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2分)
A.鸡豚(tún) 挑逗 (tiāo) 迸溅(bèng) 白日斜 (xié)
B.伫立(chù) 沉淀(diàn) 瞬息(shùn) 腊酒浑 (hūn)
C.颤抖(zhàn) 孱头(càn) 决眦(cì) 忍俊不禁(jìn)
D.尴尬(gà) 枯槐(huái) 矜持(jīn) 盘虬卧龙(qi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遗憾 忏悔 深闭财门 沧然涕下
B.怀恋 凝望 垂垂墓老 淅淅沥沥
C.渺小 魂魄 血气方钢 荒草凄凄
D.镇静 猥琐 惹人费神 灼灼其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半期考试,数学71分,外语也是71分,都是差1分就及格,真是祸不单行。
B.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D.三月的龙湖公园,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以赏花的过程为顺序组织材料,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赞美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B.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文中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实际上也是作者的成长经历。
C.《外国诗二首》中的两首诗写的都是对人生的思考,第一首借用具体的形象来阐释哲理,第二首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指的是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
D.《登飞来峰》一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
5.下面四幅图画与本单元的四篇诗歌有关,这四首诗歌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时间季节,按时间季节的先后顺序将这四首诗歌排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望岳》 ②《未选择的路》 ③《游山西村》 ④《已亥杂诗》
A.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需要爱。在爱的怀抱中,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没有了爱,谁来阻塞我们人生的风雨。
B.还在读专科学校时,贾平凹就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时至今日,已有50多部作品先后获得国内国际的文学大奖。
C.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D.影院《2019大阅兵》3D片的立体效果真好,在屏幕上,我军官兵排成整齐的方阵,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仿佛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8.诗词默写。(6分)
⑴杜甫《望岳》一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有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表明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8分)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3分)
答: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3分)
答: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2分)
答: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诗词鉴赏(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 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分)
答:
11.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文言文阅读(15分)
陋室铭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列子不受粟》: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①者,曰:“列御寇②,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不好士乎?”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③。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④而拊⑤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乐。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选自《列子》)
【注释】①郑子阳:郑国叫子阳的丞相。②御寇:即上文的列子。③秉:古代量词,十六斗为一薮,十薮为一秉。④望:怨恨,埋怨。⑤拊:拍打。
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谈笑有鸿儒( )(2)无案牍之劳形( )
