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练习-2021-2022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练习-2021-2022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9 08: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反应而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现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慢点进行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硫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①氢氧化钠②水③氧化镁④硫酸钠溶液(  )
A.只有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n点说明了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3.在20℃时,某试管中装有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其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若将温度升高到60℃,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判断
4.下列做法中,能够使20℃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是(  )
A.升高温度到30℃ B.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溶剂
C.降低温度到10℃ D.温度不变,加入少量氢氧化钙固体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增大
B.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
6.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若要把它的质量分数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有( )
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一半 B.蒸发掉50g溶剂
C.加入10g硝酸钠 D.加入20g硝酸钠
7.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B.天然河水经沉降、过滤操作后,可作人们的生活饮用水
C.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溶质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8.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若通过增大溶液密度的方式使小球略上浮,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升温到60℃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恒温加入一定量的水 D.恒温加糖
9.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
10.将50g 20%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A.1% B.5% C.10% D.20%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物质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变为饱和溶液
B.t2 ℃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C.P点表示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 g
D.将t2 ℃下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质质量分数为乙>甲>丙
第11题第12题
12.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T1℃<T2℃<T3℃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
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二、填空题
1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为:在   g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   g,溶质为   g.
14.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1)要使过程Ⅰ中反应速率加快,可采用的措施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过程Ⅰ中需加入试剂为______(填化学式)。
(3)过程Ⅱ中进行过滤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固体C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6)为了得到纯净的海绵铜,过程Ⅲ中过滤后应______、干燥。
(7)电池铜帽为铜锌合金。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帽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下:取铜帽样品10g放入烧杯中,然后把4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烧杯中,其反应的情况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铜帽样品的质量/g 8.7 7.4 M 6.5
表中的M的值为______,此铜帽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曲线交点P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7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需加水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35℃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丙
B.25℃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质量一定为甲>乙>丙
C.35℃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析出固体质量为10g
D.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相同质量的溶剂,剩余溶液质量可能相等
三.解答题
16.现在学校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17.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
A.5mL B. 10 mL C. 50 mL D. 100 mL
(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 5 , AgCl-143. 5 )
18. 实验室按下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用规格为____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g/cm3)。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