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12分。)
1.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 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2. 下边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3.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割香港岛 B. 五口通商口 C. 协定税款 D. 战后赔款
4.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A. 启蒙思想影响 B. 等级制度的影响 C. 专制主义的影响 D. 殖民主义的影响
5.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有效药方是( )
A. 斯大林模式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专政 D. 新经济政策
6.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A. 自然灾害 B. 环境恶化 C. 地区冲突 D. 人口增长
二、材料解析题(第7题12分,第8题6分,共18分。)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中国 世界其他 国家
年代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数
1-400 28 62% 17 38%
401-1000 32 71% 13 29%
1001-1500 38 57% 29 43%
1501-1840 19 4% 453 96%
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材料三:“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
——傅莹《看世界》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和美国先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8. “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感悟中国共产党28年的浴血奋战历程。
材料二:“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片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或历史意义。(任选两幅)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会议是哪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详解
1. 【答案】D
【详解】A不符合题意,“割据称雄,争夺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结果。
B不符合题意,“奖励军功,授爵赐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
C不符合题意,“讨伐商纣,建立政权”是西周的建立。
D符合题意,结合材料“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故选D。
2. 【答案】B
【详解】A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
B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可知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述了农业、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综合性科技著作。C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D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
故选B。
3. 【答案】C
【详解】A不符合题意,表格说明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C符合题意,结合材料表格及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故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D不符合题意,《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故选C。
4. 【答案】A
【详解】 A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及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平等,所以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等级制度是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按血缘关系、财产关系、政治地位等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制度,材料内容未体现等级制度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专制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材料内容未涉及专制主义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材料与殖民主义的影响无关。
故选A。
5. 【答案】B
【详解】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实行。
B符合题意,结合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在寻找出路,美国的罗斯福上台后,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C不符合题意,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专政。D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在苏联实行。
故选B。
6. 【答案】B
【详解】ACD不符合题意,“自然灾害、地区冲突、人口增长”都不是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导致的严重的问题。
B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1)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3)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4)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故选B。
7. 【答案】(1)状况:公元1—1500年前间,我国科技发明数量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前间,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政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学生如答“八股取士”、“文字狱”、“闭关锁国”亦可)
(2)共同特点: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政治前提:英国: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3)原因:①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
【详解】(1))本题从第一问从材料一中表格数据信息比较可得出,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我国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第二问政策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角度作答即可。
(2)本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中“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可概括为: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第二问政治前提则据所学知识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的角度作答即可。
(3)本题第一问的原因可根据材料三中“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概括出:美苏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第二问政治和经济格局可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经济格局是全球化趋势。
8. 【答案】(1)井冈山会师: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占领南京“总统府”: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任选两项)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答出要点即可)
【详解】(1)本题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共产党组织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占领南京“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宣告了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本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二中“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及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第二问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答出要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