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
基础练习
1.填空
(1)求比例中的( )叫作解比例。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2,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
(3)5c=3b,那么=( ),=( )。
(4)3∶7=6∶( ) 2.5∶4=( )∶1
=
2.解比例。
0.6∶4=2.4∶x
0.6∶x= 4∶20=x∶35
3.根据所给条件列出比例并求解。
(1)8与x的比等于4与32的比,求x。
(2)4与0.25的比等于y与的比,求y。
4.配制一种农药,其中药与水的质量比为1∶150。
(1)要配制755克这种农药,需要药和水各多少克?
(2)如果有525克水,要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放进多少克的药?
(3)如果有3克药,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克?
培优训练
5.有两个比,各项都是整数,比值都是0.6。第一个比的前项比后项小10,第二个比的后项是第一个比的后项的。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
参考答案:
1.(1)未知项 (2)6 (3) (4)14 5 7
2.x=16 x=30 x=10 x=7
3.(1)8∶x=4∶32 x=64
(2)4∶0.25=y∶ y=4
4.(1)755÷(1+150)=5 药:5×1=5(克)
水:5×150=750(克)
(2)解:设需要放进x克药。
x∶525=1∶150 x=3.5
(3)解:设需要x克水。
3∶x=1∶150 x=450 450+3=453(克)
5.解:设第一个比的前项为x。
x÷(x+10)=0.6 x=15
第一个比的后项为15+10=25
第二个比的后项为25×=5
第二个比的前项为5×0.6=3
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是15∶25=3∶5
2 / 3练习课
知识演练场
1.仔细想,认真填。
(1)如果3A=7B,那么A:B=( )。
(2)如果x=y,那么x和y成( )比例。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 )比例;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 )比例;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成( )比例。
2.解比例。
25:7=x:35 :=57:x 2.3:x=1.2:2.4 :
3.一种板栗的销售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千克) 0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 20 40 60 80 100 120 …
(1)数量和总价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2)在右图中描出表示数量和总价相对应的点,并将它们连起来。
4.榨油厂用200千克黄豆可以榨出26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用6吨黄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用比例解)
5.学校要举行团体操比赛,如果每排站30人,要站20排;如果每排少站5人,需要站多少排?
智慧加油站
6.李师傅计划24天加工完一批零件,由于改进了加工的方法,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加工20%,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参考答案:
1.(1)7:3 (2)正 (3)正 反 正
2.x=125 x=19 x=4.6 x=2
3.(1)成正比例关系,因为总价与数量的比值一定。
4.解:设用6吨黄豆可以榨出x吨豆油。
= x=0.78 答:用6吨黄豆可以榨出0.78吨豆油。
5.解:设需要站x排。
(30-5)x=30×20 x=24 答:需要站24排。
6.解:设这样可以提前x天完成任务。
24×1=(24-x)×(1+20%) x=4
答:这样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务。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的应用。解决本题时,我们把原计划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看作单位“1”,则实际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是(1+20%),设提前x天完成任务,实际用的天数是(24-x)。由于零件的总个数不变,所以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与加工的天数成反比例,所以我们可以列出方程:24×1=(24-x)×(1+20%)。
3 / 3比例—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知识模块 具体内容 要点提示
比例的意义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2.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2.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解比例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再解方程。
成正比例的量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字母关系式为:=k(一定)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是否一定,如果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就不成正比例。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是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不是一个不变的量。
成反比例的量 1.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字母关系式为:x×y=k(一定)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如果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就不成反比例。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关键是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不是一个不变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先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比例并求解。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先判断题中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列式解答。
2 /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综合习题
1、填空题。
(1)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A、B、C不为0)。
①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 )比例。
②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 )比例。
③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 )比例。
(2)根据规律判断比例关系,并填空。
x与y成( )比例。
x与y成( )比例。
(3)如果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7,那么甲数与乙数成( )比例。
(4)如果5÷y=x(y不为0),那么x和y成( )比例。
2、判断题。
(1)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成正比例。( )
(2)乘公共汽车的站数与票价成反比例。( )
(3)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成反比例。( )
(4)人数一定的解放军叔叔排成方阵,方阵的行数与列数成正比例。( )
(5)客车行驶1千米的耗油量一定,客车的耗油量与所行路程成正比例。( )
(6)老师把6本练习本分给两名学生,这两名学生分得笔记本的本数成反比例。( )
3、下面的图像反映的是购买两种练习本的数量和总价的变化情况。
(1)购买甲种练习本的数量和总价是否成正比例?乙种呢?
(2)估计一下,买5本甲种练习本要多少元?2.8元可以买几本甲种练习本?
(3)从图上看,哪种练习本便宜些?
4、看图回答问题。
(1)速度和时间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当速度变化到90千米/小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