(3)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 )(4)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答:
(2)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答:
15.甲文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列子不受郑相子阳之粟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分别用文中原话作答。(3分)
答:
16.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刘禹锡、子列子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答:
(三)记叙文阅读(15分)
故乡的路
方欣来
①老家门前那座山,始终在时间里沉默着。那山叫红阳山,很好的名字,可以想象成一幅画,太阳把它照得亮堂堂的,到处散发着红色的光辉。山上长满了红杉树,密密匝匝的,黄色的松针落下来,铺了一地,阳光一照,如金丝线一样闪着光。在这金黄的气氛里,偶有几处光滑的石壁裸露着,呈现出岁月的沧桑。
②羊肠般的土路,成了山、稻田与村庄之间的纽带。这条路坑坑洼洼,高低起伏,雨一下,滑溜溜的,走在路上像在荡船。那个雨夜,时年三十二岁的奶奶突然得了急病,爷爷急得汗水直冒,与人绑了担架,抬着奶奶,风一般往杨林镇上的医院赶。可是,路还没走上一半,奶奶眼一闭便去了,任凭爷爷怎么呼天抢地也无济于事,只有风掀着红杉树,发出一阵阵呜咽。
③山,沉默着。路,也沉默着。它们用巨大的沉默,把一个个日子填满。
④在巨大的沉默里,我的父亲两岁没了娘,也学会了沉默。在那些南瓜红薯当饭的日子里,父亲一边放牛,一边偷着去学校听课,几年时间竟断断续续上完了几年课程,并练出一手好字。1966年的冬天,父亲穿上军装,沿着土路走向山外的世界,成为一名铁道兵。或许是命运早已安排好的,以至于他后来常常对我说,他这辈子都与交通事业有缘。
⑤人一生都在路上走,不管走了多远,都无法走出故乡的版图。父亲在外忙活了几年,见了很多风雨。1971年退伍后,又成为村里的民兵营长。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带领民兵们修一条宽阔的通向山外的路,然而这个愿望迟迟没能实现。1972年那个下雪的冬天,父亲通过考试得以招工进城,成了一名普通的公路人。那个冬天,雪下得很大,把门前的山、山上的树,还有田野和那条曲曲折折的土路全覆盖了。洁白的雪,照亮人的目光,也照亮了父亲的行程。
⑥爷爷和村民们仍在那个闭塞的山里,固守着一份贫瘠和辛苦,一任山风吹老容颜。在贫瘠的山里,爷爷这个我一直没有读懂的勤勤恳恳的老农人, 1983年离世,始终没走出山村一步,一条土路丈量了他的一生。
⑦我到城里上班后,回乡的次数逐渐减少,后来听说村子里的几个娃儿每天很早起床,赶往十余里开外的杨林镇上学。有了匆忙的脚步,便有了希望。偶尔回乡,在村子里转悠,山还是那座山,月亮还是那行走了千年的月亮。月光,洒在山边那些新砌起的一栋栋楼房上,成了一抹极美的景致。
⑧2013年适逢国家大兴乡村公路建设,良好的政策犹如送暖的春风,让已近暮年的父亲终于坐不住了,他几乎一天到晚在路上跑。忙啥呢?一句话:四处帮着筹集资金,必须修通家乡的那条土路。他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我不清楚。我只晓得2014年的那个早春,雪花未停,他便带着施工队进了场。纷纷扬扬的雪花,在装点他的行色。
⑨翌年四月,路终于竣工,红阳村也迎来了它自己的节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汽车的喇叭声在堆砌的绿色中悠长地划过,打破了大山的沉默。那一天,从不喝酒的父亲破例喝了不少酒,走在路上,晃晃荡荡。醉与醒之间,那玉带似的路,忽然宽大起来,仿佛融入了他的心里。我看到了他的眼角有湿润的痕迹,这么大岁数的人,竟像个孩子。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8日)
17.选文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试分析好处。(2分)
答:
18.文章题目是《故乡的路》,而开篇却写山,这是为什么?(2分)
19.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填满”?(2分)
它们用巨大的沉默,把一个个日子填满
答: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人一生都在路上走,不管走了多远,都无法走出故乡的版图。
答:
21.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3分)
醉与醒之间,那玉带似的路,忽然宽大起来,仿佛融入了他的心里。
答:
22.文中一家三代不同的经历,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答:
(四)名著阅读(8分)
23.阅读《海底世界》回答问题: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________,主要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手乘坐__________船长的__________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4分)
(2)请你结合小说中的几个情节说说尼摩船长的形象。(不少于两点)(4分)
答:
三.写作(50分)
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意志,不负芳华,成长的路上洒下声声欢歌。欢歌是愈挫愈勇时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亲爱的同学,一路前行,你有怎样的欢歌?
