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当吊装机配重足够时,可在10秒内使重物匀速上升3米,求所吊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