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24章 圆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
第4课时 切 线 长 定 理
1、切线有哪些性质
A
l
o
根据切线的性质 , 遇到切点 , 连接半径 , 这是在圆中添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之一
方法技巧
复习回顾
根据切线性质,我们经常做的辅助线是什么
(1)过圆心
(2)过切点
(3)垂直于切线
任意两个作为条件就能推第三个结论
A
l
o
复习回顾
2、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
(1) 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给出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时,常过圆心作该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也就是“作垂直,证半径”。
(2)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也就是“连半径,证垂直”。
(1)利用定义(当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
(2)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3)切线的判定定理:
过半径的外端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判定方法常用辅助线
问题1:经过⊙O内一点P能作圆的切线吗?
问题2:过圆上一点呢?如何作?能作几条?
新知探究
?
讨论:
经过平面上一个已知点,作已知圆的切线会有怎样的情形?
l
o
l
o
P
P
不能做出切线
能做出切线,且只有1条
O
。
A
P
思考:假设切线PA已作出,A为切点,则∠OAP=90°,连接OP,可知A在怎样的圆上
问题3、经过圆外一点P,如何作已知⊙O的切线?
新知探究
?
讨论:
经过圆外一点P已知⊙O的切线的方法
新知探究
?
讨论:
O
·
P
A
B
O
思考:由作图可知经过圆外一点P已知⊙O的切线可以作出几条切线?
能做出2条切线,
作法:
(1)、连结OP
(2)、以OP为直径作圆与已知⊙O交于A、B两点
(3)、作直线PA、PB
则直线PA、PB为所求切线
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切线上,这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
O
P
A
B
切线与切线长的区别与联系:
(1)切线是一条与圆相切的直线;
(2)切线长是指切线上某一点与切点间的线段的长。
圆的切线长定义
新知解析
若从⊙O外的一点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是A、B,连结OA、OB、OP,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并证明你所发现的结论。
A
P
O
。
B
PA = PB
∠OPA=∠OPB
证明:
∵PA,PB与⊙O相切,点A,B是切点
∴OA⊥PA,OB⊥PB 即∠OAP=∠OBP=90°
∵ OA=OB,OP=OP
∴Rt△AOP≌Rt△BOP(HL)
∴ PA = PB ∠OPA=∠OPB
试用文字语言叙述你所发现的结论
?
讨论:
PA、PB分别切⊙O于A、B
PA = PB
∠OPA=∠OPB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A
P
O
。
B
几何语言:
反思:
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提 供了新的方法
新知解析
切线长定理
A
P
O
。
B
M
若连结两切点A、B,AB交OP于点M.你又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并给出证明.
OP垂直平分AB
证明:
∵PA,PB是⊙O的切线,点A,B是切点
∴PA = PB ∠OPA=∠OPB
∴△PAB是等腰三角形,PM为顶角的平分线
∴OP垂直平分AB
新知再探
?
讨论:
A
P
O
。
B
若延长PO交⊙O于点C,连结CA、CB,你又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并给出证明.
CA=CB
证明:
∵PA,PB是⊙O的切线,点A,B是切点
∴PA = PB ∠OPA=∠OPB
∴PC=PC
∴ △PCA ≌ △PCB (SAS)
∴AC=BC
C
?
讨论:
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于⊙O于点D、E,交AB于C。
B
A
P
O
C
E
D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OA⊥PA,OB ⊥PB,AB ⊥OP
(3)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AOP≌ △BOP, △AOC≌ △BOC, △ACP≌ △BCP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ABP △AOB
(2)写出图中与∠OAC相等的角
∠OAC=∠OBC=∠APC=∠BPC
新知再探
?
讨论:
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1、如图所示PA、PB分别切圆O于A、B,并与过圆上E点的圆的切线分别相交于C、D,已知PA=7cm,
(1)求△PCD的周长.
(2) 如果∠P=46°,求∠COD的度数
C
· O
P
B
D
A
E
例题精讲
(1)解:连结OA、OE、OB
∵PA、PB分别切圆O于A、B
∴PA = PB=7cm
∵DA、DC分别切圆O于A、E
∴DA = DE
同理可得:CE = CB
∴△PCD的周长=PD+PC+DC
=PD+PC+DE+EC
=PD+DA+PC+CB
=PA+PB=14
例1、如图所示PA、PB分别切圆O于A、B,并与过圆上E点的圆的切线分别相交于C、D,已知PA=7cm,
(1)求△PCD的周长.