请以“一路欢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2分)
A.鸡豚(tún) 挑逗 (tiāo) 迸溅(bèng) 白日斜 (xié)
B.伫立(chù) 沉淀(diàn) 瞬息(shùn) 腊酒浑 (hūn)
C.颤抖(zhàn) 孱头(càn) 决眦(cì) 忍俊不禁(jìn)
D.尴尬(gà) 枯槐(huái) 矜持(jīn) 盘虬卧龙(qiú)
【答案】A
【解析】A项中“挑逗”的“挑”应读“tiǎo”,“白日斜”的“斜”应读“xiá”,有2项错误;B项中“伫立”的“伫”应读zhù;“腊酒浑”“浑”应读“hún,有2项错误;C项中“颤抖”的“颤”应读chàn,“决眦”的“眦”应读“zì”,“忍俊不禁”的“禁”应读“jīn”,有3项错误;D项中没有错误。故答案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遗憾 忏悔 深闭财门 沧然涕下
B.怀恋 凝望 垂垂墓老 淅淅沥沥
C.渺小 魂魄 血气方钢 荒草凄凄
D.镇静 猥琐 惹人费神 灼灼其华
【答案】D
【解析】A项中“深闭财门”的“财”应为“柴”,“沧然涕下”的“沧”应为“怆”;B项“垂垂墓老”的“墓”应为“暮”,C项中“血气方刚”的“钢”应为“刚”,“荒草凄凄”的“凄”应为“萋”。故答案选D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半期考试,数学71分,外语也是71分,都是差1分就及格,真是祸不单行。
B.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D.三月的龙湖公园,草长莺飞、柳暗花明,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答案】C
【解析】A项中两科不及格并不是什么祸事,如果是一种幽默的说法,则“祸不单行”应加引号,用来表示特殊的含义;B项中“忍俊不禁”已经包含了“笑”,与后面的“笑”语义重复。D项中“柳暗花明”现在一般使用的是它的比喻意义而不是原意,指困境中蕴藏着希望,可改为“花红柳绿”。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以赏花的过程为顺序组织材料,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赞美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B.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文中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实际上也是作者的成长经历。
C.《外国诗二首》中的两首诗写的都是对人生的思考,第一首借用具体的形象来阐释哲理,第二首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指的是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
D.《登飞来峰》一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的所见所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
【答案】C
【解析】C项中第二首《未选择的路》借用具体的形象来阐释哲理,是一种象征的手法,不是比喻的手法。
5.下面四幅图画与本单元的四篇诗歌有关,这四首诗歌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时间季节,按时间季节的先后顺序将这四首诗歌排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望岳》 ②《未选择的路》 ③《游山西村》 ④《已亥杂诗》
A.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季节的常识性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细微差别的辨识能力,属于发散思维题的类型,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由“齐鲁青未了”中是“青”而不是“绿”可知《望岳》中的季节是春夏之交或者夏季;由“柳暗花明”、“春社”可知《游山西村》的季节在早春,即农历的二月。由“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可知《未选择的路》是秋天,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可知《已亥杂诗》的季节大致为仲春或暮春。由此可见,①不可能排在第一,故排除A,②是秋天,应排在最后,故排除C,①是春夏之交或者夏季,③是早春,故③应在①之前,故答案选B。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需要爱。在爱的怀抱中,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没有了爱,谁来阻塞我们人生的风雨。
B.还在读专科学校时,贾平凹就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时至今日,已有50多部作品先后获得国内国际的文学大奖。
C.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D.影院《2019大阅兵》3D片的立体效果真好,在屏幕上,我军官兵排成整齐的方阵,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仿佛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答案】C
【解析】A项中,“阻塞”用词不当,可改为“阻挡”;B项中,“多次”与“多篇”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中一项;D项中,用词不当,“强壮有力”多指身体,不能修饰“步伐”,可改为“强劲有力”等词语。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答案】B
【解析】排列句子顺序,应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句子中的中心句、总结句,句子之间的承接、转折、解释说明等关系都是应注意的关键。在题干的句子中,第①句是总起,点出竹“入诗入画”;故第①句应排在第一,第③句承接第①句“入诗入画”的特点,应排在第二;剩下的②、④、⑤分别从竹的品质、人格写照(精神)、画竹的原因进行阐释,第④句的精神是内容的升华,应排在语段的最后。其中第②句的品质应在第⑤句的原因之前,也就是按照品质、原因、精神的顺序排列,即按照②⑤④的顺序进行排列。
8.诗词默写。(6分)
⑴杜甫《望岳》一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有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表明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名句的积累。
