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质量检测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语文基础及语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阔绰(chuò) 脑髓(suǐ) 擀面杖(gǎn) 战战兢兢(kè)
B.侍候(cì) 羼水(chàn) 契诃夫(kē) 不屑置辩(xiè)
C.醋栗(lì) 扭绞(jiǎo) 猪崽子(zǎi) 千钧之力(jūn)
D.伶俐(líng) 戏谑(xuè) 捎马子(shāo) 咬文嚼字(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哄笑 坎肩 无缘无故 望眼欲穿 B.盘桓 恐吓 一想天开 提心吊胆
C.伤疤 倾刻 如坐针毡 拳打脚踢 D.洋溢 熏陶 无精打彩 妙手回春
3.下列各句中,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②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 下河去,就像正月十月煮汤圆,纷纷落水。
③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 出来的。
④手掌向上 着,寻思几时才能有水洗一洗血肉。
A.罩 推 钻 举 B.罩 扫 钻 托 C.遮 扫 冒 托 D.遮 推 冒 举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班主任把我们几个学习退步大的叫到办公室一顿狠批,我们个个如芒刺在背,大气都不敢出。
B.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说,是不可理喻的。
C.他画这幅画,气定神闲,笔快如飞,一气呵成。
D.他这人重义气,讲正气,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深得别人的喜欢。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活动。
C.何满子一看见老秀才留下的这些手迹,就想起那一张老秀才阴沉沉的长脸和斑竹白铜锅的长杆烟袋,心里烦透了。
D.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运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B.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C.在今天上午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4)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D.湖北高三学生张文驰毅然决定高考前进京捐献骨髓,挽救福建4岁小男孩的生命。他说:“功课落下可以补,但是生命只有一次”。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科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当代作家刘绍棠。
C.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乡、学生、月亮、音乐和博学的人。
8.语文实践活动。(8分)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再回首,有无尽的欢乐,更有无限的留恋。在离别之际,班级决定性召开“岁月如歌”的主题活动。
⑴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教室两侧张贴一幅对联,请你拟写出下联。(3分)
上联:回忆过去欢乐浮现眼前 下联:
⑵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讲一讲学习经历 ② ③
⑶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眼里没有自己。可细细思量,这三年来,老师给予的关爱其实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你捕捉一个这美好的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50字左右)(3分)
阅读理解与赏析(48分)
(一)阅读《孔乙己》4—9段(“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完成9—12题。(14分)
9.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孔乙己,写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0.在这段文字里,伴随着孔乙己的是各种笑声,请仔细品味这些笑声的内涵。(3分)
11.结合上下文,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12.“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7分)
粉干老太
周华诚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粉干老太是位名人。很多人不知道县委书记是谁,但是不能不知道粉干老太是谁。“老太婆”,这是粉干老太给自己起的名号,也是夜宵爱好者们的接头暗号,更是小城炒粉干的著名商标。
在我们这个小城,粉干老太是牛人。深更半夜,染着黄头发的小年轻勾肩搭背来到粉干老太的夜宵摊,每人要了一碗粉干。有初来乍到者不熟悉情况,吃得满头满脸辣出大汗,不由自主叫了一声:“好辣!”
这句话飘进了老太婆耳中,老太婆立刻就发飙了:“什么?嫌辣?不吃辣你来我这里干什么啊?你还不知道我这里是辣出名的啊。没有辣椒我不会烧的,你快走快走,别妨碍我做生意!”
对,粉干老太喜欢骂人,这颇有一点香港电影里的无厘头精神。管你什么人,到她这里吃粉干,总能讨到几句骂。有些时候有人等得不耐烦就催,老太婆回一句:“多快啊?生的要吃吗?自己来抓!”碗里没有吃干净,她也要骂人:“怎么,不好吃啊?”不敢说太辣、不好吃,只好把缘由归结到自己身上,“老太婆,不好意思,我刚喝了很多酒,肚子不太饿。”可这也不行,“什么?不饿?不饿你来我这里干什么啊?要是别人看你剩了这么多,以为我的粉干不好吃呢。以后肚子不饿就别来!”
