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9 13: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教材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 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1、 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自由发言)
师:乌鸦喝水的故事其中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纸箱,教师边说边从纸箱中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等物品。)
  生1:一个大纸箱和一个小纸箱,三个玻璃杯。
  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
  师:你认为纸箱和量杯哪一个比较大?
  生:纸箱大,量杯小。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物体,并指出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
  师:你们说红薯和土豆比,谁大?
  生1:红薯大。
  生2:土豆大。
  生3:不一定,因为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不好比较。
  师:谁说得对呢?你们能想出办法让大家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
  (1)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
  (2)指名说。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量杯里,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就大,好,老师现在就来给大家演示一次。
  师:为了能很公正的知道红薯和土豆哪个大,应该在两个相同的量杯里放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无法正确判断。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到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量杯里。)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生2: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会占一定的位置,水并没有增加。
  师:那就是说红薯和土豆在杯子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师:为什么水面的高度不同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生1:红薯大。因为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
  生2: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
  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粉笔占有一定的空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出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
  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
  生:老师把它们都放在纸箱里的。
  师:像量杯、纸箱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如果第二个量杯中的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杯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剩余,说明第一个水杯大。
  ②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的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板书)。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
  生2: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直观操作演示,使学生充分感知容积的意义。)
  4、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
  师: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
  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生2:木盒的容积就是盒子里所盛的沙子的体积。
  生3:木盒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故事中的乌鸦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联系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理解乌鸦的策略,并适时揭示课题:体积与容积。
三、巩固应用。
  (出示课件)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教师验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课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