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9 07:4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吃西瓜》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正确地进行计算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学生往往会因为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造成计算错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1.本节课在教学计算方法的环节安排了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说出算理,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确保以后在进行分数计算时少出或不出错误。 2.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三、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教学难点。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圆形纸。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快速抢答。
2.说一说:利用圆形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6/8
3.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学生边思考边汇报。)
4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今天就来学习《吃西瓜 》。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师:一天,天气非常炎热,师徒三人走到山下,大家都渴死。悟空找来一个 大西瓜,说“沙师弟你就吃五分之一吧,八戒贪吃让他吃二分之一”.八戒一听,大喊“猴哥你又欺负我,我要吃六分之一”。悟空一听“你这呆子”。师傅和沙师弟也哈哈大笑。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师:八戒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这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二;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这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三。
根据情境能提出一些想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汇报问题。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 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3.一块饼爸爸吃了 2/6,妈妈吃了1/6。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 还剩下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全班交流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