9.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8分)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3分)
答:
【答案】(任选其一)
材料一: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材料二: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分三步:第一步要审清题目,读懂材料。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炼要点。细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提炼概括。一般的答题思维是“什么(谁)”“是什么”“怎么样”。材料一显然是在谈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见字如见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材料二则是关于“诉求”的重要性的,回答时一定要扣住“诉求”的地位和重要性,需要我们怎样等方面来写。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3分)
答:
【答案】示例: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 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要根据小岚的态度,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态度进行劝说,首先要有称呼,其次举出对方容易接受的理由,可以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中学生的职责等方面进行劝说,语言要诚恳。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2分)
答:
【答案】示例:书写中华汉字,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宣传语的书写。要结合汉字结构具有丰富意思或独特的书写审美来拟写宣传语,最好做到句式工整,运用对偶的修辞,做到言简意赅,有鼓动性。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诗词鉴赏(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 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分)
答:
【答案】.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村民俗。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颔联和颈联的相关内容,然后在明确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景物描写,描写山西村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颈联“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则描绘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重在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
11.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答案】“无时”一词写出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和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无时”是随时的意思。从中可以体会诗人对山西村的热爱,与农民的亲密无间,以及想要隐居此地,惬意生活的愿望。
文言文阅读(15分)
陋室铭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列子不受粟》: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①者,曰:“列御寇②,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不好士乎?”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③。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④而拊⑤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乐。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选自《列子》)
【注释】①郑子阳:郑国叫子阳的丞相。②御寇:即上文的列子。③秉:古代量词,十六斗为一薮,十薮为一秉。④望:怨恨,埋怨。⑤拊:拍打。
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谈笑有鸿儒( )(2)无案牍之劳形( )
(3)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 )(4)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答:
(2)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答:
15.甲文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列子不受郑相子阳之粟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分别用文中原话作答。(3分)
答:
16.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刘禹锡、子列子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答:
【答案】1.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现在面有饥色,相国听了派人送粮给你,你不接受,岂不是命该这样吗!根据句意、句子陈述对象的变化、句式特点和句子结构可知分别在“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后面断句。
