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课件(47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课件(47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9 01: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四 章
导入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
“我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托尔思泰)
上善若水、祸福相倚、大器晚成、虚怀若谷、
自知之明、大智若愚、宠辱不惊、功成不居······
(出自《老子》的成语)
了解老子及《道德经》相关知识;
掌握文章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4.借文本了解老子的思想,并感受儒道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学习目标

文化常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馆长),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了解老子
老子骑青牛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若无尹祖遇太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我已经没有什么故事告诉你们了。
我预言过劫数的到来。我曾以薄薄的柳笛吹起晚岚。然而那时你们甜寐于未卜的岁月之梦,白白地错过了时光。
召唤已经传来,我将离去。在另一国度的土地上播撒幻梦之粒。在我走进血红的夕阳之前,我留下这五千言的零乱箴言,在世纪的废墟中如泼散的弹子。愿你们仔细地收捡,当一切都已堕落,一切都已不可为,你们就去玩弹子。
鲍鹏山——《老子出关》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文体知识
无为的治国思想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不为者,以欲无不为也。”真正是洞若观火,把几千年前扑朔迷离的老子看得透彻敞亮:老子的很多话,不过是发泄不满的愤激之辞罢了。
老子的处世哲学
老子的哲学,是夹缝中生存的技术,是盘根错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的智慧,是专制社会中唯一能保护自己肉体存在的法术。其诀窍就是通过压缩主体精神与人格,来取得苟且偷生的空间。一句话,有专制,必有老子思想。
——鲍鹏山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④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
"无"起了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古代马车结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蓬牖茅椽: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料。用蓬草、茅柴搭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生活贫困。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揉和陶土把它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思 考
问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问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问3:“有”和“无”有着怎样的关系?
明确:“有”与“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没有“空”和“无”,就不能发挥“有”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空无”使事物产生真正的使用价值。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①企:踮起脚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功:名作动,建立功勋
⑥矜:v自大,自夸。矜伐:恃才夸功;夸耀。
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物:他人;众人。
⑧处:为,做。
拓展:矜:adj 庄重自持。 矜持。
《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喜欢)自我显露(表现的/爱出风头)的人不能显明(没有自知之明/不聪明),自己为是的人(见识短浅的,固执己见听不见别人意见、建议、忠告的)不能彰显(他们的优点、长处就难以显露);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思 考
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阐述“有道者不处”的道理。
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排比),从反面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会使人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思 考
3.怎样理解本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
明确:“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即欲速则不达。
①“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
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能做到充分自知的人就是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地(能顺应自然本性,不改变自己初心)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仍存,这就是长寿。
思 考
1.第三十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2.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
明确:“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强者。
“认识你自己”——希腊·德尔菲神庙·阿波罗神殿
思 考
3、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
明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
(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年2006版)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持:维持,持守。
2.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兆: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瑞雪~丰年。
3.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泮,同“判”分离。《说文》:“判,分也。”
4.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5.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开始治理(国家)。为:v做,干。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6.合抱:两臂围拢。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毫末:指细小的萌芽。毫:细长而尖的毛。
7. 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纂”,土筐。
8.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9.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思 考
1.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明确:强调的重点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要实现远大、宏伟的目标,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10.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11.几(jī):接近。
12.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13.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14.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因此圣人顺应自然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中国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主张在时间流中去探讨事物的衍生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显现出来已经晚了一步。主张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等。《老子》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情况,对于各种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即便形势很好,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能敏锐发现问题的苗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习近平
思考
1.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
把握先兆
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
重视细节
第三层(为者败之到故无失)
圣人无为
第四层(民之从事到则无败事)
百姓慎终如始
第五层(是以圣人欲不欲到最后)
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

拓展延伸
探讨
1.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儒家:
孔子:道德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礼治”
孟子:主张“仁政”
道家:
老子: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
儒家
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探讨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道家:
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儒家论“天道”:
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收了道家思想,如《荀子·天论》篇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探讨
儒家思想中超然通达的一面: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雲,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道不行,乘浮于海。”
道家思想中积极用世的一面: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十九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第二章)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七十八章)
探讨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
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
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圣人”;而黛玉则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
湘云最初受宝钗影响,倾向于儒家,如她向宝玉所说的仕途经济;后来,与黛玉也颇为知心,如凹晶馆联诗。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常走的一条路: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
讨论:
2.在治国、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
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04
作业布置
理解性默写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谢 谢 观 赏
儒道佛文化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南怀瑾——《论语别裁》
儒道佛文化
中国文化的三家合起来是一个,佛家叫做“明心见性”成佛;道家叫做“修心炼性”;儒家叫做“存心养性”。所有文化都是对生命的探讨,只是研究方向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中国文人的儒道互补
儒家
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道家:
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
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圣人”;而黛玉则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
湘云最初受宝钗影响,倾向于儒家,如她向宝玉所说的仕途经济;后来,与黛玉也颇为知心,如凹晶馆联诗。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常走的一条路: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
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陶渊明、李白、苏轼
合作探究
主旨:
本文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要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矛盾统一的概念 老子的态度 相关章句
1.《<老子>四章》中提到了几组矛盾统一的概念,思辨性强,请尝试找出它们,并从中分析老子的态度及他对社会的辩证思考,完成下面的表格。
“有”和“无”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能发挥大作用,但被人忽视了。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有为”不应妄为;“无为”即顺其自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知人”和“自知”
“知人”是智慧,“自知”是通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和“自胜”
“胜人”是有力,“自胜”是坚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要慎始慎终,才能成而不败
“有为”和“无为”
“成”和“败”
2.阅读《<老子>四章》,联系现实,谈谈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明确:老子思想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
(1)如“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这。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告诫我们,要谨慎从事,做事要有恒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们,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狂妄自负,要有自知之明。
3.《〈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①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
②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③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毅力。
⑤做事要脚踏实地,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始终如一。
4.在《老子》中,几乎通篇充满了“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
观点一: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
观点二:过度竞争导致无序。
观点三:“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