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二高高三年级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料记载:宋襄公主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即不伤害受伤者,不俘虏头发花白者。春秋晚期的兵书《孙子兵法》却言:“兵者,诡道也”,此现象反映了
A.作战方式的变化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战争观念的改变 D.社会制度的转型
2.据《史记》等书记载,西汉时人们热衷“驰逐”运动,连温良谨慎的汉文帝也期求这种“追速致远”的竞技乐趣。汉武帝执政,尚武之风益起,社会上又流行军事武艺运动。该记载表明,在西汉
A.察举选官注重军功 B.国家统治崇法抑儒
C.时代风尚奋疾勇进 D.崇武习气上行下效
3.唐朝以开元初年为界,在此之前尚书省处于权力中心,位居其下的中书省权力上升,门下省下降;之后,尚书省权力一直在其他二省之下,门下省则逐渐上升,直至超越中书省。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三省权力格局受到皇权影响 B.三省六部的运行日臻成熟
C.三省间的制衡机制渐趋完备 D.中枢决策权力发生了异化
4.二程(程颢程颐):“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朱熹:“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二程与朱熹
A.以自然之理论证宇宙之理 B. 以儒学之理强化封建统治
C.以宇宙之理论证人生之理 D.以儒学之理论证宇宙之理
5.清朝历代皇帝都把广州贸易所获利益作为私人利益的重要来源,海关监督由内务府授权,负责把广州每年海关税收多达855000两的现银输入统治者的私囊,因此广州有“天子南库”之称。这种现象
A.使得广州保持着贸易开放状态 B.表明闭关锁国未影响外贸发展
C.说明政府在财政上依赖于广州 D.为近代海关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6.下表为江南制造总局职役平均日工资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职役 平均日工资(银元) 折合中等米(市斤)
洋匠 11.43 357.28
总办、提调、委员 1.773 55.41
司事 0.886 27.69
匠目 1.746 54.56
工匠 0.652 20.38
幼童 0.207 6.47
小工 0.166 5.17
A.外国工匠操控了洋务企业的经营活动 B.江南制造局在生产上依赖于西方技术
C.早期近代化企业殖民地化的色彩浓厚 D.洋务军事工业照搬西方先进生产关
7.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皇帝退位诏书,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革命党就国家统一问题进行谈判。这一授权在最初的诏书文本中是没有的,它是由张謇为南京政府拟就的,也得到了袁世凯的认可。但是后来,袁世凯私自将它塞进了清廷诏书中。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取得实现国家真正统一的主导权
B.加快由帝制到共和的历史进程
C.宣示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与正统性
D.争取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8.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年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D.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9.1945年8月解放烟台后,中共领导的人民政权迅速将过去被敌伪吞并的企业发还原主,鼓励他们努力经营。烟台全市原有57家织布厂,到1945年12月已有45家复工生产,28家铁工厂也全部复工。这说明在解放区
A.发展经济取代了阶级斗争 B.执行了新民主主义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飞快 D.迅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0.表1一五计划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对外贸易
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界限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推动了工业体系的形成 D.导致了外交政策的调整
11.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所有交易都以家族作为交易对象,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十二铜表法》颁布以后,罗马逐步承认平民是权利义务的主体,家长的男性子孙开始普遍享有公民权和财产权,妇女、拉丁人和部分外国人也取得了部分公权和私权。这一变化
A.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调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打破了贵族阶层的权力垄断 D.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1865年~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这一状况
A.扩大了英国的海外市场 B.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C.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 D.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
13.1853年,马克恩在致恩格斯的信中称,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土地公有制和村社制度的破坏是一场“革命”,认为它充当了印度社会发展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879年马克思在笔记中指出,印度村杜等传统制度存在着发展动力,英国殖民者的破坏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可见,马克思
A.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性 B.认识到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
C.揭示了传统文明消亡的危害性 D.强调了殖民主义影响的进步性
14.1973年4月,基辛格建议美国和西欧拟订新的大西洋宪章,但欧洲盟国对此反应冷漠。1973年9月,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东京回合谈判中,欧洲九国声称如果美国不确定能保护世界贸易的货币体系,西欧将不会实现其提出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些现象
A.说明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抵制
B.根源于欧洲联盟建立后经济政治实力的崛起
C.体现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新一轮变动的出现
D.调整了美国与西欧之间既定的国际权益结构
15.图4是1990~2016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统计图(单位:%)这表明
A.世界经济总量呈现萎缩态势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C.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渐变趋势 D.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
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乾隆帝下令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是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巨大汇编。由于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编撰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分类法进行了改进,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下分四十四卷。在内容选择方面尽管收录了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等西方科学著作,但认为西学……“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中国传统科技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则不予收录;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同时查缴禁书竞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
材料二 《四库全书》曾历经悲惨的遭遇,导致存世量少且版本残缺。近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试图推动再造《四库全书》均无功而返;新中国成立后,原大原样重印《四库全书》因投资巨大、周期漫长、工艺复杂而未能实现。2008年,我国决定启动原大影印《四库全书》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出版方选取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底本,严格按照原书分册分函,版式、大小,务求真实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原始风貌,几乎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以确保原汁原味,再现原书传统形制之美。全程参与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2013年3月27日该项目工程告竣。······此次原大影印《四库全书》,放弃了数码快印的流行方式,而是追求“原生态”,使得最终成书不仅富有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让人赏心悦目。同时,这一工程培养 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纸张制造、印刷、装订等工序,为今后的古籍出版提供了人才储备。
