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4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复习练习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4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复习练习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2-23 10:4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酶的练习1、酶的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
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此外还受外界条件(温度、PH)的影响。酶1234加入唾液和清水进行对照放入37oC恒温水浴加热加入碘液观察颜色
变化并记录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现象分析结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结论: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PH的影响。(1) 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2、4、5比较,说明 。

(4)实验结论:唾液中含有_______,可以消化 ,唾液中 发
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是 和 。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PH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淀粉酶淀粉淀粉酶温度PH例1、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练习1、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温度(t)对酶的
催化作用(v)影响的曲线是( )B酶解读曲线图2、(12金丽-31)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 烧杯中,加入99毫升, 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 保存温度/对照作用 先用清水漱口,再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 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2台州-32)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 。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 。 第1步中,2号试管内所加稀硫酸改成1毫升1%的硫酸钠溶液 2号试管中的液体先褪色 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加热,节约燃料;利用人的体表(或手心)温度接近37℃等(写出一点即可) 反思之表达到位4、(2010金华31) .为了探究pH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液。
步骤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使1- 3号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3.0,4.5,6.0。
步骤三: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l毫升相同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人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
步骤四: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预期与结论:
①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②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3支试管都要选择37℃ ,并且恒温? . 不是 是 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恒温可以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主要错误:漏写后一点5、(11温州卷)30.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l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酌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l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 (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因为l~3号小圆片上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了 1和4 弱碱性 6、(10义乌35).果汁生产厂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
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
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溶液
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苹果的果实是由 __ __ __发育而来的;
(2)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 __ __ __;
(3)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 _ __ ℃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4)进行试验①的目的是 __ __ __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使果胶酶和苹果泥达到相同的温度40子房专一性 实验意外练习7:小明同学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按下表中的设计要求操作。(1)、试管1的预期结果中蓝色为什么会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 。
(3)、正当小明感到纳闷时,小高同学跟他一起分析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你认为实验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4)、实验方案的改进只须将第 两步互换即可达到目的。
(5). 改进实验方案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pH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2、4淀粉会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第四步前,淀粉已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练习8:某同学想研究一下胃液的消化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A.淀粉糊? B.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C.花生油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1)实验设计:①胃液的采集:将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在其胃底部做一个人工胃瘘(胃液可由胃瘘流到体外),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引起它产生分泌胃液的条件反射的方法,可获得纯净的胃液。
②实验材料选择和制备: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
实验材料中应选择 (请填写字母),并
各取2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③验证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在上表中甲试管对应的(Ⅰ)加入2ml ,
乙试管对应的(Ⅱ)加入2ml蒸馏水。该同学认为
甲、乙试管的温度环境(Ⅲ)应是放在室温下静置
约20~30分钟,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答: 。
④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消失),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不消失);此结果说明在外界条件适宜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如果该同学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
(3)如果该同学要进一步验证胃液中酶的高效性。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丁,试管丁内应加入 。 B 胃液 不合理,室温环境会影响胃蛋白酶的催化效率 2ml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2ml盐酸 2ml蛋清制成的蛋花液和2ml胃液稀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