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新教材(2012最新版)《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 第2节 密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新教材(2012最新版)《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 第2节 密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23 13:29:59

文档简介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
答案
第二节 密度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B 6、A 7、B
8、C 9、A 10、A 11、B
二、填空题
1、不相同 越大 二倍 正
2、不变 密度 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3、ρ= 千克/米3 7.9 1×103 体积为1 m3的水质量是1×103 kg
4、铝 水银 较小 较大
5、2.2×10- 4 231
6、2 :1 2 :1 1 :1
7、3:1
8、0.9×103 0.9×103
9、27 :79 79 :27
【中考再现】
一、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C 7、B
8、B 9、D 10、A 11、A 12、C 13、D 14、B
二、填空题
1、较大 较小
2、0.162 0.9
3、质量 1.0×103
4、> 水
5、1.0×103
6、C、A
7、 50;.
8、0.45、0.9×103、0.05
9、5×10-5 
10、(l)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借。
(2) l 4 (2 3 或5 6 )
(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相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一般不同
三、计算题
1、解:(1)m===160 kg
(2)ρ===800 kg/ m3
(3)因为木头是漂浮在水面,所以F浮=G=1600N
2、解:⑴V盖 =V水===14.8cm3
ρ泥 ===3.0g/cm3(或3.0×103kg/m3)
⑵V壶 ===53cm3(或5.3×10-5m3)
3、解:(1)V水===2×10-3m3  
   由题意可知V水=V瓶=V油=2×10-3m3
(2)m油 =ρ油V油=0.9×l03kg/m3×2×10-3m3=1.8kg
4、解:(1)“海宝”密度 ρ===1.5×l03kg/m3
(2) “海宝”重力 G =mg = 3000kg×10N/kg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
第二节 密度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B.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C.棉花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棉花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对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
4.如图6-2-1所示,三只珠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 )
A.甲杯中装的是水 B.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丙杯中装的是煤油
5.如图6-2-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乙的密度大 B.甲的密度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6-2-3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铝 B.银 C.金 D.铁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
密度(×103kg/m3)
金 19.3
铝 2.7
银 10.5
铁 7.9
7.氧气瓶里的氧气(气态)用去一半之后,则瓶内剩余的氧气:(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质量和密度都增大 D.无法判断
8.我们学校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ρ空气=1.29kg/m3)(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9.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10.一只瓶子最多能装l千克酒精.若用来装水,水的质量是:( )
A.大于l千克 B.等于l千克 C.小于l千克 D.都有可能
1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
A.放铝块的杯子 B.放铜块的杯子 C.放铁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
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二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倍,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比。
2.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____(填“大”、“小”或“不变”),物理学中把这个比值叫做____,它是指单位______________。
3.密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铁的密度为7.9×103kg/m3=____g/cm3;水的密度为____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4.质量相等的铁和铝相比较,____的体积大,体积相同的水银和酒精相比较,___的质量大。制造飞机应选密度___的材料;制作工厂机器底座应选密度___的材料。
5.如图6-2-4所示,是“伊利牌”纯牛奶的包装袋,袋中所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m3, 牛奶的质量是____g(ρ牛奶=1.05g/cm3)。
6.有一均匀的金属棒,若从全长处截取,则两段质量之比是____;体积之比是____;密度之比是____。
7.甲、乙两个同种物质构成的实心金属球,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3倍,则甲的体积与乙的体积之比是____。
8.质量是21.6 g的蜡块体积是24 cm3 ,蜡块的密度是____kg /m3,将这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密度是____kg /m3。
9.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实心的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ρ铁=7.9g/cm3,ρ铝=2.7g/cm3)
【中考再现】
一、选择题
0℃、1标准大气压下部
分物质的密度(kg/m3)

1.0×103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1.(2011衢州)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2.(2010泰州)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
3.(2010梅州)去年3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4.(2010温州)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5.(2008达州)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
6.(2010自贡)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6-2-5所示,空心的是( )
7.(2011黄石)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6-2-6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 a 、b 、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8.(2010河池)工人师傅根据用料需要,把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切割后的这两块钢板…( )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体积相等 D.以上几个量都相等
9.(2010龙岩)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表面积 D.密度
10.(2008株洲)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11.(2007济宁)如图6-2-7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若V甲 = V乙 则m甲 < m乙
D.若m甲= m乙 则V甲 > V乙
12.(2010泉州)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水=1g/cm3,ρ酒精=0.8 g/cm3)( )
A.400cm3 B.350 cm3 C.250 cm3 D.200 cm3
13.(2010广安)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14.(2010湘潭)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状态
二、填空题
1.(2009河池)?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____,体积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2010河池)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62g,合____kg;若这个苹果的体积是180cm3,则该苹果的密度为____g/cm3.
3.(2011成都)如图6-2-8所示,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____的工具。水的密度为ρ =1.0×103kg/m3,将一杯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____ kg/m3。
4.(2010哈尔滨)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6-2-9所示,则ρ甲___ρ乙 (选填“>”、“<”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____。
5.(2010十堰题)某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6-2-10所示,则该物体的密度为____kg/m3。
6.(2010菏泽)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6-2-11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

7.(2012内江)如图6-2-12所示,是某商店里使用的一种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案秤示意图.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由图可知,该案秤秤杆的分度值为___g;现将游码放在秤秆的“零刻度线”处,把被测物体放在左边的秤盘中,当该砝码盘上的槽码的质量为m1时,秤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被测物体和槽码对调位置,发现当左边的秤盘中槽码的质量为m2时,秤杆又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
8.(2010梅州)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kg。
9.(2008北京)质量为450g的水结冰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___m3。
物质
实验
序号
体积
(cm3)
质量
(g)
质量/体积
(g/cm3)

1
5
9
1.80
2
10
18
1.80
3
15
27
1.80

4
5
4
0.80
5
10
8
0.80
6
15
12
0.80
10.(2007遂宁)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小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峨与体积的比值。
(l))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 2 与3、1与 3 )或4 与5 ( 5与6 、4 与6 )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显不相同;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2010盐城)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2.(2007江西)“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6-2-13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为多大?
3.(2009莆田)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1)该瓶子的容积;(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ρ水=1.0×l03kg/m3,ρ油=0.9×l03kg/m3)
5.(2010綦江)“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如图6-2-14所示的“海宝”质量为3000kg,体积为2m3 。假设“海宝”是实心的且质地均匀,取g=10N/kg。求:
(1)“海宝”的密度是多少?
(2)“海宝”的重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