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印尼相关文化及叫卖调,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开阔音乐文化视野。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乐谱分析理解曲式结构来辅助歌曲的学唱。
知识与技能:认识切分节奏,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曲式分析辅助歌曲的学唱,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难点:切分节奏的认知掌握及其旋律的演唱。
三、内容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民歌。它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水果人的喜悦心情。歌曲分三段ABA,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主介绍水果的品种和吆喝声,富有情趣,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是这首歌曲最富情趣的亮点,同时也表现了卖主喜悦的心情。
四、教学建议
(一)导入
播放《木瓜恰恰恰》背景音乐,欣赏印度尼西亚风光及丰富的热带水果。
通过“老师去哪儿”栏目,走进印尼,走进印尼的“水果摊”,引出课题《木瓜恰恰恰》。
(二)新课教学
1.水果引出切分节奏 X X X ,图谱教学读拍及应用。
2.完成“栏目组”任务1,倾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带切分节奏 X X X 的乐段——第二乐段(叫卖)。
3.学习“叫卖”乐段的旋律演唱,并完成“栏目组”任务2,找出歌曲中带XX | X . X XX XX | X - O || 的乐段——(第一和第三乐段)。
4.学习第一和第三乐段的旋律演唱,分析总结出歌曲的曲式结构是ABA段式。
5.完成“栏目组”任务3,观看视频,教师在(恰恰恰)的地方加入了自己制作的简易沙锤 ,请学生聆听并演唱一遍,并同时做律动感受(恰恰恰)的欢快情绪。
6.完成第二段(叫卖)乐段的歌词演唱,注意切分节奏的应用及叫卖情绪的表达。
7.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学生唱一三乐段,教师演唱“叫卖”乐段,并起到示范作用。
8.引导“恰恰恰”的情绪表达,演唱全曲,做律动一起用歌声“推销水果”。
(三)拓展
1.介绍木瓜的印尼语言——papaya
2.聆听印尼语版本的《木瓜恰恰恰》,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观看教师为水果摊创作一块广告牌,视听结合 。
根据对歌曲“叫卖”的理解以及结合歌词,进行设计创作。(共43张PPT)
木瓜恰恰恰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
印度尼西亚
千岛之国
火山之国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大,盛产水果。
番石榴
都古
木瓜
印度尼西亚——
水果市场
《木瓜恰恰恰》
切分节奏
X X X
ti ta ti
向 后 转
番 石 榴
任务卡1
倾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带切分节奏:X X X 的乐段
叫 卖
任务卡2
找出歌曲中含有 XX | X . X XX XX | X - 0 || 节奏型的乐段。
一段
三段
55 5 5 1 1 3 3 2 — 0
·
·
·
55 5 5 2 2 4 4 3 0
·
赶集 时 都 挑到 城里 卖
11 1 1 4 4 6 6 5 0
·
菠萝 榴 莲 都古 和橘 子
·
55 5 5 2 2 4 4
·
城里的人 都 争着 来选 购
22 2 4 3 3 2 2 1 0
·
木瓜 芒 果 香蕉 番石 榴
第一乐段
(XX X)
(XX X )
(XX X)
(XX X)
·
55 5 5 1 1 3 3 2 — 0
·
·
·
55 5 5 2 2 4 4 3 0
·
卖得 又 是 多么 便宜 呀
11 1 1 4 4 6 6 5 0
·
劳动 后 吃 一个 就足 够
·
55 5 5 2 2 4 4
·
两个 木 瓜 只要 两毛 六
22 2 4 3 3 2 2 1 0
·
木瓜 皮 薄 个大 味儿 鲜
第三乐段
(XX X)
(XX X )
(XX X)
(XX X)
·
歌曲结构:
A
第一段
+
B
第二段
+
A
第三段
再现乐段
任务卡3
听唱歌曲,看看老师在歌曲的哪个地方加入了沙锤?
有 番 石 榴,有 菠 萝,有 芒 果,
有 香 蕉,有 榴 莲 还 有 都
古
嗨 快 来 吧,快 来 吧,快 来 吧,
快 来 吧,再 不 买 就 卖 完
了
X X X
点击替换标题文字
叫 卖
第三段
任务卡4
你能跟你的老师一起合作这首歌曲吗?
生:
师:
生:
木瓜
papaya
《木瓜恰恰恰》
谢
谢观看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