【答案】2.(1)大儒,博学的人 (2)使……劳累 (3)送给 (4)最终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识记能力。(1)(2)两个句中加点词为课内重点注释词语,要注意“劳”的特殊用法,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3)(4)加点词语为课外词语,可结合上下文推断,也可联系课内文方文,由课内词语的释义进行判定,如“遗”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的“遗”,意思是“供给”,“语”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卒获有所闻”的“卒”,意思是:终于,最终。
【答案】3.(1)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2)列子风到使者,再三辞谢不接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对文段的意思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每个词意,最后结合句式特点连缀成完成句子。(1)句中应注意“调”是“弹奏”的意思,“素”是“不加装饰”的意思,“金经”是“佛经”的意思。(2)句中“再”是“两次”的意思。
【答案】4.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乙: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只要在理解文章大体意思基本上,结合题目要求,找出相关语句即可。
【答案】5.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人物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在把握两文主题基础上进行比较。《陋室铭》的主题是: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子列子不受粟》通过列子拒收赠粟的故事,表现了列子洁身自好、知人识人的特点。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刘禹锡和子列子两人身上共同的生活情趣。
参考译文:
列子贫困,面容有饥色。有人告诉郑子阳说:“列御寇是有道之士。住在你的国内而贫困,您莫非不爱贤士吗?” 郑子阳就派官员送米粟给他。列子见到使者,再三辞谢不接受。
使者走了,列子进屋里,他的妻子埋怨他而拍着胸说:“我听说有道人的妻子,都能得到安乐,而我们现在面有饥色。相国听了派人送粮给你,你不接受,岂不是命该这样吗!” 列子笑着说:“相国并不是自己了解我,而是听别人说了才送来粟给我,等到(将来)怪罪我(的时候),也会是因为别人的话,这就是我不接受的原因。”最终,人民果然造反而杀了子阳。
(三)记叙文阅读(15分)
故乡的路
方欣来
①老家门前那座山,始终在时间里沉默着。那山叫红阳山,很好的名字,可以想象成一幅画,太阳把它照得亮堂堂的,到处散发着红色的光辉。山上长满了红杉树,密密匝匝的,黄色的松针落下来,铺了一地,阳光一照,如金丝线一样闪着光。在这金黄的气氛里,偶有几处光滑的石壁裸露着,呈现出岁月的沧桑。
②羊肠般的土路,成了山、稻田与村庄之间的纽带。这条路坑坑洼洼,高低起伏,雨一下,滑溜溜的,走在路上像在荡船。那个雨夜,时年三十二岁的奶奶突然得了急病,爷爷急得汗水直冒,与人绑了担架,抬着奶奶,风一般往杨林镇上的医院赶。可是,路还没走上一半,奶奶眼一闭便去了,任凭爷爷怎么呼天抢地也无济于事,只有风掀着红杉树,发出一阵阵呜咽。
③山,沉默着。路,也沉默着。它们用巨大的沉默,把一个个日子填满。
④在巨大的沉默里,我的父亲两岁没了娘,也学会了沉默。在那些南瓜红薯当饭的日子里,父亲一边放牛,一边偷着去学校听课,几年时间竟断断续续上完了几年课程,并练出一手好字。1966年的冬天,父亲穿上军装,沿着土路走向山外的世界,成为一名铁道兵。或许是命运早已安排好的,以至于他后来常常对我说,他这辈子都与交通事业有缘。
⑤人一生都在路上走,不管走了多远,都无法走出故乡的版图。父亲在外忙活了几年,见了很多风雨。1971年退伍后,又成为村里的民兵营长。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带领民兵们修一条宽阔的通向山外的路,然而这个愿望迟迟没能实现。1972年那个下雪的冬天,父亲通过考试得以招工进城,成了一名普通的公路人。那个冬天,雪下得很大,把门前的山、山上的树,还有田野和那条曲曲折折的土路全覆盖了。洁白的雪,照亮人的目光,也照亮了父亲的行程。
⑥爷爷和村民们仍在那个闭塞的山里,固守着一份贫瘠和辛苦,一任山风吹老容颜。在贫瘠的山里,爷爷这个我一直没有读懂的勤勤恳恳的老农人, 1983年离世,始终没走出山村一步,一条土路丈量了他的一生。
⑦我到城里上班后,回乡的次数逐渐减少,后来听说村子里的几个娃儿每天很早起床,赶往十余里开外的杨林镇上学。有了匆忙的脚步,便有了希望。偶尔回乡,在村子里转悠,山还是那座山,月亮还是那行走了千年的月亮。月光,洒在山边那些新砌起的一栋栋楼房上,成了一抹极美的景致。
⑧2013年适逢国家大兴乡村公路建设,良好的政策犹如送暖的春风,让已近暮年的父亲终于坐不住了,他几乎一天到晚在路上跑。忙啥呢?一句话:四处帮着筹集资金,必须修通家乡的那条土路。他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我不清楚。我只晓得2014年的那个早春,雪花未停,他便带着施工队进了场。纷纷扬扬的雪花,在装点他的行色。
⑨翌年四月,路终于竣工,红阳村也迎来了它自己的节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汽车的喇叭声在堆砌的绿色中悠长地划过,打破了大山的沉默。那一天,从不喝酒的父亲破例喝了不少酒,走在路上,晃晃荡荡。醉与醒之间,那玉带似的路,忽然宽大起来,仿佛融入了他的心里。我看到了他的眼角有湿润的痕迹,这么大岁数的人,竟像个孩子。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8日)
17.选文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试分析好处。(2分)
答:
18.文章题目是《故乡的路》,而开篇却写山,这是为什么?(2分)
19.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填满”?(2分)
它们用巨大的沉默,把一个个日子填满
答: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人一生都在路上走,不管走了多远,都无法走出故乡的版图。
答:
21.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3分)
醉与醒之间,那玉带似的路,忽然宽大起来,仿佛融入了他的心里。
答:
22.文中一家三代不同的经历,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答:
