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陶弘景
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
二字,知道这一名称是如何来的吗?
知道是谁写的吗
它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也是由叶老先生亲笔题写的。
“见字如见人”圆润敦厚的字体正如正如叶圣陶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01
通过略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02
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仰慕之情,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
03
学习目标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年),原名张璇,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代表作品有《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叶圣陶,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他先后主编或编辑过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
教育刊物和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
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做
出了重要贡献,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
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他规范了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他编纂了汉语拼音方案,使学习汉语言变得简单,废除了烦琐复杂的古汉语旧制。
知识链接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辞世。3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背景链接
修润( ) 生疏( ) 商酌( ) 譬如( )
拖沓( ) 妥帖( ) 丁卯( ) 打拱( )
诲人不倦( ) 颠沛流离( )
rùn
zhuó
pì
tà
tiē
mǎo
diān pèi
huì
gǒng
shū
累
( )累赘
( )劳累
léi
( )连累
lèi
lěi
帖
( )妥帖
( )请帖
tiē
( )字帖
tiě
tiè
检查预习
繁碎:繁密细碎。
商酌:商量斟酌。
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帖:妥当合适。
譬如:比如。
朦胧:指月光不明或不清楚、模糊。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检查预习
点我放课文朗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叙述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表现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重之情。
整体感知
课文标题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哪些事情呢?这些事情分别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质?
请尝试运用下面提供的略读方法找出并概括。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略读建议:
(1)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要利用文章的标题、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
(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等。
略读课文
课文标题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哪些事情呢?这些事情分别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质?
第3段:描标点,修润文章
(细致认真、谦虚好学)
第4段:真诚送客,及时复信
(热情周到、关爱朋友)
第5段:谈写文章
(对己严)
第6段:删废字
(重视简洁)
第7段:规范“做” 和“作”
(认真负责)
略读课文
典型事件
待人厚
标点、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律己严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略读课文
围绕这些事情,作者又是如何评价叶圣陶先生的?
再次运用略读方法,找出这些评价性的语句,勾画出来。
第2段: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第3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第4段: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略读课文
第6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
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
第7段: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第8段: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
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略读课文
借助关键句,理清课文的思路。
(1)理解重要过渡句的作用。
第6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两个方面概括叶圣陶先生的品行——待人宽和律己严。
略读课文
借助梳理的事件、勾画的评价语,明确课文思路。
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理解结构通常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略读课文
三
四
第一部分(第1段):听闻叶圣陶先生逝世,心情悲哀。
第三部分(第3—5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二部分(第2段):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四部分(第6—8段):
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一
二
五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略读课文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并实践了略读的读书方法,通过整体感知,梳理了文章思路,了解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精神品质。
02
第二课时
体会作者情感
探究本文写法
感悟做人作文
解读人物形象
叶圣陶
精读课文
解读人物形象
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试着用这样的句子表述:
文章的___(具体词句),这里运用了____(写法),让我读到了一个_____的叶圣陶先生,他……
精读课文
分享交流
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字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与前面的“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换,“描”字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文章作者的尊重。
精读课文
分享交流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这里运用对比,写出叶圣陶先生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精读课文
分享交流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这里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直爽,对待工作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烦,努力工作的特点。
精读课文
分享交流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这里运用动作描写,通过送客的一系列动作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宽厚。
精读课文
分享交流
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
“坚决” 这个修饰词可见叶先生在“写作”上的要求是严格的,不可妥协的。
精读课文
体会作者情感
1.品味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情感的语句,体会深切的怀念和追思。
精读课文
(1)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思考: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双层的悲哀:
在除夕这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却传来不幸的消息。“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乐景衬哀景,倍增其哀。“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情深厚的老师及朋友,表达了张中行对叶老的尊敬与爱戴。
精读课文
(2)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思考:怎样理解结尾“深重的苦心”的含义?
深重的苦心:
深思熟虑、语重心长的良苦用心,这是对先生极高的评价。只要动笔,只要写作,就会想起先生的写作主张,这是对先生最好的怀念。
精读课文
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作者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体会深情的赞美和仰慕。
精读课文
1.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2.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3.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精读课文
张中行先生敬仰叶圣陶先生的人格。作为语文教育同行,张中行先生对叶圣陶先生的写话风格和简洁文风深以为然,对叶圣陶先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追求语文规范的品行充满敬意,对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深重的苦心感同身受。那是源于一位学者、作家的良知和责任。情到深处言至简,张中行先生把深沉的怀念、深挚的敬意、深远的忧虑埋藏在心底。
精读课文
探究本文写法
1.作者是如何通过平凡琐碎的小事向我们展现叶老的诸多品德的?
精读课文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些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先生的种种高贵品质。越是平凡,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们学习。
指事件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的记叙,小中见大,凸显人物的精神面貌。
以 小见 大
精读课文
探究本文写法
2.品读第4、5段,思考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精读课文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开头概括评价
中间具体叙述描写
结尾表达感悟
本文主旨是记人,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所以既有鲜明的形象又有动人的情感力量。
叙议结合
精读课文
理解写作主张
请找出文章关于语文主张的句子,加以体会。
1.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 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2.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
3.用语,标点,格式,体例统一,完全妥帖,力求完美。
精读课文
理解写作主张
张
主
作
写
A
重视简洁
多用短句
B
简洁到字
语言简明
C
主张写话
随意自然
D
写话风格
如话家常
精读课文
课时小结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记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一位做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的君子;
一位作文认真严谨、力求完美的学者;
一位事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先生。
学后感悟
感悟一: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两种过人品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应以此指导未来人生,从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感悟二: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的主张,对指导我们语言学习意义深远。如在写文章方面,哪怕是小到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请从做人和作文两个方面谈一下你学习本文的感受。
做人,真诚坦荡
作文,力求完美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立 德
躬行君子
为人师表
待人厚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回信
律己严
风格重写话
文风重简洁
写作求完美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