老太婆若干年前从乡下出来,靠一个路边摊起家烧粉干,顾客越来越多,卖得也比别家贵,倒不是因她会骂人,而是真材实料,确实好吃。然而骂人却愈演愈烈,去吃粉干者早已习惯,都不以为意,然而生客过来,被骂哭过的也不乏其人。
有一回,一个女孩子去吃粉干,开口让老太婆多加几个肉丝。老太婆再次爆发:“你到我这里来是吃粉干,不是吃肉!一个女孩子家,吃那么多肉干吗,吃得肥嘟嘟的有什么好看!”那女孩当时眼泪就出来了。
还有一回,几个中年男子在桌旁吃着粉干,老太婆照样骂骂咧咧,一中年男子火了,拍了筷子,把十块钱扔在桌上走了,那粉干才吃了两口。老太婆若无其事地过来,收钱,收碗,嘟哝着:“不想吃以后就别来吃了,以为你有钱就这么浪费……”
小地方的好处,就是卧虎藏龙,可以容忍一两个传奇人物的存在。后来发展到,好多人慕名去老太婆那里吃粉干,主要是为了听听她骂人,说这比看无趣的电视剧好玩多了。事已至此,吃粉干就吃成了一桩娱乐事件。
终于有一回,老太婆被人拧断了胳膊。住进医院时,县城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打着石膏的老太婆忍着痛,说了一句名言:“做人难,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这话,她是有资格说的吧,反正让小城观众好好娱乐了一把。老太婆有胆结石,本来一直忙于炒粉干没时间开刀,这回顺便让医生摘了,一起算在那人医药费中,听说那个人也赔得无怨无悔。
13.小说写了粉干老太的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4分)
14.结合文章情节,说说粉干老太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15.举例说明本文语言上的特点。(4分)
16.根据文章最后一段,请你发挥想象,说说粉干老太被“那个人”拧断胳膊的原因。(3分)
(三)阅读小说《草鸡蛋》,完成17—20题。(17分)
草鸡蛋
宋跃辉
耳背得已听不见声音,腿脚也不利索,但老伯还是决定最后一次出远门,去上海看外甥。
总得带一点东西去吧。外甥喜欢吃他种的红梗芋艿,可他已没有气力种了;外甥也喜欢吃鸡蛋,就买些鸡蛋送给他。
小镇上有鸡蛋卖,但都是吃饲料下的。城里人爱草鸡蛋,外甥也是城里人,所以要买就买草鸡蛋。于是老伯去村里一家家问,都很少有草鸡蛋。有人告诉老伯:东家有卖草鸡蛋。
东家在十多里地外。早年老伯做脆饼生意时,都是土路,骑自行车不知来来回回多少次。现在屋里有自行车,但已锈得不成样,即使可以骑,他也不能驾驭。只能走着去了,可是天很昏暗,恐怕要下雨。老伯有些犹豫,如果雨大,伞是没用的,现在身子已淋不得雨,淋了就会生病,进医院更麻烦。
老伯回到屋里,可一颗心怎么也落定不了。草鸡蛋很吃香,去晚了是否被人买走?他寻思了一会,决定还是去东家。
小路是水泥铺的,好走。然而时间一久,老伯觉得两条腿越来越不得劲,只好在路旁寻了地方歇脚。此时天阴得更加厉害了,且起了风。老伯感到有些冷,打了一个冷战。他不担忧这风,是害怕雨,特别是大雨。但最让他不安的,到了东家,草鸡蛋如果没有怎么办?
终于到了,老伯找到了卖草鸡蛋的。草鸡蛋很多,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卖草鸡蛋的眼睛更亮,对老伯说:“不要嫌这蛋贵,因为是正宗草鸡蛋,所以才是这个价。”老伯没法听见对方说什么,但猜得出大概说什么,心想,只要是草鸡蛋,贵一点就贵一点。钱包,藏在老伯衣服的最里层,他哆嗦着费了一会工夫才掏出来。破旧不堪的钱包里,只有几张钞票。“放心,分量不会少你的。”卖草鸡蛋的对老伯说。老伯相信卖草鸡蛋的不会欺负他这样上了岁数的。以前他卖脆饼时,见是老人就常常多给一个。
往回家赶时,老伯心里是快乐的。外甥也许常吃草鸡蛋,但吃到家乡的草鸡蛋,感觉大概是不一样的吧。
雨还是下了,虽然不大,可是老伯又要撑伞,又要护着草鸡蛋,只能被雨打湿身子。也怪了,虽然淋了不少雨,但他没像往常一样发烧。第二天早上,村里一个年轻人去上海,带上了他。不巧外甥刚去外地出差,一个星期后才回来。老伯很失望,放下那箱草鸡蛋,随村里的人回去了。
好几天,老伯坐在那把竹椅上想,外甥应该回来了,也应该吃到他的草鸡蛋了。外甥确实吃到了,然而不是喷香的黄灿灿的草鸡蛋,是吃饲料的鸡下的蛋,而且半数已经臭了。
那天,有人大声嚷着,比划着告诉老伯,外甥已吃到了你的草鸡蛋。他说,味道太好了。
老伯笑了,在温暖的阳光里打起盹来。
17.说说题目“草鸡蛋”在本文中的作用。(3分)
1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⑴草鸡蛋很多,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⑵卖草鸡蛋的眼睛更亮,对老伯说:“不要嫌这蛋贵,因为是正宗草鸡蛋,所以才是这个价。”
19.举例说明文章刻画老伯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了老伯怎样的形象特点?(6分)
