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当我死时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乡愁四韵
余光中词 罗大佑曲乡愁四韵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乡愁四韵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乡愁四韵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分法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余光中写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学习目标1.感受作者的情感,诵读全诗.2.培养爱国情操.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学习这首诗
需要三步读法:1.入情的朗读.
2.细细的品读.
3.丰富的联读. 可以吗?入情的朗读1.听范读.
(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从前,一个中国青年曾经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新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1966.2.24读一读你真棒!1.自己试着读一读全诗.
2.选择自己读的好的句子读给同位听.
3.展示读 .
4.齐读.细细的品读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弥漫了浓浓的情感,
1.你感受到的是传达给你的什么情感?思念祖国,挚爱祖国.2.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带着诗人的这种情感,让我们齐读四句诗: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让一颗心满足的睡去,满足的想.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你能快速把全文背下来吗?丰富的联读一个年仅38岁的人,对生还已绝望,要用死后归葬的幻想来安慰自己
可见他心中的愁苦是多么深重啊!真是’’断肠人在天涯’’!他说:’’要做
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我是中国’’!
正因为这种强烈的情感,他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下了这首脍
炙人口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是啊,海峡浅浅,乡愁浓浓.乡愁是对家的向往,对根的期盼,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情思.
同学们,假如这位隔海峡翘首以望大陆的老人来到你面前,作为大陆的一员,想对他说些什么?
(动手写一写)月圆人也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