【答案】1.时间顺序写了祖孙三代人的经历。好处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作答时抓住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时年三十二岁的奶奶得了急病,爷爷呼天抢地,父亲只有两岁;1966年的冬天,父亲穿上军装;1971年退伍后,又成为村里的民兵营长;1972年父亲成了一名普通的公路人;1983年爷爷离世;2013年父亲筹集资金;2014年开始修建家乡的那条土路;2015年四月,路终于竣工。按照顺叙的作用回答好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答案】2.写了山的风景优美,树木丛生,更体现了故乡的闭塞,交通落后。为后文的情节做铺垫,突出了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段落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可以从两方面回答:内容上,太阳照得散发着红色的光辉,如金丝线一样闪着光都体现了景色优美;老家门前的位置,光滑的石壁体现了故乡的闭塞,交通落后;突出了主题。为而后文写到山路坑洼,奶奶去世,爷爷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做了铺垫。
【答案】3.满”是装满、塞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故乡的闭塞寂静,更体现了故乡落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先解释词语的表层意思, “填满”是动词,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山和路都沉默,每个日子都沉默,体现故乡的闭塞寂静,更体现了故乡落后。
【答案】4.达了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中人物情感。 文章中心表达的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道路,父辈所作出的努力,从而体现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而句子所表达的是父亲离开家乡时的情景,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是自然的。
【答案】5.用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把故乡修好的山路比作玉带,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路的狭长,蜿蜒的特点。而忽然变得宽大起来,则是我的想象,更体现了人们对修建故乡路的迫切愿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句子,赏析句子一般要从写法、内容、作用、情感的角度分析。“那玉带似的路”是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山路的狭长;而宽大起来,“仿佛融入了他的心里”则是想象,是人们迫切愿望的体现。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想象则能增强艺术感染力。
【答案】6.孙三代爷爷一辈子没有离开故乡,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故乡修路,我虽然离开家乡,但心系家乡,关注家乡。他们的经历启示我们要想改变命运,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针对内容谈体会。通过三代人的经历,可以得出启示。
例如:父亲边放牛边学习,并练了一笔好字,最后走出大山。父亲的经历启示我们要改变命运,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四)名著阅读(8分)
23.阅读《海底世界》回答问题: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的________,主要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手乘坐__________船长的__________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4分)
【答案】 凡尔纳 阿龙纳斯 尼摩船长 鹦鹉螺号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海底两万里》的作者、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注意识记与积累。
【点睛】 名著导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常与文学常识在一起进行考查。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 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 需要平时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2)请你结合小说中的几个情节说说尼摩船长的形象。(不少于两点)(4分)
答:
【答案】 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可以看出尼摩船长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反抗压迫的战士;从“南极冰山脱险”可以看出尼摩船长英勇顽强镇定沉着;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可以看出尼摩船长同情弱者,心地善良;从“击退土著人袭击”可以看出尼摩船长知识渊博,沉着冷静;从“含泪掩埋同伴”可以看出尼摩船长外表冷郁,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义。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解答此题,既要根据选段内容,又要结合其他章节故事情节。尼摩船长是个学识渊博的人,“鹦鹉螺号”堪称神船,设计独到,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尼摩船长是他的设计师。尼摩船长也是一个果断冷静、英勇果敢的人,在南极时出现了一系列的事故,开始被海底融化的巨大冰块压住了,船长凭借他的丰富经验,果断采取措施,使船恢复了平衡。而在攻击“复仇号”时,我们又看到了尼摩船长强烈的复仇愿望,他的善良又深藏仇恨。总之,尼摩船长始终是神秘的,但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热爱海洋、善良的好船长,他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正直善良。
三.写作(50分)
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意志,不负芳华,成长的路上洒下声声欢歌。欢歌是愈挫愈勇时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亲爱的同学,一路前行,你有怎样的欢歌?
