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9 13:4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橘子》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5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孩子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抢答比赛,看看上节课的知识谁掌握的好。有信心吗
63÷3=21 36÷3=12 84÷4=21
60÷6=10 69÷3=23 84÷2=42
二:情境导入、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吗?生:看过。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师父唐僧去取经,一天,兄弟三人外出化缘,他们找到了这些橘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四筐,每筐10个,旁边还有8个散的,一共48个橘子。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啊!回答的是既细致又完整!
师:现在兄弟三人要把橘子带回去了,大家觉得三人应该怎样分配才比较合理呢?说说你的想法.
师:是啊,每人都带同样多的橘子,这样才是公平的做法,范英美真是一个公正处事的孩子!根据这件事情,结合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大家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平均每人能分到多少个橘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为后面尝试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尝试列式
师:你能完整地把问题再说给大家听一听吗?谁还想说?(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个?)
师:大家今天发言很积极,数学课就是要这样,有想法就举手,大声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和别人一起交流,大家说对吗?那3人各能分到多少个橘子呢?刘欣妍提的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很想一探究竟,那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只列式,不计算。
生:48÷3=( )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试着说说吗?先跟你的同桌小声说一说。
生:48÷3表示把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各能分到多少个个橘子?
设计意图:这里引导学生完整地提出问题,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通过说一说算式的含义,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为后面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分物活动: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
师:究竟每人各能分到多少呢?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帮助兄弟三人分一分呢?
1、摆一摆、想一想
师:我们用小棒来代替橘子,可以吗?师: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快速、轻轻地摆好学具。说说你是怎么摆的?(生:橘子每筐10个,小棒每捆10根,所以我摆了4捆零8根小棒表示48个橘子)
师:和他一样的请举手。好的。
师:请孩子们快看学习要求,(课件出示)大声读一读吧!
(1)同桌两人合作一起分小棒,一人边操作边说说分的过程,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边认真看边仔细听。同桌两人各分一次。
(2)结合刚才分的过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口算的。
设计意图:在动手分物之前,孩子们在摆、想的过程中,对即将进行的操作有一个简单的规划、分析,培养孩子有序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同桌一起互分、互看、交流口算的过程中,对分物的过程更加明晰和了解,为后面引导孩子结合分物及口算的过程尝试用除法竖式计算、以及用分物过程解释竖式每一步的意义做好铺垫。
师:看明白了吗?谁还有问题?请大家先想一想你准备先分哪部分、再分哪部分呢?想好了,就开始动手试一试吧!
2、分一分、算一算
生动手分、算,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3、说一说
师:谁能上来跟大家分享下你的分法?注意边分边说清楚你分的过程。
(1)指名生上台展示:
学习成果预设:
生:我是先分整捆的,把4捆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1捆,也就是10根。3人共分走3捆, 30÷3=10;还剩下1捆零8根。把1捆拆开成10根,和8根合在一起,再把18根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又分到6根,18÷3=6;每人共分到16根,10+6=16
师:大家认为张新竹同学演示的清楚吗?和他一样分法的孩子举手。老师有问题想采访一下可以吗?你为什么选择先分整捆的呢?
生:先分整捆的比较方便,而且分两次就能全部分完了。
师:你为什么不先分零散的8根呢?
生:如果先分零散的也可以,但没有先分整捆的方便,我刚才试过的。
师:你可以给大家演示下吗?
生:先把8根零散的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2根,3人共分走6根,6÷3=2;还剩下4捆零2根,把其中一捆拆开成10根,和2根合在一起,再把12根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又分到4根;12÷3=4;最后再把剩下的3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再分到1捆,30÷3=10,最后每人还是共分到16根,2+4+10=16.这种分法比较麻烦。
师:大家觉得呢?同意他的想法吗?谁还有补充?或者还有问题要问?
师根据学生课堂反馈简单小结。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赞同单毅然同学的想法。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先分整捆的这种大家都认为比较简单方便的分法。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分、上台说的过程,结合老师及同学们的追问、赞同,借助直观操作的方法、过程,为后面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算法做好铺垫。
(2)全班交流、讨论
师:单毅然同学先分整捆的,把4捆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1捆,也就是10根。3人共分走3捆, 也就是30÷3=10;还剩下1捆零8根。把1捆拆开成10根,和8根合在一起,再把18根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又分到6根,也就是18÷3=6;最后3人每人共分到16根,10+6=16。
(四)尝试竖式记录
师:结合刚才分物及口算的过程,孩子们能试一试用除法竖式来算一算吗?也就是用竖式把你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可以吗?
A、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B、指名学生上台分享不同的竖式
16
3 48
3
18
18
0 —— 这种写法是一般的竖式写法,清晰、简约
师: 能结合刚才分物的过程说一说你竖式里每一步的意思吗?
问。如: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
师板演竖式,引导学生简约成一般的竖式写法:
(板书,师生一起边说边写)先写原来有48个橘子,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平均分给3个人,也就是48除以3;先分整筐的,4筐也就是40个橘子,因为它在十位上,所以只写4,也就是先算十位,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把四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十),商就写(1),这个1在十位这里表示多少?(1个十)每人1筐3个人分掉3筐就是分掉30个橘子,3乘10是30,在被除数十位4的下面写3,3在十位上就可以表示30,所以后面0可以省略不写;4筐分掉3筐还剩1筐,也就是4个十分掉3个十还剩1个十,十位上没有分完,4-3=1;还剩下的1个十,和个位的8合在一起是18,把个位的8落下来,也就是第一次分之后还剩18个橘子;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每人又分到6个橘子,也就是把18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就是18÷3=6,在商的个位写6;每人6个,三人就分掉18个,三六十八,刚好分完了,写0。最后商16表示平均每人分到了16个橘子,也就是把48平均分3份,每份是16。我们一起来作答。答:平均每人各能分到16个橘子。
课中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独立思考和分享交流,大家会用竖式来清晰记录分物的过程并进行计算了吗?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师:好的,那接下来我们来一个课中小比赛,看看孩子们学习效果如何。请看大屏幕。
三:尝试练习,总结算法
师:算一算,想一想,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从高位算起呢?
生独立完成3道题。师巡视指导。
(2)指名上台交流各自的结题过程和结果:重点讨论:分了整十数后,余下的部分怎样处理?
(3)师:以前我们学习加、减、乘的竖式计算时,都是从个位也就是低位算起的,除法为什么要从高位算起呢?(分物时是先分整十数,再分个位数,竖式记录的是分物过程;像48÷3这样的算式,如果从低位算起会很麻烦。)
(4)讨论: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师:不用计算,你能说出58÷7,73÷6的商分别是几位数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发言后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那么商是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大或与除数相等,那么商是两位数。
(5)小结除法竖式算法。
师生总结:(从高位除起,数位对齐。注意依次从高位往低位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再和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5页第1题
师:学会了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植树节到了,笑笑班的同学要一起去植树,请大家看,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1)发现信息,列出算式。(2)你能用除法竖式表示出分树苗的过程吗?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3、完成练一练第5题。猜一猜,可能有多少珠子?
说明: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知道是四种颜色的珠子,所以珠子的数量应该是4的倍数。此题不要求全体掌握,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解决。
回顾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48个 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分到几个 ?
48÷3=16(个)
答:平均每人分到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