(2) 如果∠P=46°,求∠COD的度数
C
· O
P
B
D
A
E
例题精讲
(2)解:连结OA、OE、OB
∵PA、PB分别切圆O于A、B
∴∠P+∠AOB=180°
∴OA⊥PA,OB ⊥PB
∴∠AOB=134°
∵DA、DE分别切圆O于A、E
∴∠ODA=∠ODE,DA=DE
△AOD≌ △EOD(SAS)
∴∠DOA=∠DOE
同理可得:∠EOCA=∠BOC
∵∠AOB= ∠AOE+ ∠EOB= 2(∠AOD+ ∠EOC)
∴ ∠COD= ∠AOD+ ∠EOC=134°÷2=67°
②
∠DOE=________
若∠P= α , 则
P
B
.
D
C
E
O
A
.
.
①
若PA=a,则△PDE
的周长为_______
拓展:
如图,从⊙O外一点P作⊙O的两条切线,分别切⊙O于A,B,在AB 上任取一点C作⊙O的切线分别交PA、PB于D、E
2a
1、如图, 直角梯形ABCD中 , ∠A=90° , AD//BC, E为AB的中点, 以AB为直径的圆与边CD相切于点F.试猜想CE , DE的位置关系以及CD 与 AD , BC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A
B
C
D
E
F
解: CE⊥DE , CD=AD+BC. 连结EF
∵ ∠A= 90° ,
∴ AD与⊙E相切.
∵ CD与⊙E相切.
∴ ∠ FDE= ∠ADC,
AD=DF
1
2
同理得:∠ ECF= ∠BCD,
CF=BC
1
2
∵ AD//BC
∴∠ADC+∠BCD=180°.
∴ ∠EDF+ ∠ECF=90°.
∴ ∠DEC=90°.
∴ CE⊥DE
∴ CD=DF+CF=AD+BC.
∴ CE⊥DE ,CD=AD+BC
能力提升
变式(一) :
如图, 直角梯形ABCD中 , ∠A=900 , AD//BC, E为AB上一点,且DE平分∠ADC, CE平分∠BCD,以AB为直径的圆与边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线段CD与AD, BC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理由.
A
B
C
D
E
F
解: (1)以AB为直径的圆与CD相切.
∵ DE平分∠ADC, CE平分∠BCD,且∠A= ∠B= 90° ,
过点E 作 EF⊥CD 于 F.
∴ 以AB为直径的圆与边CD相切.
∴AE=EF=BE= AB.
1
2
(2) CD=AD+BC.
∴CD=DF+CF=AD+BC.
∴ AD=DF
∴ AD与⊙E相切.
∵ ∠A= 90° ,
∵ CD与⊙E相切.
同理: BC=CF
能力提升
变式(二):
如图, 直角梯形ABCD中 , ∠A=900 , AD//BC, 且CD=AD+BC, 以AB为直径的圆与边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A
B
C
D
F
E
M
解: 以AB为直径的圆与CD相切.
取AB的中点E, 则点E即为以AB为直径的圆的圆心,过点E作 EF⊥CD 于 F,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M
能力提升
易得:△AED≌ △EOD(ASA)
∴AD=MB
∵CD=AD+BC
∠ADE= ∠BME
∵CD=MB+BC=CM
∴∠CDE= ∠CMD
∴∠CDE= ∠ADE
∴△AED≌ △FDE(AAS)
∴∠DAE= ∠DFE=90°
AE=AF
∴以AB为直径的圆与CD相切.
如图,⊙O的直径AB=12 cm,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DE切⊙O于E,交AM于D,交BN于C. 设AD=x,BC=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x
y
y-x
F
拓展提升1
解:过 D点作DF⊥BC,垂足为F ,
易得FC=y-x,DC=x+y,DF=12
由勾股定理得:
122 +(y-x)2 =(y+x)2
4xy=144
y=
(浙江省竞赛题)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弧的三等分点,过B、C两点的半圆O的切线交于点P,若AB的长是2a,求PA的长.
拓展提升2
60°
30°
a
2a
1.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小 结:
A
P
O
。
B
E
C
D
∵PA、PB分别切⊙O于A、B
∴PA = PB ,∠OPA=∠OPB
OP垂直平分AB
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必须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
P
B
A
O
(3)连结圆心和圆外一点
(2)连结两切点
(1)分别连结圆心和切点
常作辅助线方法
我们学过的切线,常有 五个 性质: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6、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