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4.3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习目标了解交通和通信对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通过举例分析,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与全球化1、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对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交通和通信事业是联系 、
、 的桥梁,是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2、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轮船、火车、飞机移动电话、传真网络通信 沃尔玛在高科技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因此始终在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沃尔玛投资4亿美元由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沃尔玛在全球4000多家门市店通过全球网络可以在一小时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所以在沃尔玛的门市店,不会发生缺货情况。科学技术为沃尔玛称雄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证。先进的交通和通信 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的中央位置,也就是配送中心设立在销售主市场,运输的半径既比较短又比较均匀。 配送中心24小时不停地运转,平均每天接待的装卸货物的卡车超过200辆。 公司6000多辆运输卡车全部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每辆车在什么位置、装载什么货物、目的地是什么地方,对此,总部都一目了然。先进的交通和通信 大型零售商、跨国零售集团如何形成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沃尔玛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总结:上面的例子说明,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对跨国性的企业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也可以看出交通和通信对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二、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1、聚落:分为 和 。
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在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聚落 及其 。城市 农村形态扩展方向2、聚落形态大致分为 , , 等。块状 带状 星状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块状兰州市城区地图带状星状株洲市城区地图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沿河、沿海分布沿交通干线延伸更灵活多样带状星状立体化、
城市群株洲市沿铁路线延伸日本筑波市受南北向公路的限制北京主城区的形态变化沿铁路、公路线延伸[问题探究]阅读课本104页的文字并结合图4-3-3,完成表格,了解交通方式和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进程小而紧凑,呈块状或带状沿交通干线扩展,呈星状多层次星状立体化、城市群(1)1949年以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_状,街区沿
________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主要运输方式以
_ ____为主。带河道水运(2)目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状,形成原因是?
(3)影响该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星城市沿铁路干线分布延伸扩展, 组合形成星状城市。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到了清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A、许多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多是沿 线伸展的结果。
B、交通站点附近往往形成 状聚落形态。
C、每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不一样,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但城市空间形态沿 拓展却是共同点。
D、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布局通过影响聚落的发展和分布而影响着聚落的形态。规律总结团块交通干交通干线1.下列有关城市分布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地的聚落分布形态差别不大
B.交通运输只对城市扩展方向产生影响
C.交通运输由内河向外海迁移时,城市也由内地向沿海迁移
D.铁路对城市的形态没有产生影响C2.关于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往往沿河道伸展成带状
B.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城市呈紧凑的空间形态
C.私家车的普及和快速道路系统的建立使不少城市的空间范围缩小
D.随着地铁和高架公路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更加灵活、多样C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A4.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C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1、商业的发展需要便利的 条件,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
2、商业中心往往与 结合在一起。
沿 、沿 以及 、 沿线,
水陆交通便利的 地带
或地理位置适中的 附近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交通交通枢纽江 海铁路 公路枢纽边境线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稀少,多沿河谷山谷分布,居民点和商业点稀少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众多,居民点和商店多3、城市内部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
(1) 最优原则: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城市中心是若干交通线的汇集处,交通通达度高,消费人群大,往往成为城市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布局在市区 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附近。市场环路边缘出入口(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苏中装饰城位处宝应新城开发区咽喉要道,宝应大道与京沪高速宝应出口交汇处,交通便利,东临望直港镇;南侧为宝射路;西侧为150亩的纯绿色生态园,环境优美,紧临着宝应的新客运站及政府行政中心,是目前县政府唯一规划,重点扶持的专业装饰建材批发零售市。交通最优原则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交通最优原则 亚细亚商城地处最繁华的市中心十字街口,座西北,朝东南,沿街弧度长128米南为一万平方米的亚细亚绿化广场,东南与工商行十一层办公营业大楼隔街相望,是最佳黄金市口,本县的商业娱乐中心。市场最优原则规律总结 每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交通运输布局也不一样,新的商业中心或商业网点必将在新的交通
处或 处形成。发达 交通枢纽讨论:简要分析上海成为全国性商业中心的原因?交通便利;
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
广阔且经济发达的腹地。1.图4中A、B、C、D 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由好到差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 B>A>D>C
C. D>C>A>B D. B>C>D>A图4
D2.促使该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B.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C.交通便捷,人口众多
D.交通干线,过往车辆多c3.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
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B图14为“四个不同时期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38~39题。
4.图中C时期是
A.步行—马车时期
B.火车—电车时期
C.汽车时期
D.高速公路时期c5.若D时期城市进一步发展地铁、高架道路,则城市空间形态
A.呈块状形态
B.呈带状形态
C.呈星状形态
D.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拓展D6.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A.城市的几何中心
B.城市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区
C.城市的行政中心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D (1) 交通便利 平原 3
(2) 沿海、沿江、铁路、公路 水 交通干线
(3) 沈阳 上海
(4)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5) 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