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草堰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
语 文
本试卷七大题18小题,16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卷、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答非选择题,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相应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烙(lào)印 罹难(lí) 湮(yān)没 仁爱孝悌(tì)
B. 瞭(liáo)望 巨擘(bò) 翘楚(qiáo) 载舟覆舟(zǎi)
C. 妊娠(shēn) 吐哺(bǔ) 叨扰(dāo) 力能扛鼎(káng)
D. 曲直(qǔ) 奢靡(mí) 绯闻(fěi) 名噪一时(zào)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2011年8月14日,中国海军“瓦良格”号航母平台于上午大约10时左右从试验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B. 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相继碾压,18名路人先后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发现后施以援手,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C. 欧盟决定于2012年1月1日起按欧盟碳排放费用体系对所有进出欧洲国家机场的航班征收碳排税,世界各大报纸和多家媒体都对此作了详细报道。
D. 航空公司每次上调燃油附加费都与航油上涨有关,航油已从每吨5 000多元涨到
7 000元,导致燃油附加费一路上涨。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不超过20个字)(3分)
曾经的行业巨头,对市场需求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是先例。2010年6月,拥有10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与这些制造业巨头陨落的原因类似,曾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10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高峰时相比已跌去近80%。当然,在强调技术创新、专注消费体验的时代,老牌贵族转型成功亦屡见不鲜。这其中,在2000年出现巨亏10亿美元之后,苹果开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完成堪称经典的苹果转型四步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图文,完成题目。(6分)
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后来经过医院全力抢救最终康复。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入院一个多月,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经网友提议,杭州市政府出资为吴菊萍在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建造了一座雕像。
(1) 请为“最美妈妈”的雕塑写一段60字以内的简短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假如“最美妈妈”吴菊萍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请代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书,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 信:任凭
B.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饵:诱捕
C.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论:判罪
D. 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不亮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 )
① 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②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 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④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⑥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 ②⑤⑥ B. ①④⑤ C. ①②③ D. ③④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他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B. 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C. 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D. 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3分)
(2) 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4分)
(3)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 。 (《五人墓碑记》)
(2)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五人墓碑记》)
(3)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日月忽其不淹兮, 。 (《离骚》)
(4)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5) 吾所以为此者, 。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念高危, ;惧满溢, 。 (《谏太宗十思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充满诱惑的天柱山
余秋雨
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安家。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何是罕见的。
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过了些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出逃蜀中,《长恨歌》《长生殿》所描写过的生生死死大事件发生在历史舞台上,那个时候李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正躲在天柱山静静地读书。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比李白还要强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四十岁时曾遇见过一位在天柱山长期隐居的高人,两人饮酒畅叙三日,话题总不离天柱山,苏东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颠沛流离中年方四十而华发苍苍,下决心也要拜谒天柱山来领略另一种人生风味。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对天柱山也抱有终身性的迷恋。王安石在三十多岁时曾做过三年舒州通判,多次畅游过天柱山,后来虽然宦迹处处,却怎么也丢不下这座山,用现代语言来说,几乎是打上了一个松解不开的“情结”。只要听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总是送诗祝贺,深表羡慕。不管到了哪儿,也不管多大年纪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经常羞愧:
相看灵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这两句取自他《怀舒州山水》一诗,天柱山永远在他梦中,而自己头发秃谢了也无法回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
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
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一零六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一些让中国人都难以记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小乔初嫁了”的二乔姐妹。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定局时曾急切询问当地百姓知道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诱惑。
当然,还会有其他可能。
但是在我看来,首要条件还是它的自然风景。如果风景不好,佛道寺院不会竞相在这里筑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会叫人过多地留连。那么,且让人们进山。
我们是坐长途汽车进天柱山的。进入天柱山才发现它的巨大魅力:在这里随便选一块石关搬到山外去都会被人当作奇物供奉起来,但它硬是把精华都集中在一处,自享自美。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欢地溅。此时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而在这里,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了。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呜,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然而走在一条足以容纳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的畅亮山道上,却不知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荡荡,光剩下了我们,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节选自《寂寞天柱山》,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1. 试分析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王安石对天柱山充满热爱迷恋,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试分析天柱山赢得文学大师厚爱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鉴赏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的部分,并且探究原本充满诱惑的天柱山如今寂寞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
陈子展
郑板桥有一句常常爱说的话:“难得糊涂。”我曾藏过他写的这四个字的横幅,对于他那种篆隶兼行的字,字里面所含的意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郑老先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要装糊涂,自然不免几分做作。但在一般仅有世俗之见的读书人看来,他有官不做,有财不发,有福不享,偏靠卖画卖字过活,老死江湖,又未免额外愚蠢了。
偶然和周谷城先生论到当代人物,他以为绝顶聪明的人,同时额外愚蠢。话是好像矛盾,其实有大道理在。不过这个道理懂得的怕不见得十分多,就是懂得,未必有人会自己承认自己额外愚蠢。倒是自命绝顶聪明的人太多,每每把人家看做额外愚蠢,此所以人人自命什么天才什么才子,个个被人骂做什么低能儿什么傻子什么笨伯等等也。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还教训孔子道:“良贾深藏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他要孔圣人去掉一点骄气。孔子毕竟是圣人罢,他自愧浅薄,以为老子高深莫测,把老子比做一条龙。自然,龙是被人家作为一种神物,同时它也被人家认做一种聋虫。据说聋字从耳,龙耳,本是形声字,却又兼有意义,说是龙没有耳朵,拿角来听的,这就可见龙顶聪明,可以比做圣人,又顶不聪明,连耳朵都没有,真可算得是一种聋虫了。拿这东西来比喻老子,真是再好没有了。孔子既然到过老子那里,登过龙门,他也就沾了一点龙气,学了一点乖。他虽然不肯学像神龙一样的老子,见头不尾,逃开这个人间,出关而去,不知去向,可是他在当时能够鬼混过去,做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大龙头,还得被人家称做圣人,他是懂得神龙变化、左右逢源之法的。他有时做圣人,有时又做蠢物。他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他自己也会看风使舵,绝顶聪明额外愚蠢兼而有之,此所以有人恭维他是“圣之时者也”!孔子难学又最好学,所以自古以来圣人之徒最多。
是学孔子又智又愚,时时变化的哲学(文言叫做中庸之道)好,还是学老子原来是上智,偏偏要做下愚的好?当代不是没有圣人,不是没有绝顶聪明像老子孔子一流的人,好歹由他自择。至于在下呢,孔子既不学,老子学不到,原是额外愚蠢的人,安分守己,还是额外愚蠢的好吧。
(选自1935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人间随笔》,有删改)
15. 文章开篇从郑板桥写起,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中为什么说“孔子难学又最好学”?(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修炼始于点滴,走好第一步才能奠定人生的基石;智能发展重在探索,迈出第一步才能呈现预约的精彩;梦想成真贵在创新,尝试第一步才能做到出发就会到达……前行之路沟沟坎坎,走稳自己第一步,才能走好今后每一步。
请以“第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