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单元限时练
八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
一、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一只空瓶子的温暖》一文,回答1—5题。(共11分)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作者魏得强)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2分)
人 物 事 件 心理反映
女儿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爸爸想教育女儿
爸爸 捡回瓶子 女儿__________
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惭愧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3分)
3.赏析下面句子。(2分)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4.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2分)
5.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2分)
(二)阅读《除夕情怀》一文,回答6—11题。(共13分)
除夕情怀
冯骥才
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已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国土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 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⑥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战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锗。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一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於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硎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6.请给本文两件事分别命名一个小标题,要求准确、新颖。(不超过四个字)(2分)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文意,分析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8.第⑥自然段中的“怔”和“梦幻般”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3分)
9.第⑨自然段作者叙写第二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10.站台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一个主要方面即可)(3分)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11.古诗文默写。(6分)
(1)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君主不得不终年累月奔波劳作,正如《式微》中所言:“微君之故, ?”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表现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是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君子好逑。(《关雎》)
(4)《子衿》中,“ , ”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急切的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古诗文阅读。(8 分)
[甲] 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到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 [甲]诗中的“杨花“在古诗中常象征 .谊染了离别的气氛。[乙]诗是“ "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甲]诗中的“ ” 和[乙]诗中的" ”都是指友人即将前往或经过的地方,点明友人此行路途遥远,都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赴远方的关切之情。(4分)
13.[甲] [乙]两诗虽然都是送别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4~18题。(14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教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轼。这里2指扶轼。 子贡:即端木赐,孔子的弟子。③舅:丈夫的父亲,公公。④苛:苛刻.暴虐。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⑥识:同“志”,记住。
14.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悉如外人: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子之哭也: (4)何为不去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B.问今是何世 斯是陋室
C.子之哭也 水陆草木之花 D.苛政猛于虎也 尝射于家圃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于式而听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今吾子又死焉。
18.桃花源人、秦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9.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4分)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1)选文中的“孩子”是指 (填人名) 。纵观全书,它就是一部 篇。(2分)
(2)结合选文,联系《傅雷家书》,谈谈选文结尾处傅雷所说的“期望”是什么。(2分)
三、积累·运用(16分)
20.根据拼音用正楷字体写出相应汉字。(2分)
xiāo mù
过了元( )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 ),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那才是地道的家乡味儿。
2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B.美丽乡村,要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C.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D.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没有压力和 目标的生活,不可能精彩。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今春楼市回暖,房价回升,令许多购房者叹为观止。
C.一个小孩突然横穿马路,52路公交车戛然而止,避免了一场车祸。
D. 舞蹈《千手观音》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于是同学们也如法炮制了一个节目。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B.《芳华》这部电影,不仅是编剧严歌苓青春年华,也是导演冯小刚葱茏岁月。
C.《朗读者》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造成的。
D.课外读琦君的《水是故乡甜》可以体验作者纯净、蕴籍的语言。
24.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清香吹来”。
B.“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句中西横线的短语分别属于补充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杜戏)选自《呐喊),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
D.“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25.班级开展以“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①【补写标语】我们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因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古老的民俗文化,这对于振兴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必不可少的。
请根据以上文字内容补全活动标语。(2分)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
②【探究材料】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下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二: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三: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③【表达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2分)
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观点:
理由:
四、写作·表达 (50分)
26.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一个家庭用来团聚、纪念或祭祀的日子,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此外,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老人祝寿的日子是节日,孩子出生的日子是节日,爸妈结婚的日子是节日……
请以“我家的节日”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题二: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人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经常检查反省自己,以便更好地与朋友相处,让自己的学业进步,促使自己不断地成长。
请以“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八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卷 答案
1. 吃惊 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并说明原因
2. 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一个劳动的尊
严——靠劳动吃饭;
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
三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3.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4.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
5.示例: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6.示例:(1)梦幻红酒(2)陌生知己。
7.环境描写,渲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开始夜饭,共度除夕,迎接新年的温馨气氛,烘托了“我”此时急切的心情。
8.“怔”表现了老汉瞬间的迟疑,不准备再卖东西,安心过除夕,但我的话又使他深深理解,“梦幻般”表现了我如愿以偿但又喜出望外心情。
9.更深刻、更有力表现“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和家人团圆。
10. 示例:①恪尽职守:看一个年轻人爬进车窗,拼命地往车里挣扎,站台上工作人员也拼命使劲往外拽他。②善解人意:为了忙年轻人回家过年,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
11. (1)胡为乎泥中
(2)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3)窈窕淑女
(4)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12 飘零 初唐四杰 五溪(或:夜郎西) 五津 (4分)
13 甲诗抒发了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如“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作者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乙诗体现出诗人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情感乐观豁达。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作者认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感情永恒,离别不必悲伤。
14 (1)全、都 (2)邀请 (3)你(您) (4)离开
15 B 表判断。A于是。就/竟然,居然;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比/在。
16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于式而听之
17 (1)(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2)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18 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答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
业,样和幸福。秦山妇人之所以不愿意离开生活的地方.是因为这里没有苛政。(意思对即可)
19 (1)傅聪 苦心孤诣的教子
(2)成为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0 宵 幕
21 C
22 A
23 A
24 C’
25 (1)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2)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现在的青少年忽视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洋节”。
(3)赞同观点一。理由:如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民族节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应该大力保护。
赞同观点二。理由:如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远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被淘汰也是正常的。
26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