20.明明带去的是吃饲料的鸡下的蛋,而且半数已臭了,为什么有人对老伯嚷着,比划着,说“外甥已吃到你的草鸡蛋,他说,味道太好了”?(4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1.请以“那一次,我真的很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有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3)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1.C(A项中“兢”读“jīng”;B项中“侍”读“shìi”,“诃”读“hē”;D项中“捎”读“shào”,“嚼”读“jiáo”。)
2.A(B项中“一想天开”为“异想天开”;C项中“倾刻”为“顷刻”;D项中“无精打采”为“无精打采”。)
3.B
4.B(“不可理喻”的意思是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固执,用在这里意思不对。)
5.D(A项滥用否定词,应把“不再”改为“再”;B项“提高”和“特色”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将“老秀才”调至“那一张”前面。)
6.C(A项中“孔乙己么”是问句,后面应该是问号;B项中是两句话,“停在壁上”后面的分号改为句号;D项中句末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
7.C(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8.⑴展望未来豪情充溢心中。⑵②说一说同窗趣事;③抒一抒师生真情。
⑶示例:那几天,我咳嗽得厉害。今天课间,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学生奶。不一会儿,班主任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到我跟前,说:“你不能喝冰奶,我帮你热热。”几分钟后,一杯温奶递到我手中,喝着这美味无比的牛奶,我心里暖洋洋的。
二、9.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但又热情善良。
10.孔乙己到店后,酒店的掌柜、顾客一起取笑他,小伙计也跟着笑,孩子们也来赶热闹,这些笑多是对孔乙己的嘲笑和侮辱,相对来说,孩子们的笑中更多的是一份天真。这些笑声,提示了孔乙己无人关心、被人取笑的悲惨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
11.“总是”意指孔乙己一直说让人半懂不懂的话,表现了孔乙己因深受科举毒害而无法与人正常对话的迂腐可悲的状况,这也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12.这句话,展现了孔乙己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自私,同时也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二)13.染黄发的年轻人嫌粉干辣被粉干老太骂;吃粉干时嫌慢、碗里没吃干净的人也被粉干老太责骂;一女孩让老太多加几个肉丝被粉干老太骂哭;一中年男子被粉干老太骂火了没吃完就扔下钱离开了。
14.①从深更半夜她还在夜摊上做生意,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肯吃苦的人;②从他的烧粉干“货真信实,的确好吃”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诚实能干的人;③从她骂人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泼辣大胆、口直心快、节俭的人。
15.文章语言凝炼、简洁,富于口语化,诙谐、幽默,如“牛人”“ 发飙”“ 爆发”“ 骂骂咧咧”“ 卧虎藏龙”等词,简洁、凝炼,再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如见其人;再如“做人难,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赔得无怨无悔”等语句,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16.示例:那个人吃粉干没吃干净,被粉干老太严厉批评,那人不堪受人批评,动手推了推粉干老太,老太被推倒,摔断了胳膊。(合乎情理与人物性格即可)
(三)17.⑴是全文组织材料的线索;⑵通过草鸡蛋,表达了老伯善良、慈爱的形象;⑶草鸡蛋并不是真正的草鸡蛋,揭露了社会上奸商与欺骗这一不良现象。
18.⑴看到还有草鸡蛋的惊喜之情;⑵看到有人来买鸡蛋的兴奋,揭示了人物贪婪的心理。19.示例:心理描写:心想,只要是草鸡蛋,贵一点就贵一点。写出了老伯善良的性格特点;动作描写:钱包在老伯衣服的最里层,他哆嗦着费了一会儿功夫才掏出来,写出了老伯节俭、细心的性格特点;神态描写:老伯有些犹豫,老伯笑了,表现了老伯对外甥的疼爱。20.这是善意的谎言,表现了外甥们对老伯一颗爱心的呵护;这是真心的希望,表现了作者希望社会诚信为人、诚信经营的风气能温暖人心。
三、写作与表达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