请以“一路欢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真题解析】
题一:
审题:该题为命题作文,“一路欢歌”中有两个关键词:“一路”和“欢歌”。“一路”即“一条路”,通过提示语“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意志,不负芳华,成长的路上洒下声声欢歌”可以理解为求学的路、奋斗的路、成长的路等;“欢歌”欢快的歌声,这里是比喻义,意思为“乐观”“愉悦”“欣喜”等,通过提示语“欢歌是愈挫愈勇时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由此可以确定“一路欢歌”的写作内容,可以写成长过程中的欢快,奋斗过程中的愉悦、获得成功的欣喜等。
构思:在写作过程中,要突出“一路”,“一路”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欢歌”是写作的重点,要写出什么事件使我高兴、使我愉悦、使我兴奋,使我变得幸福快乐。
选材:在选材上,“一路欢歌”可写追求梦想的幸福和甜美;可以写奋斗拼搏的乐观与勇敢,也可写走向成功兴奋与喜悦。一路欢歌”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眼睛失明的海明威老人,因为“一路欢歌”写成名著《老人与海》,被受伤痛折磨的保尔因为“一路欢歌”战胜了诸多困难,成为钢铁战士;张海迪因为“一路欢歌”自学成才,成为年轻人学习的典范;史铁生因为“一路欢歌”思念出秋天的美丽……这些事件都可以作为素材运用到作文当中。
写法:这篇作文适宜写记叙文,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提取材料,并进行筛选,选择印象深的人、事或情,采取“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写法,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欢歌”写细,把“欢歌”写深、写透,写出真情实感 ,以情感打动读者。
【范文】
一路欢歌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一生有你陪伴,一路欢歌不断。——题记
回眸十五年成长历程,流连于心灵的湖畔,因有你们的陪伴,我才能笑对辛酸与苦楚,独享一份恬淡与从容。品一杯香茗,听一曲欢歌,往事的音符在笔端的字里行间跳跃,组成我一路向前的幸福乐章。
爱似琴音
夜幕降临,街上华灯初上。我在房间中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托腮思索。窗外透进来桔黄色的灯光,打在你给我洗好的水果上,泛着诱人的光泽。可我却无意于这些,倦意不停歇地向我袭来,终于我忍不住伏案小憩。依稀间,听到你轻轻推开房门,踮起脚悄悄走到我身边,将一件羊毛外套小心翼翼地披到我身上……尽管你的每一个动作都谨小慎微,但再轻也被细心的我察觉,我纹丝不动,静静地享受着这天下母亲都不厌烦的举动,享受着你无微不至的疼爱。爱似琴音,绵长而又细腻。母亲啊,正是你的爱,让我的身体里充满力量。
爱似笛音
课间闲逛,去办公室取作业。走近你的办公桌我闻到浓浓的药味!是的,你的杯子中飘出的不是淡淡的普洱茶香,或者是牛奶的甜。哦,原来你在带病为我们上课!难怪你看起来脸色略显苍白,声音虚弱,板书的字虽一如既往的隽秀,却少了几分力道。课下你不厌其烦地解惑答疑,微笑着面对我们每一个人。看到你温柔的目光,我的心头热热的,心底里描摹出你的形象:阳光里粉笔雪尘飞扬,三尺讲台上你豪情万丈,讲解精辟让我豁然开朗。病痛打不倒你,你柔弱而坚强。爱似笛音,清远而又嘹亮。恩师啊,正是你的爱,让我人生有了榜样。
爱似筝音
秋高气爽,天上大雁成行。我漫步于林荫道上,回忆起曾和你手牵着手,一路欢声笑语,指缝间流过几米暖阳。在我伤心时你会第一个拍拍我的肩膀,而我开心时一定是最先跑去与你分享。我们相遇、相识又相知,优点一样少缺点一样多,我们是死党。不得不惊叹,擦肩而过的人成千上万,不早不晚,偏偏是我们站在彼此面前,难道不是缘分使然?后来你随父亲去了远方,我们有了距离,但我们的心永远是零距离。你说你不过是为了将来的惊喜相遇潜伏到另一个城市而已。 爱似筝音,清澈而又动人。朋友啊,正是你的爱,让我路上有了知音。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著……”感谢你们,用爱的音符谱写我一生的欢乐乐章!
【名师点评】
立意:从立意上看,文章构思新颖。作者以往事入题,组成一路向前的幸福乐章,体现了“一路欢歌”这一主题,平凡的事例却体现出深刻的含义“一路欢歌”就是那“爱的音符”。
选材:从内容上看,写成长之路上的亲情、恩师、朋友,内容丰富多彩。事例描写细腻典型,再加上修辞手法和引用诗句的巧妙结构,使文章文采陡增,,充分展现了小作者厚重的文学底蕴。
结构:在结构上更是别具匠心:首先是小标题富含深意,比喻形象,不但与文中所写情感相配合,而且使文章层次明晰;其次是三个主体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的设计也很讲究,行文显得整齐对仗,体现出作者对文章整体布局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