--摘编自王国平《<四库全书>原大影印告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四库全书》编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得以成功编纂的条件。(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8年我国得以启动并于2013年告竣原大影印《四库全书》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战略考量。(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刘大鹏(1857-1942),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18.(12分)对外援助是美国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2二战后美国政府主要对外援助情况
--据刘恩东《美民主输出的法律体系与对华民主输出法律支持机制》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空尺度,对二战后美国主要对外援助情况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宋初贡举,多承唐五代旧制,取士科目主要有进士、诸科。进士主要试诗赋,兼试论、策,诸科则主要试帖经、墨义。从北宋建国到王安石变法之前,虽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而对于贡举科目、考试内容却因循守旧。熙宁二年,王安石擢为参知政事,进行贡举改革,主张经术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通经为了致用,于是罢明经、诸科,以进士一科取士,断然罢诗赋,专以论策试进士。熙宁六年设明法科,规定进士及第后,必须经过律令大义和断案的考试,才能注官。熙宁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编订的“三经新义”作为全国学校的教材和科举考试的范本颁行全国,实行“一道德”。
--据张希清《论王安石的贡举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贡举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安石贡举改革。(6分)
20.(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西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自1956年起,越南南方政(简称南越)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10多个岛屿。此后摩擦不断,南越得寸进尺。1974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要求海军做好西沙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准备和兵力部署。19日5时,南越4艘军舰企图强行占领西沙群岛的琛航、广金两岛,同时向我军舰艇寻衅。10时22分,敌4艘军舰突然同时向我海军开火。我军奋力还击,海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猛顽强作风压倒了南越海军。12时30分,海上战斗结束。20日上午,我军在人员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收复了被强占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俘敌49人。至此,我国重新收复被侵占的岛屿,恢复行使对西沙群岛的主权。2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决定将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
--摘编自周德华《收复西沙扬国威-西沙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收复西沙群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沙海战对当今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的启示。(6分)
2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1924年,31岁风华正茂的梁漱溟辞去北大的教职,到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到山东邹平,推动乡村建设运动,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乡村建设实验区与县政建设实验区,设立村学、乡学,实施广义的教育工程,如推行农业改良、建立乡建金融、整顿风俗等。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发展之路,首先要“走出乡村”,这样才能“与西洋文明接气”,并产生改造与建设乡村的要求;然后又要“回到乡村,“建设新社会”,同时也找到自我生命的归宿。他说中国文化的根,就有形的来说,就是“乡村”;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即一曰“伦理本位”,二曰“教化,礼俗,自力”,三曰“人生向上之义”,四曰“崇尚贤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选择: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另开创出一个新文化。“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
--据钱理群《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提出的背景。(6分)
高三年级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A B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C C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8分)(1)特点:政府主导;总结性强、规模大、耗时长;体系完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编纂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保存与毁坏并存;吸收少量西方科技;重人文轻自然科学。(任答三点,6分)
条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重视、人才充足;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康乾盛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正统地位巩固;西学东渐的影响。(任意三点,6分)
(2)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加强,台湾地区提供《四库全书》底本;保存了文化典籍,为史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具有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今后古籍出版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任意三点,6分)
17.【答案】
示例:
信息:在清亡后第二年,他出仕民国,并且接二连三的出任了一系列地方官职。在任职期间,他依然标榜自己的遗民立场,日夜期盼复辟帝制。
论题: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充满矛盾性、复杂性。(3分)
阐述:辛亥革命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思想动员不足,群众基础薄弱,导致民国建立后的社会转型充满矛盾性、复杂性。刘大鹏的表现就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他自称“大清遗民”,守护纲常伦理,对民国政府口诛笔伐;但同时为自身利益考虑,又出任民国地方官职,投资实业,逐步接受阳历,表明其已慢慢向现代社会靠拢。这种矛盾性导致了民国时期近代化道路的坎坷。(论证8分,总结2分)
18.【答案】二战后初期,主要援助对象是希腊、土耳其和西欧国家。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企图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4分)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主要援助对象是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美苏争霸愈演愈烈,为了争夺“中间地带”,美国不断增加对新兴独立国家的援助。(4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援助对象是东欧与前苏联国家,关(美)国加大“和平演变”力度,颠覆社会主义,输出资本主义模式。(4分)(每个阶段要包括时间,划分依据,原因)
19.【答案】(12分)
(1)特点:注重考试科目和内容的改革;注重实用性,选拔经世致用人才;考试内容和入仕所用的统一;重视对法治律令考查。(6分)
(2)评价:变诗赋取士为经义取士,更有利于国家实用性人才的选拔;推动士人学习法律,有利于律法的推行;有利于统一思想,巩固统治。(4分)但这次贡举改革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改革措施被废除,改革实施效果有限。(2分)
20.【答案】(12分)
(1)原因:中央的正确决策与妥善部署;海军官兵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英勇奋战;收复领土的举措具有正义性;南越政权遭受内外危机。(6分)
(2)启示: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反对地区霸权;保持信息、战略优势,把握反击先机;保持国力增长与实行灵活外交相结合;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6分)
21.【答案】
(1)特点:乡村建设内容是全方位的;知识分子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传统儒家思想为核心;乡村建设是救亡图存的途径;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一点2分,三点共6分)
(2)背景: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对乡村破坏较大;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救国方案行不通;梁漱溟对民族自救道路的反思和对乡村地位的认识。(三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