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鹊桥仙》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鹊桥仙》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9 01:1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秦观




七夕节始于汉朝
朱丽叶的爱情传说。身为七仙女
之一的织女,私自下凡来到人间,
喜鹊却在农历七月七那天搭成
王母娘娘拆散了这对恩爱的夫妻,
一座“鹊桥”,使两人
每年能相会一次。
可以说是一个东方罗密欧和
跟牛郎相恋,违犯了天条




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
这个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成就了多少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牵牛织女
杜甫
牵牛出河西,
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
七夕谁见同。
李商隐《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秦观其词,公认远袭西蜀南唐,近受柳永影响,风格俊逸精妙,情味深永,情韵兼胜,语言淡雅,音律谐美,饶有余味,艺术成就极高。
事实上,即便在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他也是风格独树一帜的,过人之处乃是成功的以景抒情,景情交融。中国古今文坛上擅于此道者多矣,但能像秦观一样妙入毫颠的将人类真挚的情感自然的融入到近乎天成的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中却鲜有与之比肩者。他流传下来的词作较之同侪并不为多,但字字玑珠首首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尽管历经千百年的岁月,它们仍然脍炙人口,闪烁着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秦观,
宋(1049-1101)词人高邮(今属江苏)人
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他:“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曾任太学博士,曾为龙图阁大学士。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52岁时,客死于广西藤州,归葬于高邮。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词调名
出自《风俗记》:“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口。”多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
这首词以七夕织女渡银河与牛郎相会的古老传说为题材,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本词是一曲纯情的爱歌。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织,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无怪乎沈际飞评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歌颂永恒而坚贞不渝的爱情。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 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 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 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拟人手法,为他们相逢时那种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渲染气氛(流星仿佛对他们相会关心,为他们传递着离别的幽恨)。
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天上一次相逢,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呀!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是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对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
对比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纤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
“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便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上阕:
纤( xiān)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思考:作者为何不说“忍踏”而说“忍顾”呢?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温馨的柔情如眼前的银河水
清澈纯净(纯洁的恋情)
源远流长(久长的爱情)
相会的短暂,像梦一般转瞬即逝
佳期只有在梦中实现,写出这对情人长期受相思之苦的煎熬。常常是梦中相会,醒来惟枕席做伴。
比喻
怎忍心去回顾孤独的鹊桥归路。
忍顾鹊桥归路
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看犹未忍,遑论其他?刚刚是柔情缱绻,转眼又将各奔南北。不说不舍得走,只说不忍回头看。这种难舍难分的依恋、怅惘、惜别之情、悲哀凄切之意就更为浓厚了。
岂,表示反诘语气。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一反寻常人们对爱情难舍难分的看法,使词的意境为之一新。
既避免了低沉、感伤的老调,又表现出那种积极、乐观的色彩。这两句也成为经典流传下来。
这两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与上阕的哪两句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下片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
下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巧妙运用了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爱情也会与日俱增,历久弥深,远胜过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
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于传统题材中翻出新意,主题健康,格调爽朗,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成为千古抒情绝唱。
词中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虚实兼顾,融情、景、理于一炉。
其抒情,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
有趣的是,婉约词家在写作上常以议论为病,而今作为婉约派大师的秦少游,直接在这篇名作中抒发了议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自由流畅的句子,近于散文,却更显得婉约蕴藉,余味盎然。这说明议论运用得好,也能赢得极好的艺术效果的。
旧瓶装新酒
传说翻新意




封建礼教
重婚姻少爱情
男尊女卑
一夫多妻
父母包办
老妻置异县




一、
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前三句都 是叙事抒情,后两句都是议论)
二、
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
三、
文笔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作者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态,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天长地久纯洁而高贵的忠贞爱情,读来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